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工作者,挖掘古墓,有沒有可能私藏小件文物?

聖人求心

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情況是絕對不會發生的。考古工作者雖然整天與文物打交道,但也深知其中利害,絕不會因小失大。有這樣的疑問,主要還是反應出大家對考古這個小眾的學科,還並不是很瞭解。

在研究者眼裡,文物的價值在於科研,很少去考量文物的經濟價值。記得前些年陪有關部門領導參觀博物館,他們見到一件文物便會問陪同的領隊,問這個值多少錢?那個值多少錢?說實話,我在邊上都覺得很尷尬。據我所知,身邊把精力都投入到考古和科研工作中的同行,真的不屑於去關注文物的經濟價值。

文物的概念和範圍也很寬泛。墓葬中的金銀重器屬於文物,遺址裡出的殘垣斷瓦,也是文物。另外,文物也確實有大有小,有些大的青銅器,在出土時需要幾個人協力搬運,而小的銅錢、箭鏃,放手心裡也顯不出什麼來。

可是,在實際的考古工作中,考古人也不會因為物件小、沒人注意,就來個順手牽羊。說的再直白點,真正合格的考古工作者,也不屑於通過這種蠅營狗苟的勾當來發財。而且,從事考古工作,本來就知道這是個清貧的職業。

當然了,以上說的是絕大多數情況,而且是針對品行端正、熱衷學術的考古人。但也並不排除有極個別的從業者不恪守職業道德,違背操作規範,做出些不理智的行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有,他們也真撈不到什麼珍貴的文物。

在一些“重量級”的考古發掘中,都有著嚴格的操作流程。特別是一些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的墓葬,在清理隨葬品時,也不會有人能單獨處理。說白了,整個發掘過程都是透明的,即便有人想順手牽羊,也難以獲得機會。至於一些普通的遺址,出的文物雖然有不同層面的研究價值,可也值不了幾個錢。人們也不會屑於去夾帶偷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