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话说他自幼习武,还捐了一个“千总”的武官职称。

一来这人生性正直,在官场上也混不开,曾为了土豪劣绅向他们村贫苦百姓收过桥费的事儿,大闹县衙,讥讽县令。

因此,他开罪于官场,仕途无望,不得已外出谋生。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二来,当时瘟疫流行生灵涂炭,总之,机缘到了。

昔范文正公有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他翻起了幼时跟爷爷读的医书,便改行当了医生。

我们的王大夫读书,很有嚼劲儿。

王大夫一上手,就敢质疑《内经》的脏腑理论有很多问题。

1、 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我们的王大夫,但凡听闻哪里瘟疫大肆蔓延,尸横遍野了,哪里有凌迟处决人犯的了。

总之,这种我们听起来很惊悚的地方,他都会快马加鞭飞奔而去。

乘着月黑风高,进行解剖学研究。

曾有一次河北瘟疫,他逐一解剖研究了300具未被埋葬的儿童尸体。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要知道,这可是在大清朝,干这事儿,很容易被杀头。

为了搞明白人胸中的膈膜的形态,他在奉天、北京等地,多次亲赴凌迟现场观察,也多番请教边境的带兵将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此坚持了42年后,血气方刚的少年,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将这些“亲自改正脏腑图”25幅图,放入了书中的上卷。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以今天的认知来看王氏解剖,仍然是有错误的,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错误并没有丝毫的影响,王大夫创制的有效药方。

2.四十二年磨一剑,《医林改错》杏林一振!

老王,效率也太低了吧~~~

王清任,字勋臣,直隶玉田(河北)人。

生于乾隆33年(1768),卒于道光11年(1831)。

他一共活了63年,却用42年时间写了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医林改错》,改错什么?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遵循了数千年的《灵枢·素问》中的人体脏腑之说,存在严重谬误,许多医书对脏腑功能的解释都不正确,于是酿成了病理不明、药力不效的千古大憾,故必须改正。王清任将42年来的实地解剖所见,绘制成了大量的人体脏腑草图。

道光十年(1830),《医林改错》正式刻版刊行。

此时,封建社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社会各行各业,死气沉沉,书本发行之后,中医界为之一振!

是的,大家都一片谩骂:

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毁伤他人身体,极其不仁,是教人于胔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

实乃离经叛道之悖逆学说!

拿经典做靶子,企图“驾圣人而上”,哗众取宠出风头耳!

但是这些可没有影响他们,偷偷使用王大夫的济世良方。

然而这一切,很快就与王大夫无关了。

《医林改错》刊行1年后,王大夫与世长辞。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面对诸多批评,王大夫在书中云:

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唯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眼底光明,临证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

其高风亮节,襟怀坦荡,读之令人景仰。

王清任中医解剖学的辉煌成就,震惊了来华的洋人。

震惊之余,英国人德员把该书上卷的一部分精心译成了英文,刊登于1893年和1894年英国的《博医会报》。

西方医学界也尊称王大夫为中国近代解剖学家。

3.设药铺医技名噪京师,留血府逐瘀福泽后世!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由于解剖过大量的尸体,见得最多的就是腐血淤血,王大夫认为气血受损实乃百病之源。

于是将自己独创的“活血化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

乱坟堆上搞解剖,这事儿他一干就是42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他创立和修改古方33个,总结出了气虚症状60种,血淤症状50种。

而高风亮节的王大夫,将自己独创的这些方剂,毫无保留的写在了书中的下卷,泽披后世。

王清任相关事迹及年表参考了百科词条——王清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