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淺談三年袁世凱銀元

袁大頭”,是對鑄造於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因其首鑄於民國三年,又有稱“民三”者,此類別稱由來已久。民國時期國幣種類分為銀幣四種,分別為一元、半元、二角、一角;鎳幣一種,為五分;銅幣五種,分別為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

袁像銀幣採用透打的形式,將銀元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髮絲、鬍鬚、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很生動。袁大頭的官版的成色為89%,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虎拍藝術網:淺談三年袁世凱銀元

民國三年鑄造的袁世凱銀幣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圖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圖案和一些細節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民國三年“袁大頭”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後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這也是三年袁大頭的特點之一。之外還有其他版別:“O”記版、粗發版、三角圓版、開口貝版、加鑄“甘肅”兩字版、背雙星版、大鬍鬚版、大耳朵版等。

袁像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正面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

虎拍藝術網:淺談三年袁世凱銀元

袁世凱銀元鑑別主要有兩點,下面分析一下怎樣鑑別銀元:“一看”,看外形、看成色,觀察銀元的顏色、花紋、圖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有無經過酸洗、銼邊、包皮、挖補的痕跡。此外真銀元邊齒細緻勻稱,規整劃一。“二聽音”,聽聲音。就是利用銀元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來辨別,一般真銀元的尾音輕脆、悠長而清亮。

目前就有這樣一枚袁世凱銀元“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這枚“袁大頭”銀幣光澤柔和,呈潤白色,有著淺灰色自然包漿,邊齒平整,齒深鉅細一致。錢幣正面中央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造”,“民”字有一點,這是民國三年袁大頭的特點之一;錢幣反面有兩株交織稻穗圖案,圖案中央有鑄有為“一圓”字樣。

虎拍藝術網:淺談三年袁世凱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