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不好好上課的原因是什麼?

遙遠的星光9

高職的學生基本是在高中階段學習成績班級中等以下的那一波人,他們不笨,有的孩子還很聰明,有的孩子在某些學科上還有很好的表現,但是很多孩子嚴重偏科,在高考中很難獲得較高的分數,甚至很多孩子在剛高中一年級的下學期就已經認定走單招的路線(很多單招的都是高職類學校),基本知識不牢固,在大學階段所學的課程中,他們很難認真聽講,或者說就算老師在認真講,他們也根本聽不懂。

既然聽不懂,考前還有劃重點,還有老師開卷考試,那為什麼還要認真聽呢?認真聽又能怎麼樣呢?大環境就是如此,又有幾個孩子能夠堅持從大專的職高狀態,通過專升本成功了呢?(有,肯定是少數)

所以,是父母的問題,還是學校的問題,是教育的問題,還是我們的職業教育有很多提升的空間?

不是大家看不起職業教育,大國工匠很多都是基層的技術人員,把某一項技術做的紮實而已,我們的職業教育,很多都是所謂的混日子的文憑教育,和企業簽訂的所謂的戰略協議,包就業也只不過為企業輸送基層工人而已,並沒有真心實意、真材實料的培養技術人才(我瞭解的部分學校如此,個人並不瞭解全部,相信一定有真心的在培養技術人才的學校)。

當然,還有,高職怎麼能招聘到好老師呢?

一般的老師,一般的學生,一般的學習基礎,一般的未來就業狀態,這幾點集合到一起,還能有啥好表現?

怪爹媽,怪社會,怪學校,怪老師,可以怪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得不承認,人生的三六九等就是如此這般形成的。


九鬥學生心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現在的中國大學生態環境不再是以前的一種精英教育了,而是進入到一個全面提高國民教育的一個階段,大學生的人數實現倍增的效果,處理研究生以上,本科大專階段已經不是專心致力於搞科研和學術。

相反的是大學生不好好上課,徹夜打遊戲,經常曠課等等,這些現象呈現出一種鮮以為常的狀態,其實也不只是高職院校是這樣,本科院校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只是比例多少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高職院校學生自制力,自我約束力普遍較差(學生個人原因)

縱然我們怎麼說高考制度是如何的不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高考篩選人才的作用還是值得肯定的。那麼在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相信絕大部分高考成績都是屬於較差的,以前在高中成績屬於中下游和下游者居多,這些同學在高中階段並沒有通過學習培養鍛煉出比較強的自制力、自我約束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

記得大學老師曾對我們說:“同學們高中階段基本上是你們人生中,無論是記憶力、自學能力、領悟能力最鼎盛的時期了,自此以後,這些能力基本上只會呈現出只減不增的狀態,你們能保持下降的幅度小一些已經很不錯的啦”那麼我想培養自控能力這些在高中階段也是最好的時機,此一過,就比較困難,因為以後受到環境的影響會更多。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在以前就不喜歡學習,加上自控能力這些有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在高中這麼壓迫,專一的環境下都沒能養成好的習慣,那麼進入大學這樣寬鬆的,充滿各種誘惑的環境下,要想讓他們重拾課本,專心學習是很困難的,所以說高職院校不好好上課並不是很出奇,畢竟生源質量擺在那裡。


2.高職院校的學術氛圍較差(環境問題)

任何一個環境都離不開人的參與,只要是有人的參與那麼它不確定性,不可控制性就難以掌握。同樣的是,高職院校的環境也是有一個個學生組建起來的,每個人的行為,言語都會影響他人,同樣也會被別人影響著。

因為經過高考的篩選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那麼由一個個這樣的學生構造的學術環境,學習環境和氛圍也必然是不好的。相反的是墮落,享樂的氣息會更加濃重些。

每個人都是容易受環境的影響的,一個宿舍八個人,七個人都在打遊戲,七個人都有女朋友/男朋友,剩下一個你在認真的學習,一個人單身,相較下你和環境是這樣的格格不入,且不說環境會不會對你的認真學習的行為默然,至少自己在心理上的感覺就不好。自制力不好的同學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走著走著就成為了裡面的一員。


所以高職院校有這樣的現象,主要還是由學生個人原因和環境問題所造成的,這兩者相鋪相成互相都有對方的影子。當然我覺得個人原因是佔主導因素的,不然也不會出現高職院校的學生也有刻苦學習專研,勤學上進,考研成功的。不是因為身邊的環境有多優秀,而是他們個人能力很優秀(自學、自控、自制),不甘於平庸。出於這些我敬佩他們!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您


骨子裡的謙卑

高職,全稱是高等職業學校,屬於大專層次的高等學校。它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職業技術教育,可以認為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學制一般為三年;畢業文憑等同於大學專科,國家承認學歷;畢業生的工作待遇隨就業單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單位作為技術幹部使用,有些單位作為技術工人使用。

從歷年各省市的高考錄取情況來看,基本都把高職與高專(高等專科學校)歸為一個類別,錄取分數線結合為同一檔次,都是200分左右居多數。

因此不難判斷,高職學生是所有高中畢業學生中,除了那些名落孫山的高考生外,就是這些勉強錄取上高職的學生比較差了。

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狀況本來就問題多多,除了一些客觀因素,例如本身天生資質較差、學習能力弱,或者體弱多病,剩下的就是自己根本就不愛學習,不是結交社會朋友,就是玩遊戲上癮。

因此很明顯,高職階段不好好上課,大多數學生都只是他們高中階段狀況的延續罷了,並沒有什麼特別。

當然,也有一些學生是經歷了高考的不如意後,逐漸分化成新的兩類:一類是經歷了失敗才醒悟過來,在高職階段刻苦努力,奮發圖強,最後考上“專升本”,走向人生新的發展之路;另一類是從此產生自卑感、意志消沉、感覺前路茫茫,於是逐漸喪失了奮鬥的銳氣,還怎麼好好上課?

在此,我也要勸勸這些意志消沉,或喪失奮鬥銳氣的學生,每一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別留下青春的遺憾!


感動時代

我有一位在高職任教的同學,曾經聽過他大訴苦水,內容大都與高職生不好好上課有關。在他看來,主要有如下原因:

1、近年來,高職生越來越難招,學校的招生條件不斷降低。

因競爭激烈,高職學校招生越來越難。每年準備中考的時候,為了招到學生,各高職學校便派人四處招生,但效果甚微。為了招到學生,不少學校就降低招生條件。有的幾乎是不設條件,肯去讀就可以了。

實際上,成績好的學生一般都報讀普通高中,所以高職學校招到的大都是成績差、紀律差的學生。這些學生上到高職時,當然也不能好好上課了。


2、學生難管,老師管不了或者是不太敢管。

現在讀高職的,初中時成績就較差,紀律也不好。有很多上課伏臺、玩手機甚至逃課現象,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有人逃課或者約架。

想想也難怪。學生讀初中時,初中老師應該苦口婆心地教育過不少了。如果學生聽教的話,也不至於現在這個樣子了。上高職了,很多還是陋習難改,老師也管不了,甚至不敢管。

3、有的學生基礎差,想學也學不了。

當然,在高職學生中,有一些還是比較聽話的。但由於基礎差,到讀高職時,一些必要的理論課知識還是學不進去。也就是說,一些學生想學,但因基礎差也學不了。逐漸的,很多就不再好好聽課了。

4、就業前景不太明朗。有部分學生根本無心學習,只想混一張文憑。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學生對就業前景不太看好,所以都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心理,學習上沒有動力。


其實,很多職校都有不少有特色的專業。如果認真學習,讓自己擁有一些勞動技能,甚至在某些領域有一技之長,就業前景是相當不錯的。但有些學生本身根本無心學習,似乎只是想混得一紙文憑,甚至可能是被家長強迫讀高職的,所以也沒能好好的上課了。


安州茶客

我覺得這是多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現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職學校為了爭取生源,入學門檻一降再降,我們這邊的高職校,高考只要考幾十分就能上,所以學生素質良莠不齊,本身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管理也不嚴,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相比較普通高校有所欠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