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肉眼該如何判斷觀賞魚水質的問題?

露餡的紅豆包

在我個人的養殖經驗中,我把水質分為新水,老水,回清水,青苔水,肥水,渾水等幾種吧。

第一,所謂的新水。就是沒有經過充分晾曬與曝氧的水。這種水剛加入魚缸的時候,經過適當沉澱是可以達到清徹透明的。但是,一旦放入觀賞魚,水質立馬發白,接下來就慢慢的渾濁起來。所以說,養殖觀賞魚我不太建議僅簡單的通過二十四小時曝氧,就認為水困到位了,就可以養魚了。這個是因魚而異的,如果是熱帶魚苗,需新水刺激生長的,比如燕魚魚苗,七彩魚苗,曝氧二十四小時是適用的,因為你用不斷換水的方式,隨時的清除了魚缸的有害物質。而其他魚種最好是乖乖的曝氧四十八小時以上,或者晾曬三至七天。


第二,老水。凡是經過半個月以上一丁點水不換的,水色略有發黃的水,我們都稱之為老水。不要以為開缸大吉,硝化系統建立了就什麼都ok了,如果魚兒密度過大,飼餵過多,硝化系統跟不上,過濾棉又不及時清洗。你就會發現你的水色正在發黃,你的魚缸會散發出一種輕微的黴味,你的魚兒特別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白色魚兒,已經開始出現了些許紅血絲。這個時候,你的水已經很老了。有可能隨時的跌酸,已經成了酸性水了。

第三,青苔水也稱綠水。最好的狀態就是魚缸四壁長滿青苔,而水質又通透柔和。這種水對金魚大有好處,但也是通過不斷的光照與換水的配合得來的,不是一日之功。

第四,回清水,是缸內青苔老化死亡的表現,有可能水質開始也會很清徹,但是慢慢的會看到水中到處脫落懸浮的青苔渣子,甚至出現褐藻。這種水已經是過酸了,是堅決不能要的,隨時可能暴發打粉病。



第五,肥水。缸內有機物殘渣太多,缸壁隱約可見部分細如髮絲的小蟲,俗稱蛋白蟲。有綠藻的,綠藻開始瘋長。這就是回清水的前兆,應該馬上換水。

第六,渾水。過新,過老,過肥,魚兒有病,硝化系統崩潰,都可能導致渾水。根據以上幾種情況,仔細的去分析,判斷就明白了。包括水面上出現油膜,出現過多的白色泡沫等等不良狀態,都是以上幾種原因造成的。

所以,無論水質多麼清新,內循環系統多麼強大,過濾器材是多麼的一級棒。想要養好觀賞魚,適當換水,或者隨時添加新水才是硬道理。


淘淘2008

其實肉眼能分辨的幾乎沒有,任何顏色的水都和養好魚關係不大,只是藻類影響了水的顏色。當然,只有一種是需要注意,在水沒有養好前,呈現白色渾濁,其他情況都沒辦法說水質有問題。憑經驗的老司機可能會分辨一些。我感覺是否清澈不能用眼睛判斷,我的經驗告訴我,看著清澈的水也有死魚死蝦的時候。

更多請關注小齊玩水族,看精彩水族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