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陸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射程最遠的火炮是什麼型號?

O小丑魚O

你的問題有點含糊,因為火炮射程跟火炮的口徑和身管倍徑有關。大口徑的火炮比小口徑的火炮射程遠,身管長的火炮比身管短的火炮射程遠。二戰時,火炮的種類也比較多,那個年代炮兵裝備有迫擊炮、野炮、山炮、加農炮和榴彈炮等多種類型,二戰後逐漸縮減到迫擊炮、加農炮和榴彈炮等。

日本的現代火炮製造業起源於明治維新以後,一開始是購買的德國或英國製造的火炮,後來逐漸吸收技術,自行研製國產火炮。

按照你的問題,我甄選了二戰期間日本陸軍裝備的各種類型火炮中,射程最遠的型號。

射程最遠的反坦克炮: 1式37毫米反坦克炮,最大射程6千米。

射程最遠的迫擊炮:96式150毫米重型迫擊炮,最大射程3.9千米。

射程最遠的步兵炮:92式70毫米步兵炮,最大射程2785米。

射程最遠的野炮:90式75毫米野炮,最大射程14.96千米。

射程最遠的山炮:94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8千米。

射程最遠的榴彈炮:96式150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11.9千米。

射程最遠的加農炮:92式100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18.3千米。

日本陸軍的火炮研製比較有針對性,其作戰地域要求從與蘇聯接壤的中國東北地區,一直到熱帶的印度尼西亞叢林,火炮研製者針對這些地域特有的環境特點進行研製。但是日本陸軍火炮的研製經費一直被海軍相關裝備的研製所擠佔,導致技術水平與同時期歐美國家的火炮要落後一些。當日本在二戰中的形勢越來越危急的時候,急需要先進性能的支援火炮時,已經為時已晚。


兵器肖寧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如果說在中國土地上日軍射程最遠的火炮,必定是東北虎頭要塞使用的九零式二十四釐列車加農,也就是舊日軍歷史上唯一一歀真正意義上的列車炮。但是該炮在蘇聯紅軍攻擊虎頭要塞時並沒有開火。至於說與中國軍隊進行過炮戰的射程最遠的舊日本陸軍火炮,應該是八九式十五釐加。

九零式二十四釐列車加農本身是一款法制火炮,是一戰後法國著名的聖沙蒙廠研製的超長距離火炮項目,由於設計射程超過55千米,因此火炮在1926年才進行了首次試射,據說最大射程達到59千米。該炮採用長度近13米的51倍徑240毫米身管,而且設計中要求具備全向射擊能力,1924年聖沙蒙廠被施奈德吞併後,後者決定停止研發這款火炮。恰在此時,日本軍方要求為設計中的東京灣要塞配備可以與西方戰列艦對射的超級巨炮,結果施奈德和日本軍方一拍即合,這才有了1926年那次試射。1929年3月該炮被運回日本國內,1931年該炮正式被賦予了九零式的制式型號,該炮全重達到136噸,是日本軍事史上最大的地炮。據日方記錄,九零式僅有炮管是由法方製造,其餘設備均為日方根據圖紙進行製造,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對部分設計進行了“優化”。

在1941年以前,九零式一直被放在千葉縣富津的陸軍技術本部富津靶場保存,1941年,日方決定將該炮調往東北,用來增強第四守備隊炮兵隊的戰鬥力。1941年底,該炮與試製四十一釐榴一起從神戶出發,1942年1月從大連完成組裝後,被運往虎頭要塞。但但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攻擊虎頭要塞時,九零式列車炮正在被運往通化的路上,因為處於分解狀態,所以一炮未發就被蘇聯紅軍繳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