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失望又不甘心是什麼感覺?

小白99709

對一個人失望又不甘心大概是又愛又恨還放不下。其實所有的放不下都是不甘心。對一個人失望是因為他並沒有滿足你的願望所以才會失望,沒有希望哪裡會有失望呢。正是因為付出過可能沒有回報可能受到傷害才會不甘心,對一個讓你失望的人的態度不該是不甘心,而是放下繼續自己的生活,自己過的好比任何事都重要。


其實這世間上的事不是都有回報,也不是什麼都可以計較。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愛不一定都會有結果。雖然世間萬物都講究緣分,但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有些東西真的是沒有辦法強求。緣聚緣散都是命裡註定的事,不對別人抱有希望,就不會有失望,沒有落差就不會覺得有傷害,也就不會深陷痛苦的泥潭不能自拔,而不甘心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


有些東西就像沙子越抓的緊就越流的快,最後還是一無所有。世界上偏有一種感情你越想忘記,越是難以忘記。有一種愛越想放棄,越是心有餘悸。捨不得離開,不甘心錯過,人就越偏執越不開心。有些人出現註定是帶給你傷痛讓你成長的,但並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這是命運,誰都不可更改,與其期待著他回頭再一次傷害你,不如早日釋懷隨遇而安。要知道愛而不得也是一種結局,只是不是你想要的結局罷了。


跨洋時差五小時

對一個人失望又不甘心是一種什麼感覺?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會有這樣感覺的時候,或者都有這種想解答出這個問題的衝動的時候。那我們就分析分析,以便理清頭緒,讓自己遇到這種感覺的時候,能夠快刀斬亂麻,不至於糾結太久,生活太累。

這個問題牽涉到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失望,另一方面是不甘心。

首先為什麼會失望?因為曾經有希望,甚至很大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難和感受,發現希望渺茫,所以就開始產生失望的心理。譬如,白雪公主與一位家境一般但長相英俊瀟灑的男子一見鍾情,自以為找到了可以託付一生的白馬王子,但結婚之後七年,老公卻外遇出軌,早出晚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想要分手,卻覺得非常不甘心。為什麼不甘心,覺得當初自己放下身段,一心一意為家庭付出,生了孩子,接送孩子,努力上班,努力做家務,做好妻子,付出這麼多卻沒有什麼好的回報,就像一筆很大的投資進去,卻沒收回成本,就是在哪跌倒在哪爬起來。心理很難平衡了。



又譬如,父母為子女的長大,教育,投入了很多的努力,將其捧為掌上明珠,萬般寵愛於一身,但長大後子女卻極為不孝,頤指氣使,對父母指手畫腳,甚至辱罵毆打,父母雖然感到失望,但因為是自己所生,也只有忍氣吞聲,萬般忍耐。怪只怪自己命苦,儘管如此,內心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過上幸福如意的日子。為子女做牛做馬都願意。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我們看到我所提到的兩種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失望又不甘心的對象往往是自己一生中最親或最愛也最在乎的人,或者最喜歡最感興趣的事業或工作。因為最親最愛,所以始終充滿希望和希冀,因為在乎,所以不甘心,不放棄。因為喜歡,因為感興趣,所以即使失敗了,也很難甘心,很難放棄。

因此,遇到這種難分難捨的感覺,自己應該冷靜理智下來,分別採取措施對待。

如果針對的是投資回報的問題,那麼理智分析一下,這種投資方向是否錯誤?如果錯誤就應該果斷放棄,選擇新的投資方向,否則只能越陷越深。須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沒有也枉然。

如果針對的是戀人或夫妻之間的感情,那麼,想一想是自己的要求過分了,希望過大了,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對方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就有錯就改,如果是對方的問題,對方又不能改,那就看自己能否遷就了。不能遷就,也只有分道揚鑣了。夫妻結合本是緣,緣分盡時鳥獸散。

如果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問題,那也只有降低自己對女兒的預期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有福自己享。



總之,失望不甘心又能怎麼樣?還不如,要麼接受命運的安排,要麼扼住命運的咽喉。有道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地人是小阿彌陀佛

不知道那個人做了那些事情人題主感到失望了,不過能對對方有這種感受的人,至少能夠肯定和題主是關係非常親密的那種。比如說親子關係,不過我揣測一下還是夫妻戀人關係的可能性比較大一點。

之所以產生這種感受,我想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投入與產出的不平衡導致內心的失落感,同時出於情感來說的難以放棄,加之可能是認為自己還沒有去做到更好,有點後悔。簡單來說,這份感受裡包含三種心理狀態:失落、關切和後悔。

從失落來看,我們精心去組織做什麼事情,或者是幫助身邊什麼人成長,裡面付出自己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還有情感。對於這樣的事情和人來說,我們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當然,付出未必得到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是關係著自己的切身利益,才讓我們在沒有得到後內心有很多的怨恨。如果單純只是一件事情,倒也罷了。要是為了這個人,付出很多。而事情的不成功並非是自己的工作不到位,只是被對方漠視不放在心裡等等原因,他自己沒有去努力或者不願去努力造成的。這時你看到的不是事情的成敗或者是人的成功與否,而是看到自己大量的心血就這樣白白被浪費,被辜負的感覺,一次兩次到多次,任誰都會心疼和失落的;而對於關切來看,之所以失望,我想正因為有關心才有期待,有了期待才會有失望。雖然被對方一再辜負,可是正因為你們密切的關係,導致你自己始終不願意放棄。因為在你的觀念中始終認為這是為了對方好。為了愛,也不想放棄;在自己付出很多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我想很多人會有些後悔甚至是懊惱。這裡面有兩部分,一部分可能是為投入與付出的不成比例,也就是沒有取得良好的成效。一部分是為自己在裡面感覺做的不完美。甚至想著如果能夠重來。

我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追求的權利,不要把自己的希望承載在別人身上,或許就會少一些這方面的感受和糾結了。


鵜鶘心理

失望又不甘心的感覺。從一開始的激烈到後來的麻木,中個痛苦,只能冷暖自知。

那種痛是漸漸襲來,是疊加的,彷彿被利刃戳傷,經久不愈,又常常隱隱作痛。

可到了最後,心中的矛盾和糾結,最損耗的是我們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沉沒成本效應。

沉沒成本效應可以解釋為何我們投入越多,我們就越不能捨棄放棄。比如,我一個同學追求一個女生十年了,還是沒追上,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就是源於內心覺得自己投入的時間成本,讓他不忍放棄,但是事實上他的繼續投入也還是無法保證他一定能追上這個女生的。

所以有時,我們也許已經對一件事情很失望,很絕望了,但是由於一直付出了那麼多,就會停不下來。

因此,其實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需要問自己的是我們需要設定時間期限,要知道時間本身就是成本,無法擁有產出的時間都無疑浪費巨大。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徹底絕望的損失或恐懼巨大,令你不得不維持現狀。

有一些人遲遲在毫無幸福可言的婚姻當中默默承受,是因為害怕那種離婚之後的輿論壓力,同時他們自以為離婚之後很難得到新的幸福,相當於即便甘心失望後面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所以一直呈現著既失望又死守的狀態。


郝小茹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失望又不甘心的感覺是經常會出現的。

有的情侶習慣了用付出去控制對方。有的人是因為付出多了就希望對方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回報自己,追求公平的感覺。有的人用付出去是為了獲得在關係中的優越感,比如“我付出了那麼多,你為什麼不能遷就一下我”之類的。

還有的情侶,尤其是女生,很難放棄一段關係,即使這個關係已經讓自己遍體鱗傷。就像很多人不喜歡扔東西一樣,總覺得熟悉的東西、投入了感情的東西就不應該輕易放棄。這反而讓自己陷入了題主說了失望又不甘心的感覺中。

感情是很珍貴,但並不是一定要從一而終。感情只有合適與不合適,沒有講究。不合適就是不合適,真的沒有必要去勉強自己。

我一直覺得感情這東西,兩個人在裡面的所有行為都應該是自願的、發自愛的,不應該有比較,也不該有太多的目的性。如果你對一段感情失望了,不管你有多不甘心,你的行為必然會有所偏差,也不再因為愛去愛一個人,只是因為你不甘心而已。

不甘心其實是一種動機。但不是你自己改變的動機,而是促使你要求對方去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有了更強烈的目的性,往往會忽略對方的感受,也忽視了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溝通。一旦沒有了真實感情的維繫,那這段關係就成了一具空殼,沒有了內容。

兩個人在一起重要的是溝通,是因為相愛而去改變自己。因為失望、因為不甘心而去要求對方改變,只是在彼此配合著演一出舞臺劇罷了。


鵜鶘心理夯小七


楊喆,北京市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心理科主任,國家二級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應用心理學本科畢業、醫學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專業研究生,北京市心理專家講師團成員,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特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大興教學醫院特聘教師,閱心成長兒童沙盤小組創始人,工作十餘年,臨床治療1000餘小時。擅長:青少年心理治療、抑鬱症心理治療、夫妻關係心理治療、沙盤治療。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對一個人失望,又不甘心,當然就是你現在的感覺,在你提出問題的時候。 既然問題問出來了,我希望今天我們可以細分成兩種感受。

我們首先來看失望,對一個人失望,不是對自己失望,是對另外一個人失望。失望是一種客觀評價,是理智層面做出來的一種評價。評價的前提條件是我們設定了一個標準,然後對方沒有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失望。

然後再來看看不甘心,不甘心的感覺實際上是對內的,是自己的一種感受。 這種感受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不甘心呢? 一定是覺得自己付出了的與得到的收支不平衡。當然了,有可能是我們努力去改變別人不能夠改變對方的時候得不甘心。但這種情況極少。很多時候我們是對自己付出與收穫的不平衡的一種不甘心。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時間,那麼多感情,為這個人失去了那麼多,投入了那麼多,理所應當地我應該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收益。

可是很遺憾感情從來不是投資,即使投資也有贏有虧。但是在感情上這我們卻接受不了這種動盪,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給出的就應該加倍地收回。

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清清楚楚地看清自己為什麼不甘心?

如果真的願意用經濟學去評價一份感情,那經濟學上,還有一個概念:沉沒成本,及時止損。

這也是操作過程中需要清楚的兩個問題。你們從理智層面上已經看到這份感情無法滿足你的需要,也許有的時候看清自己的失望和不甘心,及時的止損,更重要!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我不會説很多大道理,只能說親身經歷的那種感覺。以前跟我老公感情很好,都認為對方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相愛得非常有默契。後來懷孕了,一切就都開始變了,剛開始是他的態度。後來是他的移情別戀。在我懷孕7.8個月的時候發現他喜歡上了別人,跟那女的出去吃飯,對她表白稱她為女神,鬧了,沒有用。感情的事勉強不了,自己已經不在他心上了,那種感覺真的是難受到難以言喻,親身經歷才懂得。後來快生孩子的時候他跟那女的出去喝酒,把我叫過去,美曰其名説讓那女的對我解釋他們沒有什麼,結果卻是在我的面前對那女人説喜歡,還對我動手。當時已經九個多月,差點早產。心都碎了,真的是十分地恨,十分地不甘心輸掉這段感情。曾經在一起有多美好,到決裂的時候就有多痛苦。這段感情已經沒有回頭路,想起曾經的甜蜜真是心如刀割,在我15歲遇到便愛到現在的那個人,我們之間的結局竟然是這樣。


🌸

那是一個冬天。我朋友說那是第一次喜歡上一個人。他說的話,我朋友都相信,而且你要他有困難,我朋友想都沒想都會幫他。那年他說他不想在酒吧工作了,太累了。但是沒錢用。我朋友就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給他了。但是他沒想到沒工作的他,竟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一個炎熱的夏天,我朋友去酒吧找他,可聽他朋友說,他自己被警察抓走了。

他被判刑了。我朋友去他工作的地方那一些他的東西,結果他朋友說,他說“他不喜歡你,只是喜歡你的錢,你送的禮物他都給我了。”那是我朋友去江蘇無錫旅遊給他帶的東西。

但我朋友不願意相信,或許他沒親口告訴他。因為她是他在這個城市唯一認識的人,或者我朋友心裡還是不甘心。警察叫她送衣服,和錢給那個男孩,她二話不說就買了幾身衣服,帶了幾百塊錢。

那是他坐牢第一次見家人。他就聯繫了我,說想見我朋友。我朋友去了,但是關於那個話題她什麼都沒說。她一直放著心裡,想等他出來的時候再問吧!

一年之後,他出來了。第一件事就是叫我朋友去接他。我朋友說在工作,沒時間。結果他也沒有來找我朋友而是回老家了。然後,扣扣找我朋友聊天,“最近好嗎?你有沒有男朋友啊?”我朋友回答“沒有呢,等了你一年了,等你個答案,你朋友說你根本不喜歡我,是嗎?”答案果然還是一樣的“對不起!!!”

等了一年了,就換來這個答案,真的是好失望又不甘心。憑什麼!到底憑什麼!


趣讀歷史吧

是被傷得徹底了還心存希望吧。付出更多的人,總以為自己不斷的付出,總以為自己不斷的降低底線,總以為自己不斷的按著對方希望的方向改變,總以為自己努力了就能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但是結果事與願違。我經歷了一次被人放棄,當時恨得不願再見對方一面,結果七八個月後對方又痛哭涕流的要複合。我本以為那次的經歷會讓他對我更珍惜,我本以為經歷了那件事他會更有擔當一點,更勇敢一點。結果一點沒變。他本質已經是這樣,而我居然還幻想著這個能夠改變的。這個就是被傷得徹底了還心存希望,再來一次機會還是重蹈覆轍的結果。所以,被徹底傷了就千萬不要心存希望了。很多東西你努力了真的可以改變,但是愛情從來不是天道酬勤。


李李113

失望又不甘心,總歸是還愛著,一次又一次的受傷,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說該放棄了,卻又一次又一次的給對方機會,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回報,不甘心自己付出那麼多的情感,為什麼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傷心,抱怨,無奈,憤怒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不過不用擔心,這只是一個過程,你應該對自己說這只是一個過程,無數次的失望總歸會變成絕望,當你絕望了,對他不在抱有任何幻想時他就變得不再重要了,當時候對你來說你就不會不甘心了,你只想早點放過自己,讓自己早點從這種複雜的情緒中走出來,早點開始新的生活。願此刻每一個失望又不甘心的你早點放過自己,早點開始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