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潭株什麼時候有可能合併為一個城市?

行者8778

長期來看有可能,就目前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長株潭想要合併就必須面對以下幾個問題:

  1. 三座城市行政管理協調,目前湖南省以長沙為首,合併之後主次要分清,如若不然很多造成利益上的衝突。就這幾年長株潭三座城市各自發展都很不錯,目前還沒有必要買這樣的風險。
  2. 城市距離較遠,雖然長株潭三座城市唇齒相依,但合併之後三座主城區相隔太遠,不利於長久發展。
  3. 城市建設更不上節奏,三座城市要是合併,必須得重新打造“新區中心”,這又是筆人力、物力的投資,完全沒必要。

以上都是短期面臨的問題,但要是長期看還是有可能性的,不僅湖南地處中部與東南沿海發達省份還存在距離,城市化規模還有待提高。未來省政府若真是想合併不如先一體化協同發展打下基礎。



除此之外,長株潭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在文化歷史上面沒有障礙,存在困難的也只是經濟以及民生問題。

不過這幾年長株潭城市群發展也是相當強勁,比如長株潭開通了城市間公交,芙蓉南路南擴使得三市間的交通更加便捷,長株高速縮短了株洲市區到黃花機場的耗時。



以上這些努力都是為日後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相信日後只要百姓需要,長株潭合併還是存在實際可能的。不管未來能否合併,三座城市都要協同發展,縱觀國際發達城市,無外乎全都是城市群發展道路,長株潭若是堅持走城市群戰略也是正確的。


武漢斑馬繪

感覺是貌合神離,長株潭合併喊了十多年,最終三個城市只是統一電話區號。今天,長沙已經升級為新一線城市,株洲湘潭不過是三四線城市,與長沙的差距越來越大。

近年,不僅僅是長沙,全國都差不多,把主要資源投入到省會城市的發展中,省會城市獲得了大量的資源與紅利,其他中小城市被擠壓。比如,除了長沙,武漢、成都等等也是一樣。


長株潭一體化,關鍵還是要均衡發展,否則意義不大。今天有一個明顯趨勢,湘潭株洲的地位在弱化,尤其是湘潭,已經淪為為中小規模城市,經濟缺乏活力,在省內兄弟城市之間,也有沒有了競爭力。
還有,株洲,以前是交通要塞,鐵路樞紐,全國聞名。今天,高鐵時代,株洲就沒有優勢了。很多高鐵繞道,也不過株洲,高鐵主要集中在長沙。


上峰說

長株潭城市群位於湖南省東北部,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積2.8萬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從發展遠景來看三座城市的合併是大勢所趨。

現在中國各地的區域競爭,實際上是產業集群的競爭。其中特大型的核心城市在區域競爭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人才、資本等生產要素的聚集性更強,具有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在總部經濟、高端產業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引擎。而湖南就缺乏這樣級別的核心城市。

如果三座城市合併,設立新的副省級的長沙市,在新的長沙市內建立國家級的新區---長株潭新區,比如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行政區域劃分和人員分流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參考上述地區的經驗。



如果這樣,新長沙會迅速發展為一個特大型的城市,全面推動全省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成為湖南省經濟發展的引擎。

以上。

等到飄雪時節,有態度的財經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