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2017年4月,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內容有說道:過去8年內中國的房價整體處於大幅上漲的狀態。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有可能就是房子。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

馬雲這話顯然不同於社會的主流意識。“房子不可能會跌,會一直漲下去”。這才是大多數人的思維,畢竟那麼多年來房子一直都是這樣。買到就掙到。

可是這話從馬雲口中說出大家就不能一笑了之。畢竟當年他“吹的牛”比這還大的多,現在都一一被實現。如:

1999年阿里巴巴剛成立就說會成為中國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作為比較容易發展的產業,房地產及其相關的鋼鐵、水泥、玻璃及工程機械等等行業在前一輪經濟增長中可謂表現神勇,是過去30年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房價也是水漲船高。那麼房價到底會不會跌?我們的房價有沒有見頂了。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以史為鑑,先說說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前後。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能源價格大幅上升,美國國內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為了治理通貨膨脹,美聯儲三次提高聯邦基準利率,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使美國利率上升到20%左右,吸引了大量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元大幅升值,造成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加。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石油大宗商品之王

1985年9月,為了改善貿易逆差狀況。美國牽頭,美、日、德、法、英五國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史稱 “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簽訂之後,五國開始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美元貶值,其他四國貨幣相應升值,其中日元從240:1飆升至120:1,接近漲了一倍。日元大幅升值打擊了日本的出口企業,日本政府為了支持企業維持高出口額,減輕企業債務,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連續5次下調利率,從1985年的5%降至1987年的2.5%,貨幣供應量連續四年超過兩位數增長,貨幣嚴重超發,大量流動性過剩。

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較低,於是日本商業銀行紛紛將資金投放到這一領域。

1987年,東京的房價漲了53%。那些埋頭上班的公司職員們生怕房價不斷漲上去,而買不起。而房地產開發商更是組織一幫無業人員扮成購房者深夜排隊,由此煽起了浩浩蕩蕩的全民購房之勢。(有點像16年的中國)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買房熱鬧場景

1989年東京地價暴漲,當時有個笑話是僅東京23區的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此前,日本三菱公司以14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國家象徵----洛克菲勒中心,還插上了日本國旗。

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天。當天,日經指數頓挫,日本股市暴跌70%。

1991年,日本不動產市場開始垮塌,巨大的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1992年,日本政府出臺雪上加霜的“地價稅”政策,規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須交納一定比例的稅收。在房地產繁榮時期囤積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紛紛出售土地,日本房地產市場立刻進入“供大於求”的時代。此後,日本全國的平均房價連續16年呈下跌趨勢。

從1990年至2006年,全國平均房價下跌了49.56%,基本回到了地產泡沫發生前1986年的水平。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資金這東西最是“水性楊花",哪裡有利可圖哪裡去。

2015年股災開始後,大量的資金從股市退出流進房地產市場,房價開始蹭蹭火箭般上漲。各地房價漲幅基本超過一倍。接著各地出臺各式各樣史上最強的調控政策。大體是限購,提高二套以上的首付,限貸,大大的提高炒房者資金跟時間成本。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政策調控下房地產熱度開始下降。

2017年中國房地產總體成交面積同比下降16.17%,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面積大幅下降37%。北上廣深同比下降超過30%。上漲的熱度下降。

展望:2018樓市,各大佬發表自己的看法

馬雲: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未來房子如蔥。

任志強:不好判斷。

潘石屹:一出房產稅,房子的價格就降下來了。

鬱亮:房地產行業將告別高速增長時代,房價下跌的風險相比以前在增加。

曹德旺:有房子多的,賣了

房子真能一直漲下去嗎?

2018一季度深圳房子成交情況

房子是中國人的固定思維,結婚要房子、養老要房子、生活要房子······剛需有錢的該買了就買,畢竟千禧(1984-1995)這夾縫中的一代,沒房難討岳母歡心。炒房就不建議了,看看日本失去的20年,真的沒什麼商品能一直漲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