打車軟件採用指派模式,不給司機選擇機會,是否合理?

l歷s史

作為一名前滴滴市場公關專家來說,滴滴從搶單模式到派單模式,這是一種從原始的人工方式到依據大數據、技術等方式的一種先進改進。具體理由如下:

1.從搶單方式到智能派單方式從網約車新政到融合發展的合理進步。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等七部委頒發了網約車新政,鼓勵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進行融合。在此基礎上,滴滴聯合全國五十多家出租車公司舉行了“創新探索共享未來”主題的網約車融合發展發佈會。在本次發佈會上,滴滴表示在原有“搶單模式”的基礎上推出“智能派單”,系統會綜合考慮距離、擁堵情況、運力供需、司機服務評價等因素,自動將乘客訂單定向匹配給一位最合適的出租車司機。“智能派單”模式可以令乘客提升出行效率,更讓出租車司機改變原有拼手氣、靠運氣的思維模式,轉變為服務質量好壞與收入多少掛鉤。“智能派單”體現了滴滴通過大數據高效解決出行複雜需求的能力,能夠做到讓服務決定收入,讓提供好服務的司機接到更多好訂單。

2.智能派單模式已經覆蓋滴滴出租車、快車、專車等多種服務模式。據價值兄瞭解,滴滴目前已經在出租車、快車以及專車等業務線都從搶單模式到派單模式了。這是一種大數據驅動,也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趨勢之一。

3.智能派單不僅為了司機,也為了乘客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題主說的派單就不給司機活路了,2-3公里附近還派單,那麼請問,在運力不足的情況下,乘客打車數量眾多,2-3公里外司機就不想接單就不接了是麼?誰給你們這樣的服務權利呢?如此挑肥揀瘦的方式,也太不負責任了吧。價值兄一直強調乘客要多換位思考司機們每天的辛苦,那麼也請司機師傅們考慮一下乘客這些衣食父母們出行的困難吧。智能派單是為了儘量避免司機挑活兒、逃單現象存在,讓好服務司機獲得更多好收入,提升司機服務質量。智能派單方式提升的是司機和乘客雙方的需求。因此,智能派單方式是一種非常先進和合理的手段。


科技公司價值

  從去年4月註冊到現在,共18個月多了,跑了160多單。平均一個月跑10單不,算是一個月做雷鋒不到10次。

  覺得滴滴公司越來越坑爹了,最早有搶單和指派模式,司機可以選擇性當雷鋒。再後來就只有指派模式,指派了就得接單,不接就扣成交率 影響評分。到現在變成自動接單,這個厲害了,強制派單,申請改派3次就扣錢。

  有一次同一訂單給我派了3次。還有什麼獎勵活動,一天30單獎勵80元。我個人覺得從早8到晚8都跑不到那個指標,還要犧牲午睡。所以佩服那些以此營生的專職滴滴司機。

  接的乘客大部分都挺好,最低的也就一個3星的評價。其他乘客都挺好的,沒碰到其他人說的不講衛生、車裡抽菸什麼的。倒是少部分乘客有覺得自己花那麼點錢就是大爺的心態。

  這個月公車改革後的交通補貼也到位了。但是我依然會時不時去當雷鋒,因為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只是因為經常不接單服務分很低了,處於處罰期當雷鋒機會少了。其他大家歡迎補充!


MBA網絡商學院

黑心扣點。假如加100元油,實現收入300元,滴滴要提取300元x20%=60元,300元按每單10元算需跑30單,0.5元/單保險費計15元,滴滴提取75元。 300元扣除100元油費,司機毛利125元,平臺利潤75元。平臺抽取200元毛利的37.5%。平臺與司機分成近四六開。黑呀,滴滴。 司機跑30單,按2.5單/時,需15個小時。15個小時,毛利125元,平均每小時毛利8.3元。 滴滴真TM的黑。滴滴無德,必死


諍言102376661

我來回答你們的問題!首先你們自身不把乘客服務好!產生差評或投訴!降低了自身的服務分!滴滴的派單系統是把單子分成優質單和普通單!顧客發出訂單系統會自動評判這個單子類型!然後在三公里以內的滴滴司機都會被排位!服務分高的先接優質單,順序排下!服務分低的自然就接不到單!這個是系統判定的!服務分低的自然就接不到單子或者接客遠的起步單了!我是客觀分析這個問題!希望大家把自身做好!服務好乘客!滴滴也會對你有回報的!本人一個半月跑了1600單!服務分基本就保持在99分!就收到一個一星和一個四星!顧客默認的星級不算!




於記卡行



上週接了個賤人,



上週接了個賤貨,滴滴24小時後賠我車費,滴滴良心發現,希望以後也是這!給你一個贊!


sun98509271

滴滴想法是隻乘客叫車都有,單方面給自己臉上貼金,5元錢,派的他呢遠,司機不做慈善的,你媽呢滴滴你心好,他媽呢還抽那麼多,他大爺幾塊錢的單子還他媽呢抽。高峰期有時候派的他媽呢10幾20分還到不了,有的快到了取消了,要說吧有些做車真他呢傻逼,就差那100米就到了,你都不看軟件,司機位置,傻逼。不過還是他呢滴滴錯。你媽呢,司機要有選擇,哪裡有這麼問題。有時候派單太遠不去正常取消太他媽呢麻煩,有可能在這5分鐘內,可能在司機200米內就有乘客,這邊司機取消不了,在給乘客派個2公里。你說他媽呢滴滴高層是不是腦殘被驢子踢了,這叫高效,這他媽呢(談滴滴問題不說髒話,都不好意思開口)叫添堵。在說說5元單子,在遇到一個裝逼鱉孫做車的,明明給發過信息不去了,你馬上取消又不扣錢,你看看嘚瑟,意思是你必須來接我,因為我花錢了,我去你媽呢逼吧,老子是做慈善的嗎!讓你不賺錢事你幹不(不過這樣的還少數,要一天碰一個也夠暈的)最可恨的是,賤逼貨最後再來一個投訴,司機以任何理由不接,靠我去,滴滴他媽呢不東西,你做車的更賤貨一人。不說了是跑過滴滴的遇到的傻逼事三天三夜也說不玩(要是司機有選擇接單,哪裡還有這麼問題,傻逼高層)期待美團,希望你要總結不是東西的,把不好的優化掉,只要全國上線,沒有幾個司機會保留滴滴


l歷s史

強制派單模式絕對不合理,這簡直就是霸王生意。乘客給滴滴公司帶來利潤,可以選擇用車,那司機就活該被壓榨?

一,三公里去接乘客,送到目的地三公里,一共六公里5塊錢,扣除滴滴抽成司機到手3.5元。這哪是跑滴滴,這特麼分明是活雷鋒嘛。

二,高峰期堵車,水洩不通的時候強制派來一單,怎麼去?去晚了乘客投訴扣錢,不去接系統判有責,還是扣錢,還讓不讓活了?

三,乘客明明在車旁邊,非得派個三公里外的車來接,這是節能減排嗎,這是就近派單嗎,這就是浪費資源。還美名其曰:大數據共享派單模式,胡扯八道。

四,在一些小的城市,這種強制指派模式,讓很多司機都退出了滴滴,根本沒法跑嘛,大部分單子都是在空跑,掙點油錢全特麼浪費在接單空跑的路上了。

五,美團打車也來了,大家都等著呢。如果滴滴繼續這種一家獨大的傲慢姿態,等待它的必將是失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耍人玩,必將被人拋棄。

希望回答對你有點幫助,謝謝。




彳亍128107546

指派模式讓司機喪失選擇的權力,滴滴又是怎樣的無奈?

在最開始的時候,滴滴採用的是搶單模式。搶單模式是以司機為本位的一種派單方式,司機可以根據收益大小自行選擇是否接受訂單。於是就出現了一種情況,有些上車位置比較偏或者行程比較短的乘客就很難打得到車。這樣一來乘客對滴滴就不滿意了,所以搶單模式就被拋棄了。

取代搶單模式的是指派模式,這樣一來就變成了乘客本位。凡是乘客有需要,滴滴司機就要無條件滿足。哪怕乘客是在偏遠大山打車,哪怕乘客的行程只有500米,只要派單給了司機,就得去接,不然就扣錢扣信譽。有些時候,司機運氣不好,接到比較坑的訂單就很悲催。辛辛苦苦跑一天,沒怎麼賺錢就算了,搞不好還要倒貼油錢。結果是乘客滿意了,司機不滿意。

所以,在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之前,滴滴就得做出取捨:是討好客戶、還是討好司機?於是,滴滴開始分析平臺與司機和平臺與乘客之間的關係。

首先,平臺與司機和乘客的利益關係不一樣

滴滴和司機的關係像是創業的合夥人,一個提供平臺信息,一個提供車輛和勞務。雙方相互配合一起賺乘客的錢。從這個角度來看,乘客才是真正給滴滴帶來收入的源頭。而在互聯網行業中合夥人之間的利益至上的相互利用更是數不勝數,況且滴滴的合夥人還這麼多。因此,讓滴滴選的話,也是更傾向於乘客。

其次,乘客和司機對平臺的依賴程度不同

滴滴只是乘客的出行選擇的其中之一,如果滴滴的便利性不夠高,他們可以馬上轉入出租車、公交車甚至共享單車的懷抱。所以,他們對滴滴的需求並不是十分迫切。對於他們來說,滴滴是方便的但不是必要的,他們隨時可以放棄滴滴。

對於司機來說就不一樣了。之前高額的補貼,催生出了一大批專職滴滴司機還有一些利用空餘時間賺外快的兼職滴滴司機。對於前者來說,一旦離開了滴滴就相當於失業,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所以,除非靠跑滴滴真的無法生存了,否則他們是不會輕易放棄滴滴這個平臺的。而對於後者,依賴性沒有前者那麼嚴重,但是兼職收益有聊勝於無。既然買車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能賺一點是一點。

總結: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司機對滴滴的依賴高於乘客

這麼一來,就算是傻子都會選了:當然是壓榨司機,討好客戶了。於是,各種奇葩的乘客大爺就這樣被養成了。兩三公里的路程打個滴滴才5-6塊錢,本來滴滴司機被派到沒什麼油水的單子,就有些不爽了。結果,乘客還裝的跟打款一樣,以為打個車很了不起,神氣的不得了。雙方火氣都大,就很容易幹架。於是,司機跟乘客之間的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只能說這是滴滴在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上述考量所做出的最符合平臺自身利益的決定。雖然不合理,但現階段也只能這樣。或許,以美團、高德為首的一眾競爭者的加入,能夠加速更合理的派單模式的產生吧。


無聊之人會死亡

當然是不合理的!但目前呢又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按照滴滴師傅們的願望,遠的單不派,全是近的單。我想說,一是沒有那麼多的訂單來滿足滴滴師傅,二是如果這樣子去指派,可能有一個問題就是,偏僻一點的乘客根本打不到車,而近一點的乘客訂單多名司機去搶,這就又回到了滴滴平臺剛開始的搶當模式。搶當模式不好的一個原因就是,偏僻的乘客無車可打。\n 那麼,這種不合理該如何解決呢?我相信滴滴平臺內部的技術人員正在研究這個問題,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加多元化的體驗模式會展現在大眾面前,讓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n 而隨著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的出現,再加上美團打車即將全國上線,那麼,擺在滴滴平臺面前的問題就迫切需要解決了!因為目前的全指派模式已經跟乘客需求和滴滴師傅派單體驗脫節了!需要加緊進行革新和升級。一種全新的用戶體驗模式,將很快推出,期待中。


老實人愛國

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滴滴的派單模式,

1,指派模式,2,預約模式,3,聽全部訂單。

其次要知道滴滴的派單原則,

1,距離優先:是3公里範圍內,誰離乘客最近,就派誰。

2,服務分高的優先:在同一個區域內,誰的分高,先派誰。

3,星級:星級高的優先




根據以上的原則,應該是公平的,但有時派單確實令人生氣,5公里以外接人,送2公里結束,這樣的單子就是雷鋒單,作為車主是無法究其原因的,可實際上就是被坑了,滴滴一分不少掙,乘客沒多花一分錢,車主卻負出了,做後虧本了。

像這種情況,如果車主取消,扣分,扣錢,降星。但還不能讓乘客取消,如不滿意,一個投訴,結果會更慘!

在滴滴那裡,車主沒有話語權,投訴也無果,只能聽之任之,沒能權衡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滴滴一人獨佔鰲頭,坐等進錢。

跑滴滴就是拼車,拼身體,拼耐性,拼一切…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再也不幹這種掩耳盜鈴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