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欣然,死亦坦然,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生亦欣然,死亦坦然,花落還開,水流不斷​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優與缺,成與敗,得與失;坦然的面對他人的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坦然的面對環境的順與逆。

這是多高的一種人生境界,坦然不容易。誰沒有私心雜念,誰沒有七情六慾,只要是人,做到坦然都不容易。那是經歷了多少生死,多少艱難困苦,多少繁華似錦,多少激情與落寞……在這一切都已隨風而逝的時候,才能沉澱下這些許的坦然!

有人說,我能!我想說,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最苦有多苦,最難有多難!經歷的太少太少。人總是喜歡自欺欺人,在順境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切都優秀,強大的自信!在逆境的時候,人首先卻是為自己找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不是我的錯,先自欺,再欺人!

生亦欣然,死亦坦然,花落還開,水流不斷​一個人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的時候才能真正瞭解自己!我真的坦然嗎?坦然是勝不驕敗不餒!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無論誰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很一些人打小就特別好強,比方我,什麼事情總想做好,總想得到大人們的認可,並以此為榮為傲。但是長大以後經歷了很多,突然發覺自己累了,原來我不是為自己活著,是為別人的目光而活著,呵呵,好可憐呀!但是今天的我們並不應該覺得昨天的自己很好笑,年少時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不然作為孩子就缺少了一種前進的動力。用歷史的眼光來看,以前的想法在兒時是可取的。

長大後明白了,其實我們並不想成名成家,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一個人在一生裡,能把自己做好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常常說,要善待別人,其實我們何嘗又真正善待自己了呢?

所以我們要把自己做好,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別人認同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和夢想。多一點對名利的淡薄,就會少一點對別人的“在意”!
生亦欣然,死亦坦然,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有一次和一位亦師亦友的朋友喝酒,40多歲了,酒桌上哥們調侃我:你丫就是一個垃圾,我笑著對他說:哥們,咱就是垃圾,我還告訴你我還就甘心情願的當一個垃圾,如果我要真是垃圾,至少還能做肥料不是?他立馬舉起酒杯,為了垃圾乾一杯!那一杯下去,內心釋放了,也就沒有什麼放不下了!

我們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是自信。也需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現實主義態度,這是謹慎! 面對人生得失,盡人事,聽天命。努力過,便可以無怨無悔。畢竟經歷過激情燃燒的歲月,在經歷中我們成長!用中國古典哲學來說,做事用儒家的大有為思想,心態則是道家的清靜無為!

最後引用一位牛人的話:生亦欣然,死亦坦然,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生亦欣然,死亦坦然,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