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应以教龄和业绩比例获工资,来改善老师职称等级和绩效

目前,中小学学校都在实施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学校里这两项设计,主要是为了能激发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但是从当下中小学实行结果来看,也有

两个很大的不益之处。不仅仅没有起到职称和绩效的本意,反而让中小学学校里很多教师无法安心、专心教学。也让很多想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年青教师,心里有些顾忌。

中小学教师应以教龄和业绩比例获工资,来改善老师职称等级和绩效

一,学校职称比例设计,卡主了年青教师的积极性。任何教师都需要年限,这很大程度束缚了教师能动性,和能力性。有些教师很年青,但是教书很有一套,需要给予立马升级为高级职称。而不是非要撑过了年限。当然,这需要很好的条例来说明。最好的方式,老师就是通过笔试和面试。而不是评。毕竟相比于考,评的学问太深。

中小学教师应以教龄和业绩比例获工资,来改善老师职称等级和绩效

二、绩效比例工资设计,也让老师心里面寒心。因为绩效本身是奖励性,现在成了教师掏出腰包来奖励老师。幼儿园一个老师对学生说,你考试考了一百分,老师奖励你一个糖果。但是最终学生考了一百分,老师从学生口袋里拿出糖果,说这是老师奖励。所以奖励性绩效需要来自另外的一部分,而不是来自于教师的口袋。

中小学教师应以教龄和业绩比例获工资,来改善老师职称等级和绩效

那么怎样的老师工资系才能激活老师教学积极性呢?当然需要好的考核方案。经过调查研究,教龄方面工资,可以吸引优秀教师长期、长时间、多年从事教师工作,所以教师教龄作为一部分;而教书对象的学生的学习水准,可以显示教师业绩水平的一个主要方面,可以客观用比例还获取,比如学生平均成绩的正负值。欢迎+关注教育参考,请广大资深来说建议,还可以使用方案来获取教师工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