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年,乾隆下詔:在這裡建造1座城池!200年後竟成為1國首都

1778年,乾隆即位的第十八個年頭,這時候的大清朝雖然已經有點盛極而衰的跡象了,但還是能把亞洲的幾個國家安排的服服帖帖的。


就在這1年,乾隆專門下詔給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希望他能夠在北京到恰克圖的路上建造一座城池,貼心的乾隆把名字都取好了,“庫倫”。

1778年,乾隆下詔:在這裡建造1座城池!200年後竟成為1國首都

乾隆下的命令,哲布尊丹巴不敢怠慢,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動作不利索,這位好面子的中國皇帝很有可能派大軍前來把自己的頭顱砍下來。

很快,“庫倫”便建造成功了,並且因為是乾隆專門下詔建造的,所以這座城池一落成,就有不少蒙古的活佛和貴族前來定居,這個地方竟然逐漸成了蒙古的經濟中心。

1778年,乾隆下詔:在這裡建造1座城池!200年後竟成為1國首都

不僅如此,庫倫建成後,很多來往於北京和蒙古的中國商人都在此地建立了商鋪,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清朝年間,山西商人在此地建立的商鋪最多。

庫倫最繁華的時候,甚至都成了中國與沙俄之間的貿易中轉站。

1778年,乾隆下詔:在這裡建造1座城池!200年後竟成為1國首都

1911年,蒙古的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自立為皇帝,並定都於庫倫,因為當時庫倫是外蒙古最繁華的城池,人口到達了6萬人左右。

1924年,蒙古國成立,庫倫再次成為了國家首都,不過統治者將其更名“烏蘭巴托”。

1778年,乾隆下詔:在這裡建造1座城池!200年後竟成為1國首都

乾隆恐怕也不會想到,當年為了貿易強行建造的這座城池,200年之後竟然成了國家首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