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今年大一,就讀於普通一本大學,目前生活很迷茫,接下來的生活應該怎麼辦?

纖指十三玄_

看到這個問題,我提取一下一些標籤,大一、一本大學、迷茫、該怎麼辦?

針對大一這個標籤:首先你還很年輕,既然年輕那麼經歷的事情就很少,經歷了高考這座獨木橋的拼殺,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確實成為擺在很多人前面的道路,不過我們觀察周圍的人不難發現,有的人一門心思鑽進自己的專業,有的人從大一就開始讀書,不斷提高寫作能力,有的人從大一就進入學生會,要為學生服務……其實對於個人來說最大的退步就是止步不前。很多學生上了就知道睡覺,今天學的東西,明天就忘記了。今天還是走昨天一樣的老路。所以趁年輕,要挑戰不同的東西,至少不要每天都過的相同。

一本大學,能考進一本大學證明你還是有能力的,畢竟這個大學不是說說就能實現的,它背後的付出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所以關鍵點是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可能你對於自己的專業不是很滿意,又不知道去學習什麼其它專業,這個問題不在少數,很多在校大學生追求考證,或者考雙學位,但是問到他想幹什麼的時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這樣乾的目的。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多出去走走,多去了解其他一些專業,多去培養自己另外的愛好。我還是那句話,只要你行動了,結果未必太差。

迷茫,所謂的迷茫是和高中生活的對比以及和同學之間的差距。從前由別人給我們定目標,現在我們需要主宰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大學期間努力學習,獲得更多勵志獎學金,有的人成為社團的負責人,有的人成為運動達人,有的進入學生會工作希望造福同學、有的開始做些小生意,大學畢業之後就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說再多其實也沒有用,曲折的道路還是要靠自己走完,冥想一下自己擅長什麼,然後把它無效放大的。希望你能儘快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高考志願填報快易通

其實大學到你結婚前這段時間,是你人生中最黃金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利用的情況如何,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你人生的大方向。

如果你在大學四年裡,一心撲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那麼你以後的工作方向很可能是和你的專業相關,也可能會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大學裡認真學習的人,可以拿很多獎學金,拿獎學金也是一種能力。

當你迷茫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然後列一個詳細的計劃表,比如在大學裡努力學習英語,定了一個目標就要堅持不懈的去實現,不要怕辛苦,怕孤獨。大學裡一般都有交流項目,當你的英語可以流暢和別人交流和經濟條件的許可條件下,你可以參加學校的交流項目,大學裡參加交流項目,學校會報銷一部分費用,同時,你也可以在大學裡開闊視野。要相信你付出的努力會有回報的。

大學,其實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你可以做一些兼職,嘗試著賺錢。在選擇兼職時,要選擇安全性高的,比如家教這一類輕鬆的工作。大學生了,要懂得保護自己。也要有成熟的思想,明白不會有天上掉餡餅這種事。大學期間做一些兼職的錢可以用在投資自己,從外貌裝飾自己,從沒在提高自己的氣質,讓自己更好。

如果覺得一個人太孤獨,可以找一個人一起,兩個人的生活也許會是你大學的快樂。大學期間的愛情不用考慮柴米油鹽,不用想其他事情,可以說大學裡的愛情還是挺純粹的。

大學,可以迷茫,但不要虛度!

喜歡我的,關注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愛自己的樣子很美

我們的狀況一樣,我也是就讀在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學,我今年大二。大一的迷茫期已經過去了。我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

在上大學之前,父母和老師都告訴我上了大學就不用學習了,所以我開開心心的走進了大學校園,腦子裡根本沒有學習這回事。軍訓完後,學校正式開課了,我才發現不學習,我根本都學不會,所以就開始了學習,可是那個時候的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學習,因為我在高考前的目標就是“考一個好大學,可是考上了大學我就不知道我的目標是什麼了。”

在大學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一個不掛科,可是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我的四年大學總不能就為了不掛科吧!可是我感覺我學的內容跟找工作沒有什麼關係呀!我的心態轉變了,由剛上大學時的開心,轉變成了不知所措,很迷茫。

這個時候的我,就開始了走上了借鑑別人的路,我觀察我身邊的朋友,他們有的沉迷於學習,每天都在想高中一樣學習;有的奉行上了大學就不用學習的理念,天天在玩;有的忙於學生會社團一類的事業。那個時候的我,經常改變,因為我一直走在借鑑別人的路上。我大一上學期就是在迷茫和學習別人中度過的。

過年了,我回家了,我沒有去兼職,每天宅在家,我就想我上大學為了什麼,路是我自己的,我總不能一輩子都借鑑別人吧!所以那個時候,我開始了我自己的思考。在寒假中,我自己給自己寫了一份人生規劃。

首先,我要把成績搞上去,我要拿獎學金。

其次,我要在大學不斷充實自己,大學的課程不多,我要利用課餘時間多看書。

第三,我要多參加學校的創新創業項目,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忙起來。

第四,我把我大學四年要考的證定了具體要考的時間,那學期看那個證都是固定的。

第五,我要考研,定了考研的學校,很專業方向。

第六,為了避免出現高考後的迷茫,我制訂了我以後的職業規劃。

剛上大學的時候,都會有一段迷茫期,儘快度過一段時間,你的大學生活會豐富多彩的。

希望我的經歷對你有幫助。


歷史小說家

從高中到大學,產生迷茫是很多大一新生所面臨的狀況。

為什麼會產生迷茫?



大一的學生,該怎麼度過大學時光?

作為一個已經大三的學生,我很樂意幫助你,指點迷津,更好地度過大一大二的生活和學習。


在高中,老師和家長告訴我們,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因此你在高中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考上大學,考上好大學。

結果到了大學,你發現你和成年人的生活已經開始接軌了。



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專業問題。

我讀的專業是否有價值?我對自己讀的專業對是否有興趣?我在這個專業上的前景是否樂觀?即使是當初奔著對這個專業的興趣而來,但是真正讀了這個專業,可能會發現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在這點上,你開始慌了。在你的經驗意識裡,專業是可以決定你未來去做什麼的。你會覺得自己可能以後找不到工作,如果你的專業比較冷門,同時你也可能面臨專業的難度的困擾。

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真正衡量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然後選擇是否轉專業。轉專業是否重要?很重要!但是在考慮轉專業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是否真正瞭解你所學和選擇的專業。第一次入坑了沒關係,還有轉專業這條路,但不能再次入坑!



轉專業也是需要條件的,每個學校學院的標準也都不一樣。但是作為一條經驗可以說的是:成績好的人轉專業必然成功。也許有人會問了:成績好了還要在轉專業麼?其實大一涉及的公共課比較多,而專業課稍微少點。成績好可能也只是暫時的,如果後續沒興趣也不努力的話。

建議大一一年多參加社團活動,同時抓好學習。

怎麼樣衡量和分配這些時間?

大一的考試,大部分學生可能都是考前一週開始準備,夠不夠?除了特別需要基礎的課程,那麼確實夠了。

社團活動以及學生會活動可以讓你加綜測成績,最終是要看綜測的。學習好只是一部分比例。學習好和活動並抓可以讓你至少獲得獎學金。一些班委可能成績不好,但是經常拿獎學金也是這個原因,綜測高。學習第一位,活動第二位。如果側重於活動,也能讓你鍛鍊很多。

豐富的社團活動也可以幫助你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學會一門技術或者特長。





忠告:上課不要玩手機,坐前排,配合老師,基本上學習的事也不用擔心了。有能力者競選擔任個班委,雖然忙,但是有收穫。沒有能力的也要去鍛鍊一下,失敗了也不可怕。




如果不知道做什麼?那麼首選:多看書!!!

大學期間有時間一定要多看書,沒時間也要擠出點時間看書。多看書了,你的思維也會開闊,很多情況下,你的迷茫等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相信我,這是真理。



重視英語!

英語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多少人也是被英語耽誤了。多背單詞,找到熱愛背單詞的方法,利用手機等工具去幫助自己更加快捷地學習的方法。四六級一定要過掉,如果大一可以報名,那麼建議,大一報名四級,過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有高考的基礎。



加油^0^~,希望每一個人奔著目標前進。


未聞花名zmm

這個問題很好,也很現實,作為過來人,我想可以給點自己的建議,以供你來參考。

作為過來人,在社會上打拼多年,有時候還會很懷念大學無憂無慮的生活,甚至還想回到大學生活,但是,我們也明白,這樣也是一廂情慾,並不現實。

其實,當我們在大學的時候,卻並沒有想的太多,更多的是曠課,掛科,社團,遊戲,戀愛,當然這些並不代表你就是個壞學生,或許,這就是青春該經歷的東西吧。

但是,人總是感慨的,當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瓶頸的時候,當我們苦於沒有時間多多充電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懷念大學的時光,這時光就是大把的自由時光,早知道,就可以多多充電,多多學習,要不然也不至於今天這樣。

你說,你是一本的學生,那高中的學習一定也是非常不錯,所以,你的學習能力,自我控制力也一定很好,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不斷充實豐富你的生活,兼顧業餘生活與學習生活。

1.學習方面

寬進嚴出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如何在大學四年裡掌握一門專業,如何掌握專業的學習方法,這些是關係到你可能將來工作中的問題,千萬不要以不掛科為榮,認真學習和敷衍了事的結局是不同的,還是一定要認真學習,打牢專業基礎,為未來職場做準備。

2.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方面,離開父母的照顧,獨自在外,一定要學會規劃時間,規劃金錢,做一個有計劃的人。或許,在業餘時間,可以做做兼職,賺一點生活費,不但補貼了生活,也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一舉兩得。

情感生活方面,我們常說,沒有戀愛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學會愛一個人,也是人生的必修課,懂得為愛負責,也是未來人生的標準價值觀,努力生活,認真去愛一個人,充實你的大學生活。

業餘生活方面,可以多多結交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社團,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努力拓展人際關係,豐富你的眼界,提高你的人際交往能力,這些都是一個社會人所必須的基礎技能。

3.心理方面

獨自在外求學生活,離開了父母的照顧與包容,開始新的生活,必然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也會感到迷茫與困惑。

學會自我調節,學會與人溝通是健康心理的保障,有什麼困惑和迷茫,一定要多和家人溝通,多和前輩溝通,獲得他們的建議,這樣,你會成長的更快,遇到問題也會越來越容易解決。

其實,大學生活真的是很美好的,我還時常回憶起大學的點點滴滴,如果有機會,我還是願意重新回到那個單純而美好的時代,只是這不太可能,畢竟,這是夢,現實的生活還需要我去挑戰,不要覺得大學很迷茫,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的大學生活不留遺憾。


念念有理

大學生活迷茫基本上是所有大學生都會有的狀態,大一還有很多時間去了解你的專業,發掘你的興趣,你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作為一個大三了的學姐目前正準備考研,希望接下來的建議能幫到你。

首先需要搞清楚,為什麼迷忙?是不知道自己該學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還是對專業不感興趣?

其次是你對於未來有什麼規劃?

再者是你對於現狀不滿意,是因為學校環境不滿意,普通大學沒有達到你的期望?

高中老師們安慰我們說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實際上到了大學,周圍一切東西都需要自己去了解,就像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沒有人和你說怎麼去選擇哪條路,當初選擇的專業其實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這個專業,甚至不瞭解,大學的課很多,專業基礎課,選修課,每天還有很多社團事情要處理,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迷茫,每天好像都在忙碌,但是自己並不感到充實,這就涉及自己的發展方向了。

大學的專業是一個籠統的方向,每個專業有很多方向,需要自己去了解這些方向,它所對應的就業崗位,需要補充什麼知識,學哪些東西,很多學校的課程和現在的市場人才需求是脫節的,有的課程其實對於你來說沒有太大作用,學校知識為了讓學生修學分而開設的,如果你不需要這些東西,完全沒必要煩惱要不要去學,要記住知識是你有需求才去獲取,而不是被動去學,你也沒有義務非要去聽老師講課,需要你做一個選擇。再者就是怎麼去發現自己的興趣點方向所在,如果做本專業的方向是在很痛苦,大一一年都沒有讓你感到樂趣,那麼趕緊準備轉專業吧!當然要是一個方向都還沒有堅持到入門就放棄了那是對自己不負責,更別說感興趣了!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大一是去多方面瞭解一些東西的時候,不要僅僅侷限於學校,可以參加很多社會實習去認識一些人,對於相關興趣領域,可以參加相關的培訓機構,一般培訓機構也不會太貴,可以自己選擇,在學習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來提升自己,多與老師交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交流這是最快的學習方式。多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做一些項目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學校會給予每個項目資金,利用好這些資金可以購買相關學習資料,參加培訓等等。

在大學裡,培養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很重要,沒有老師會強迫你學習,也沒有人監督你,一切都得自己主動去學。學習計劃很重要,具體到每一天的計劃,在哪一段時間做什麼,學什麼,不要渾渾噩噩地把時間浪費掉。圖書館或者自習室都是學習的好地方……不要在宿舍裡學習,不要在宿舍學習,不要在宿舍學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宿舍只會讓你睡覺然後啥也做不了!沒事多出去走走,記住遠離宿舍!

對於學校,既然已經選擇了,就不要去抱怨了,學校能給的有限,靠自己去爭取吧,上面已經說了怎麼做了。

加油學弟或學妹 大學過得開心順利!有事也可以留言諮詢學姐呢


莫妮卡斯基

大二老學姐來給你一些建議吧。

我不是來安慰你的,是想說些自己親身踩出來的路、說些實實在在的話。

以下可能有點脫離大一的學生思維:

學習

學習成績在大學很重要。

學習成績在大學很重要。

學習成績在大學很重要。

這是我放在第一點說的,永遠不要忘記,即使是大學,你的身份也是學生,學生的第一任務就是學習。

不管你是讀研,出國還是工作,都需要學習成績。前兩者中學習成績顯得尤為重要。成績好了可以保研,辛苦三年後來壓力就很小了,現在名校的推免已成為一種趨勢,好學校好專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保研生,甚至有些專業不給考研名額,全部推免。考研是越來越難了,能保儘量保吧,大一還早,還有很多刷成績的機會。成績好了可以拿獎學金,真正的年級前一兩名在加上貧困生入庫的話一年真是可以拿兩萬以上的。那麼你要旅行要買喜歡的東西也不用問父母要錢,也不用辛苦兼職了。最重要的是,大學成績好了證明你的學習能力和基礎都還不錯,這才能讓你不像大多數人一樣覺得大學虛度了。

請保持排名在前百分之十。如果不算有天賦就多看看書,多做點題。特別是高數,不容易學好,卻是今後的學習經常用到的,多花點力氣。前三很困難,但勤學苦練,百分之十肯定能達到的。另外,如果整個大一成績不太好,後期崛起保研基本無望,願慎重。



看清自己的未來

你現在的專業不一定是你喜歡的,花一兩年的時間弄清楚自己

真正想幹什麼。如果大一看準了,抓住轉專業的機會。如果轉專業機會過了,請記得做出合適的選擇,。你是想要繼續本專業還是鐵心轉行。如果想要轉行,你是想跨專業考研還是直接工作。考研你是要自學那邊的課程還是想先修個雙學位。工作你是準備報個培訓班還是自學相關面相工作的技能。請趁早想好這一切,越早機會越大。很多大三才決定跨專業考研的基本已經不敢衝好一點的學校了。注意,現在可以跨專業保研,自行了解一下。

如果你現在的專業是你真正想做的,那恭喜你,你已經走在很多人前面了,不用兜那麼多圈子了。看清自己三年後要幹嘛就行。要讀研一定先爭取保研,要出國拼盡全力刷績點,要工作穩著成績學點面向工作的技能找點實習。



刷經歷

刷經歷也就是讓你的簡歷有東西可寫。可分為科研,競賽,實習,考證等。科研大一還接觸不了,大二下就開始接觸了。競賽關注你們學科的競賽,外加數學建模,創新創業,英語競賽等。實習越大牌的公司越好,不過普通一本的學歷可能找不到大公司的實習,那就找能讓自己成長的,看起來高端的。考證應該是貫穿整個大學的,四六級,計算機二級加你感興趣的方向,比如有些非專業的同學就自己考acca。

以後不管是工作還是研究生面試,簡歷上一點內容都沒有還是很尷尬的。你自己看著人家密密麻麻的字就不好意思了。



——————————分割線————————

以下是不那麼功利的部分。

學生工作

我不把學生工作看做提升能力或者寫簡歷的東西。畢竟學生工作不做到個正副主席也沒多少提升能力的成分,也不必要往簡歷上寫。但是學生工作是實實在在的促進了人和人的交流和合作,能讓你懂的很多的人情世故。能集中力量做一件事,還能交到真心朋友,這點在大學很難得。我建議適當參加學生工作,別太多。

談戀愛

大學如果能遇到,一定要談一場戀愛。工作了甚至步入研究生會發現,身邊的人都沒那麼單純,都很多顧慮,喜不喜歡你不是第一位,合不合適才是。但大學的戀愛就很單純了,絕對能夠是一輩子記得的。但不要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不要因為周圍人都脫單就想脫單。

有條件多看書,多旅行,多交朋友,多運動,多發展新的愛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用好圖書館,用好體育場,多發掘自己的愛好,多看見自己的潛能。大學四年,可能是你最後一段能夠無憂無慮做這些事情的時間了。

兼職

對於很多人提到的兼職。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別去服務員傳單等。等自己學好了拿獎學金等自己學好了找實習,比這些來得都強。假期可以嘗試家教,但不要做那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兼職。未來你可能有很多錢,但絕對買不回這段寶貴的時光。



——————————分割線——————————

最後,還是安慰安慰這位小萌新吧。誰的青春不迷茫,但走著走著就越來越清楚了。多思考,多規劃,然後勤奮努力的去做一定不會差。

以上。共勉。

以上觀點歡迎評論區批評指正,歡迎討論。


北極星little姐姐

作為一個過來人談談我的觀點吧。



自身有高考時,考的不太理想。最終只上了一個末流的211。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尷尬。可以這麼說這個學校是我填志願時才知道的,之前一直沒有聽過。一到學校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整天都在煎熬中度過,途中還有個室友果斷的回家復讀了。不過還好的是我找到了。大學應該做什麼來提升自己。



首先,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學校。都的想清楚自己到底是來幹嘛的?四年後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等等一系列問題。如果說大學生活很迷茫,可能是你沒觀察到,別的同學甚至高年級的同學(優秀的),他們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1)、可以加入學校的社團。通過與同學相處為今後出入社會做下準備。(2)、泡圖書館,從文字中尋找開啟迷茫的鑰匙。(3)、發現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一個有品味的人。(4)、積極投身與科研項目。為今後工作以及繼續深造做好前期的準備。



如果你對上述都不感興趣的話。那麼可以在不掛科的前提下,尋找一份兼職。或者可以尋找一個創業的機會。這些都可以在大學去做的,只要你願,其實有很多事等著你。


天亮的那一瞬間

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過度恐慌。很多人在大一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你剛剛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不久,尤其是大學寬鬆的環境和高中那種高壓狀態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這個時候你應該想想:當初高中的你是如何堅持下來的,那時候你又做了些什麼?

認清自己,確立目標

我覺得人在迷茫的時候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確立目標。為什麼多數人高中沒有迷茫的感覺?因為我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目標——考大學。所以,有了目標是走出迷茫的前提。

如何確立目標呢?首先需要對自己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發現自己的興趣。這樣就能夠根據你自己的需要來進行自我改變,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例如,讓自己的興趣發揚光大,成為核心競爭力;讓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改正缺點形成自己的獨特能力等。其次,根據你所學專業進行目標定位。一般而言如果你繼續選擇了學那個專業,說明你沒有喪失對這個專業的興趣,這個時候要做的是讓自己對專業有更多理解,彌補專業基礎知識。同時根據未來的發展(是就業還是考研),結合專業需要來有計劃地提升自己。


多讀書,多看報

迷茫的時候看書總是沒有錯的。一是能夠擴展視野,發現解決迷茫的道路;二是在讀書過程中逐漸發現了自己的興趣與目標,甚至能夠鑽進去。這個時候自然而然走出了迷茫。

大學期間可以以所學專業為核心 ,廣泛涉略相關的書籍,例如經典名著無論什麼專業都可以看,這樣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自己根據自身情況,有計劃地安排時間,按照興趣與專業需要選擇書單,一一個星期或一個月為單位進行讀書規劃。長期的堅持,你終會看到讀書的好處,也會看到自己的進步與目標的明晰。


參與校園活動與社會實踐

迷茫的時候不是就坐在"想"迷茫,而要通過行動走出迷茫。既然迷茫,那就多去嘗試不同的東西從,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或社會實踐,發現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例如,在學生會服務大眾,參與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參加學校組織的志願服務。或者是自己找各類兼職,通過這些你總能發現自己的價值,明確自己的目標。

堅持健身,多旅行

這無論是迷茫還是不迷茫都應該做的事情。一個能夠堅持鍛鍊的人,他意志力必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要建立健身的習慣,讓自己由外而內都能夠得到大大的改善。

其次,多走出去看看。感受世界的博大與多樣性。在旅途中你會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與定位想,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感悟人生。千萬不要整天在宿舍成為一個宅男和屌絲。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總之,關鍵在於發現自己的價值,確立自己的目標,做好規劃去行動,讓自己由內而外發生質的變化。


遊大林林93

大學四年,過完了的說快,也的確快,而處於這段旅途中的說慢,總有畢業遙遙無期的感覺。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感受,那些大學裡的點點滴滴,影響了以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樣度過,仍需自己把握,實在迷茫,不知道該做什麼,對於大多數人,學習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是幾乎不會錯的選擇。

大學是一個微型的社會,裡面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內容讓你充分張揚個性,發展自我,社團、旅行、競賽、兼職等不可或缺,每一個都是生活中的眼,如果你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並且這些規劃和學業無關,那你可以選擇在學業上花費的精力少一些,多投一些時間在你感興趣的方面,一個不經意的選擇或許會成為你以後的立身之本。當然,有清晰的規劃值得肯定,但是對於掛科,我始終認為,不掛科的大學總是值得努力的,如果讀了四年,最後拿不到一個畢業證,多多少少會很遺憾。

在這個年齡,有明確目標的學生總是很少的,更多的是對過去的迷茫,對現在的迷茫,還有對未來的迷茫,不知過去怎麼過的,現在要怎樣過,未來以什麼作為職業更是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同學是最多的,也是最普遍的。對於這些,我想說,在大學時代,我們仍然作為學生,當你不知道現在以及將來要幹嘛時,做好當下的事,學好專業內的課程總不會錯的,即使裡面的內容在你以後工作中不會遇到。而且,很多時候真心不會遇到,但你不要天真的以為那些不會用到的課程真的沒用。很多時候,大學的學習學的更多的是方法,是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那些不會用到的內容多多少少有其必學的方法論在裡面,只要留心,學問是到處都有的。

學業、目標、未來是伴隨著大學的整個過程的,總是在努力,總是在思考,而很多時候等到畢業的時候都沒有答案,但是這些也並不一定需要答案,很多時候過程才重要。在大學的旅程中,校園中的美景不可辜負,那一抹繽紛的荷花點綴在湖面上,圖書館的瑟瑟的翻書聲,自習室自律的熬燈苦記,精心規劃社會的活動,清晨郎朗的讀書聲,四級六級英語的一次次努力,考試周的挑燈夜戰……

每一個場景都是迷人的風景,醉了過來人的路,迷了景中人的眼。九月的桂花香了三次,捨不得的情緒過了一年,終究踏實各自的人生路,那些上下鋪的兄弟說了再見之後的再也沒有見過。

大學,每個人的大學都不一樣,過自己的大學,走自己的路,實在迷茫,就去學習,去踏踏到圖書館的馬路,沉醉於圖書館的風景中,也是一種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