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美文——漸行漸遠的村莊

漸行漸遠的村莊

喬洪濤

一個人的夜晚,我的思緒常常從村莊開始。

茅草、鐮刀、烏鴉和月亮,一葉瓦,半塊磚,數縷輕薄的寒煙,幾棵擎天的大樹,那裡棲滿了我心靈的詩意。多年之後,當我在某一個城市的冬天的黃昏裡獨倚欄杆眺望西北故鄉的方向,我的睫毛被從故鄉趕來的雪花打溼,我看見在高樓之間漫天的雪花間飛翔著孤獨的鳥,它已找不到歸程和穴巢。

我想起了在那個寒冷的冬天裡,我們幸福棲居在低矮的草房裡的情景。父親打開那一罈母親為他釀製的高粱老酒,醇香濃郁的酒味把我們燻醉,把站在窗臺上雪白的鴿子燻醉,而我們的歡聲笑語又把我們的草房燻醉,把整個村莊的冬夜燻醉了。門外正飄著大雪,父親開門的那一刻我看見大雪瞬間把他覆蓋,把我們溫暖的草屋覆蓋……

傷感美文——漸行漸遠的村莊

我想起了棲居在村莊裡的幸福的鳥,即便是一群烏鴉。它們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陽光下飛起飛落,舞蹈,鳴叫和歡宴;傍晚,當夜幕下沉,它們又一起喊叫著歸巢。它們沒有迷失和孤獨。村邊的那一片樹林,夜色已經來到,鳥們已經歸巢,四周充滿了如水的靜謐和安詳。在樹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氣開始逐漸地冷下來,蟲子們也停止了鳴叫,只剩下泥土和樹木的呼吸漸漸清晰,只剩下隱私和秘密充滿柔情。樹林旁的錯落的房舍在銀灰色的月輝下隱約可見。高高的屋脊上蹲著一兩隻眼光雪亮的貓頭鷹,而簷下石臺上滿布青苔的小石窪裡儲滿了上一場下的未乾的雨水,白天裡有雞和鳥噘著小嘴來喝,到夜晚就都盛滿了一枚枚晃動的水晶般的月亮。它是詩人心中純潔的纖塵不染的藍月亮,它只能在詩歌裡出現,只能在村莊夜晚的上方出現,它屬於童年和夢,屬於心靈和靈魂。

傷感美文——漸行漸遠的村莊

我的心靈已承受不起這樣的村莊上空的月亮。

當我背叛了村莊走進華燈閃爍的城市,在晚飯後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廣場上,我牽著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給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時,我失敗了,我們的視力被刺眼的霓虹燈遮擋。我們的周圍不再擁有寂靜和月華,充滿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聲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許我的這種感覺帶有某種矯情的成分,因為我現在已無法離開城市,但我的心靈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對那一輪出現在村邊樹林藍月亮的無窮無盡的思念。

傷感美文——漸行漸遠的村莊

我疲憊已極,失落了自己純潔的靈魂。那一間童年村莊的低矮草房已成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個春天出走,母親趕著她潔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後,我離開羊腸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親轉身趕著她的羊群走進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兒子還會回到她的身邊嗎?村莊——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為何年齡愈大我愈對它魂牽夢繞?其實,許多個夜晚我都不敢觸摸這一個燙手的詞,它是我的靈魂和根。我的根紮在村莊裡,紮在鄉野的有一搭無一搭的狗吠聲裡,紮在長滿鳥群和月亮的天空、長滿樹木的大地上。

傷感美文——漸行漸遠的村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