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通過抖音的窗口,西安一躍成為最想去的城市之一,永興坊摔碗酒、長安大排檔毛筆酥更是成為打卡必備之地,2018年西安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

今年“五一”西安又一次登上各大榜單▼

➱攜程《2017中國旅行口碑榜》公佈:西安市躍居“國內十佳旅遊目的地”第3位

➱央視《新聞30分》報道:西安市名列“五一”期間酒店需求量最大城市第2位。

先來看一組數據▼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西安旅遊同期增長對比圖▲

在長安君看來,西安的爆紅其實是可以預見的。

從“西安年·最中國”的全新推廣開始,到“春滿中國·醉西安”的系列活動,以及西安國際城牆馬拉松賽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宣傳。“五一”期間,1374架城牆無人機光影表演,更是創造了新的吉尼斯紀錄,讓西安再次成為中外遊客關注的焦點。

西安正在藉助每一個機會推介、宣傳自己,這座中國大地上的西部城市,正在努力讓自己再次走上國際舞臺,成為翹首。

然而,大家在慶祝西安取得驕人成績之餘,有沒有回頭看看同樣以旅遊聞名的成都,相比之下不由感嘆:原來西安和成都的差距這麼大?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今年“五一”期間,西安成都旅遊數據圖▲

在旅遊接待遊客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成都的旅遊收入竟然是西安的3倍!

這樣一個成績不得不讓人反思:西安的旅遊收入為何干不過成都,甚至有人戲稱30元的三秦套餐怎麼能幹過300元的四川火鍋!

相比之下,我們看到的差距有這些▼

❶西安的文物旅遊,體驗性太差了......

❷西安的服務質量太差了,餐廳連餐巾紙都不提供......

❸西安的旅遊交通太差了,周邊遊公交車匹配很不到位.....

❹ 西安的出租車太差了,宰客現象嚴重.....

而這些差距的背後,西安又該如何進行旅遊產品、旅遊服務的升級,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是單品價格過低,還是美食宣傳、開發不到位?

提到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會說一頓火鍋少說都要花掉好幾百,而我們的一碗羊肉泡饃、三秦套餐誰敢這樣標價?魏家涼皮裡一份秘製涼皮賣到11塊已經是接近天價,畢竟量少的可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安和成都身處兩個不同的地理位置在飲食文化上自然大相徑庭。西北地區又以麵食著稱,相比以米飯為主的成都,在菜品的種類、研發等方面自然是稍遜的。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陝西名菜葫蘆雞▲

遊客來西安必吃的美食就是涼皮、肉夾饃,其實西安還有很多美食沒有被挖掘出來、沒有被宣傳到位,像是很多“中華老字號”、特色名店、陝菜菜品並沒有在旅遊宣傳上得到推廣,這樣以來,大家對西安的美食印象就只剩下三秦套餐,其實大西安不僅有小吃,還有陝菜,比如:葫蘆雞、老陝燴三鮮、帶把肘子、金線油塔、泡泡油糕……你可曾記得在《舌尖上的中國》重點介紹的那道陝西名菜——金邊白菜,你又在哪個旅遊宣傳冊上見過呢?

大家一定記得西成高鐵開通時網上流傳的一句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下午在成都吃火鍋!當時兩城之間也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美食推薦來說,成都就給西安率先上了一堂好課。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成都“酸菜魚專列”▲

一輛以時光穿越、美味共享為主題的“文化列車”從成都開往西安,其中一節車廂專門就是川味美食車廂,主推成都“酸菜魚文化”,讓“酸菜魚”第一次代表川菜出行,在這節車廂裡還有川菜大師、非遺傳承人、美食名嘴大咖等,整節車廂化身“酸菜魚推廣大使”。

長安君有幸去成都旅遊,導遊的一段介紹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們先參觀杜甫草堂,隨後去都江堰吃地道的火鍋,綿陽站吃米粉,江油站吃肥腸,劍門關站觀景……”。當時長安君就想到,為何西安的導遊不能在推薦景點的同時,加上這塊景點的特色美食呢?比如說去涇渭分明看自然奇觀,吃當地美食老磨油餅;去兵馬俑博物館,順便嚐嚐臨潼的黃桂柿子餅……

>>>>

是門票式消費重要,還是體驗式消費重要?

去過成都的朋友都知道,寬窄巷子、錦裡有太多老成都的文化底蘊,各種紀念品琳琅滿目讓你心動,在大熊貓景區一隻油筆都會因為有大熊貓的設計而賣到5塊錢,經營者這樣絞盡腦汁刺激遊客消費,你不想花錢都難!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陝西曆史博物館▲

再來看看西安,大雁塔景區裡買的永遠都是小朋友喜歡的幾塊錢小玩意,而陝西曆史博物館裡一個設計精美的日程本才賣15塊錢,西安還真是為遊客省錢!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是大多遊客來西安的“旅遊模式”,遊客的體驗實在太差。我們不如先來想想,在西安旅遊除過用眼睛看這些冰冷的建築、文物,還能幹什麼?或者說西安還可以讓遊客玩些什麼?離開西安,又會讓遊客帶走哪些紀念品?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這就需要在產品開發上下足功夫,以西安大明宮旅遊景區為例,偌大的景區如果沒有不同的景緻、不同的體驗,遊客來到這裡除了累到腳疼再也沒有任何體驗,直觀感受就是一個字——“大”。

如果可以開發出一個類似於《長恨歌》的大型實景演出,或者在每個遺址的介紹中加入更多的雕像,在全區內設置更多的遊客休息間,在裡面加入特色小吃、旅遊紀念品售賣等, 再者開發出更多與宮廷生活相關的服飾體驗、禮儀體驗、嫁娶體驗等,會不會讓原本冰冷的遺址熱鬧起來!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長恨歌》演出現場▲

說到旅遊紀念品的購買,西安還可以打造出一款及賦西安魅力的對外宣傳產品,就像成都的大熊貓基地一樣,去那裡的遊客回來時必定會有一個熊貓玩偶。西安正在積極打造硬科技之都,如果將這個產品和科技結合起來,讓遊客買到的是一個可以和你互動的產品,豈不是更好呢?

>>>>

細節+態度,才是“來了還想來”的根本

如何真正做到讓遊客“來了還想來”,這才是一個新晉網紅城市,時下最應該關注和解決的問題,而它的關鍵在於匹配的服務是否讓遊客滿意。

“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是商家為達到自己的銷售目標一貫採取的思維模式,成都就是在用這樣的思維加上細心服務,讓中外遊客喜歡上它們。

西安的三秦套餐為何干不過四川火鍋?

西安印象▲

首先它們的旅遊直通車就很不錯,遊客可以直接買下個景點的門票並免費乘車。其次是一日遊的體驗也比西安好得多,早上起的太早可以前一天晚上直接訂肯德基早餐,他們第二天就會幫你送到車上。若兩座城市比較起來,西安則在細節上落後太多!

這次“五一”旅遊,讓我們看到了西安和成都之間的差距,不過也看到了西安的強大後勁,如果西安將旅遊打造成“旅遊+體驗+消費+服務”的全新模式,長安君有理由相信,西安旅遊將會有更好的明天。

請大家給西安時間,給西安旅遊時間!

{ 今日話題 }你覺得西安和成都的旅遊差距還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