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大家說

張素亭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且做出具體的路徑安排和政策抉擇,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黨中央長期關注三農問題所作出的戰略性選擇。個人認為:

一、解決的是農民的錢袋子問題,也就是要讓農民富裕起來。我處位於城郊結合部,土地大部分已經被徵用,但是交通便利,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優勢,因地制宜,發現生態旅遊、農家樂、物流業、服務業;招商引資發現第二產業,真正使一二三產業在我處融合發展。

二、改善鄉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一是要保護好自然資源。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入腦入心。二要加強農村垃圾、糞汙、廢水的治理,改變追著打掃衛生改善環境的狀態,使乾淨整潔成為常態。加大供暖供氣力度,鼓勵使用清潔能源。三是加強農村綠化、房前屋後的美化,實現農村居民生活環境之美。四是加強農村房屋建設管理。管住農房附屬設施的廁所等建設,嚴防亂搭亂建。

三、鄉村振興需要鄉村人來實施,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一是以幹部為帶動,加強鄉村幹部隊伍建設。鄉村是我們黨的執政之基,鄉村幹部是地基中的鋼筋。要加強村組幹部建設,特別是村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的培養和選拔,選強配齊一支能帶能群眾發展的幹部隊伍。二是以農民為主體,培育新型農民。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實踐者和受益者,農民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強弱、態度的積極直接關係到鄉村振興戰略的效果。因此必須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有民主意識的新型農民。三是以能人為示範,實現能人興村。要調動農村經濟人、大學生、退伍軍人、本土人才等參與鄉村振興戰略。

王永娜

針對秦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我認為可以把閒置的葡萄溝,桃花溝及秦莊水庫利用起來,搞農家樂,果蔬採摘,垂釣,遊樂場等一體的鄉村旅遊,根據自身的環境建設,保證自己的獨特性,也可以借鑑發展相對成熟的地區及鄉村,高科技與農業相結合的創意農業旅遊,如花卉的培育,配置等,用科技化的手法打造鄉村經濟,然後我們通過農村電商平臺,將我們鄉村中優質的資源和旅遊結合起來進行第二次包裝打造並宣傳出去,不僅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也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現在的人週末喜歡去果園摘草莓、摘桃子等,農產品的附加值大大增加,經濟效益也明顯增高。不僅如此,餐飲、交通、服務、生產的發展,也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丁志遠

在我看來,鄉村振興就是要:

一、振興農村產業。用現代設施、裝備、技術手段武裝農業,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努力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

二、保護綠水青山。保留鄉土味道、鄉村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儘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建設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的美麗鄉村、美麗東城。

三、發展鄉村旅遊,把鄉村旅遊和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從名勝古蹟旅遊開發、山區自然景區旅遊開發、特色小鎮旅遊規劃、農業產業化、農村景區化、農田景觀化6個方面,結合東城實際、各村實際,發展鄉村旅遊文化創意產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

四、保障鄉風文明。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例如開展鄉村文化節、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活動。

吳丹琦

我所理解的鄉村振興

新時代,新鄉村。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僅僅是沿襲傳統,還要敢於突破。因為我工作經驗較淺,所以看待問題還有不夠深入的地方,有錯誤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同事批評指正。以下就是我所理解的鄉村振興:

首先,“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們廣大幹部同志特別是農村幹部在辦事時首先要樹立的一條宗旨就是“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過去的鄉村振興主要是關注數量,而現在的鄉村振興更加關注的是如何提升質量。可以說現在的要求比以前更嚴格,面臨的挑戰也將更加嚴峻。所以,我們只有牢記:群眾所想就是我所想,百姓之心就是我之心,才能更加設身處地的去為鄉村發展出謀劃策,才能更好的多辦事、辦實事。

其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你去幫助一個人,與其直接給他錢,不如教會他掙錢的方法。在我們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這句話更加適用。幫助貧困戶脫貧,幫助農民致富,與其直接給他們發放福利,到不如給他們尋找能夠掙錢的方法。因地制宜。比如說,這家的人會一些特色小手工,可以讓他們去教其他村民一起來做,當作村上的一個特色產品,再找擅長買賣的人拿出去兜售,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條產業鏈,既帶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又有了鄉村特色,兩全其美。再比如說,這個村的土地適合種植,那麼就大力開展種植農產品,種出精品,種出新意,打造專屬品牌農產品。又或者,村上的民俗建築底蘊深厚,那就保護起來,建設特色農家院,再配合自給自足的特色體驗,來吸引城市中的人。

最後,實現鄉村振興,還是要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現在的要求已經不僅是過去的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讓農民宜居、宜業了,現在還要能夠吸引城裡人到農村休閒度假、投資興業,這就要求農村能夠呈現出一個更好的人文環境。利用農閒的時間,或者炎炎夏日傍晚乘涼的時間,組織農民大學,既可以教授一些文化知識、思想品德,還可以找村上有才藝的人教授一些藝術表演,這樣既豐富了農村的業餘生活,也會讓越來越的人獲得情感上的薰陶,農民的文化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素質高了,心胸自然也開闊了,大家都不再斤斤計較,自然能夠齊心協力謀發展了。

總之,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僅僅把鄉村看成是農產品生產的地方,也不僅僅是農民居住的地方,它應該成為城市的後花園,成為城市居民旅遊觀光休閒的地方,更應該成為城市居民退休養老的地方,我們要倡導鄉村生活,把“把酒話桑麻”的鄉村新生活發展成為所有人的共同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