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知名老演員無法被稱為老戲骨?

hugh007

老戲骨有很多,TVB老戲骨惠英紅,黃秋生,梁家輝等,

大陸有李保田,倪大紅,唐國強等都是演藝界的老前輩。老戲骨是香港方言,指演藝精湛的影視戲劇老演員,演什麼像什麼。

李保田的《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中的形象,真的是忘不了,李雪健的作品也有很多《臺灣1895》,《父親的戰爭》,《父愛如山》等,唐國強代表作品有《貞觀長歌》,《鄭和下西洋》,《萬曆首輔張居正》。

尤其是演諸葛亮的時候,從驚恐到害怕得往後退,一個踉蹌站定,驚恐流淚,向主公解釋,死命的磕頭,嚇出冷汗。複雜的情緒全靠演技,不得不服。

當然也有很多老演員稱不上老戲骨, 演技什麼的單一,定型,戲路窄,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一個樣子。比如皇阿瑪張鐵林,從偶像雲集的《還珠格格》到文化氣息濃郁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尤其是後者讓他和王剛、張國立被稱為“鐵三角”。但是他始終擺脫不了皇上的角色,現在也不怎麼出現在熒幕中了。

還有就是宋丹丹,宋丹丹的音色太有辨識度,《我愛我家》飾演女一號和平讓觀眾認識她,家喻戶曉的明星,《家有兒女》中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於現在我總能在作品中若有若無看到她們的身影。

其實有很多人之所以稱為老戲骨,因為他們的閱歷和專業讓他們在這個領域有言語權,除了國內的明星,國外也有很多,歐美的梅麗爾·斯特里普,羅伯特·德尼羅,韓國的李順載,韓振熙,申久。


銳影Vanguard

老戲骨並不一定是知名的老演員,反過來知名老演員不一定是老戲骨!

我來說幾個稱不上是老戲骨的知名老演員!

老”,既不能給人平添幾分道德分,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術活兒,只長歲數,演技不長!

冠軍非張鐵林莫屬了

不管演什麼角色,都是吹鬍子瞪眼一個表情。演什麼都充滿著濃濃的皇阿瑪風味!

季軍孫海英

當時激情燃燒的歲月上映時,真是被孫海英的演技深深震驚了。後來多看了幾部戲發現,跟張鐵林一樣,看著看著就要串戲的節奏

亞軍謝霆鋒

演什麼都一個表情,簡直是面癱派的創始人啊!而且酷愛裝比(?)!哭戲就更不值一提了。


龍虎觀影

老戲骨的稱呼在每一個觀眾心裡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演什麼是什麼,而不是看來看去都是演員自己。或者只有一個角色出彩,也無法稱得上老戲骨。

首先說說真正稱得上老戲骨的:

陳寶國:他的《漢武大帝》《大宅門》真的沒得說,特別是白景琦,演活了,從20來歲毛頭小子到老年,誰敢不服?


李保田:最好的作品就是《宰相劉羅鍋》,生活在生活底層的小人物《有話好好說》,這兩個角色都能駕馭得了,而且沒有任何相似度,這就是本事。

還有杜旭東,王奎榮,杜雨露,焦晃,範偉,斯琴高娃,魏宗萬都稱得上是老戲骨。

最有爭議的陳道明,有人認為他只有《康熙大帝》演的好,說他演誰都是帝王相。其實不然,無論是帝王,還是《冬至》裡的銀行小職員,陳道明分的特別清楚,還有《中國式離婚》,這是陳道明老師的強項,現實生活中中年男人的複雜心裡,他拿捏非常準確,當然稱得上老戲骨。


還有兩個人物,不太好說,一個是六小齡童, 還有一個遊本昌,兩位老師幾乎可以說是為特定人物而生的演員。孫悟空和濟公在觀眾心裡那是經久不衰的,但是,這二位只限於一個形象,一生都跳不出去,不是他們不能演別的角色,而是觀眾接受不了。

王剛稱作老戲骨有些勉強,他的和珅可以算得上他演繹生涯的巔峰,幾乎王剛和珅傻傻分不清,至於其他的角色,沒有印象。

李雪健:公認的老戲骨,甚至有些排名把他排在第一位。但是他早期的《渴望》真的算不上有演技,至於《水滸傳》的宋江,也是分歧最大的,喜歡的觀眾沒啥說的,不喜歡的是真不喜歡!不知道是導演的問題,還是劇本的問題,還是他的演技的問題。


張凱麗:說到李雪健就想到慧芳,她能稱得上老戲骨嗎?慧芳本來就是賢妻良母,這樣的好人形象,是個演員都能演。後期基本上就是丈母孃居多,大嗓門,挑事的孃家媽,真的受不了。

張少華:演了一輩子老太太,母親,媽,各種人物的媽,苦命的媽,觀眾能分清哪個是哪個嗎?演了一輩子戲,卻無法跳出框框,始終演的都是自己。

至於侯勇,王志飛,杜志國,李幼斌,張國立,張豐毅,王志文,段奕宏等等,對不起,離老戲骨的標準還太遠,不能不承認,某個角色還可以,但是想達到跳出自己,真正進入角色,還是差些火候。


當然了,這些被提到的都是演技尚可的稱得上是演員的藝人,在某個時刻還是閃光的。還有的一時想不起來,都是不錯的。

相比之下,年輕藝人真的還要再努力,有人氣不一定就是好演員,想真正達到出神入化那天,恐怕差的不是一般般吧!


蝸牛悟語

本人特別喜歡看一些年代戲,有厚重的歷史氣息,年代戲當然需要演技精湛的老戲骨來演才不會出戏,要不出戲就意味著不要每個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是自己。


張凱麗,早期一部《渴望》紅透天了,然而再次被觀眾熟悉就是刻意顛覆渴望裡的形象,飾演霸道丈母孃,個性鮮明,表演痕跡過重,戲路單一,就是歇斯底里,讓人感覺很尷尬!

一言蔽之,其它均是這種感覺,比如張鐵林,吹鬍子瞪眼,飾演的皇阿瑪,《五月槐花香》裡的落魄旗人都很出色,但是都很張鐵林!

宋丹丹,丹丹老師在舞臺劇和小品表演上絕對當得起老師的稱號,對於電視劇也是同樣的毛病,表演痕跡過重,單一,明顯的宋丹丹。

閆學晶,對於二人轉藝術的興起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是看過她表演的電視劇也是蜜汁尷尬,純粹舞臺風,我相信對於舞臺表演很出色,對於電視劇真的很出戏。

對於老戲骨來說重點肯定不是老,是隨著歲月的積累,演技得到的沉澱,對於角色駕馭駕輕就熟,最高境界大概就像賈樟柯電影裡的路人甲乙一樣,就是路人不像是演員!下面放幾個我喜歡的演員




相信喜歡看電視的都看過這幾位吧,除李幼斌其他兩位王奎榮老師和杜雨露老師演技絕了,甚至超過陳道明,陳寶國,李雪健這些被神話的演員,只是沒有名氣罷了!


豫見五羊

看到大家提的張鐵林、張凱麗等人,我是非常贊同的。我再提兩位吧,不出名的就不說了,說的這二位非常有名望,已經成為媒體評選老戲骨時的必備人物了,在眾人眼裡就是大神級別的“老戲骨”。不討論人品,僅從演技點評,我是比較質疑這二位“影帝”的。

一、陳道明


他的演技到底怎麼樣?有是有的,但他的演技一般,及格而已。早年的陳道明演技還是多變的,自從演了《康熙王朝》,彷彿入戲太深,出不了戲,之後飾演的其他角色都有康熙的影子。無論演什麼都是一副模樣,而且總是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臉部表情極其單調,甚至有點面癱。我承認,在混濁的娛樂圈裡,陳道明確實是一股清流,至少他給人看到的一面是這樣的。但是有的人總喜歡把一個人的人品加到他的業務能力裡,陳道明想成為演技精湛的老戲骨,還欠點火候。

二、張國立


這一位跟前一位一樣,都喜歡演清朝皇帝,而且都是演清朝皇帝出名的。不過張國立比起陳道明演技更差,演什麼都不溫不火,不急不躁,沒有半點情感的起伏變化,就是在那兒把臺詞唸完就算了。他早年當過演員,不過演的不是很好,演員之路走的不順,一度沒人找他拍戲,他就轉型去做了導演,直到多年後的清朝戲才火起來。張國立想成為老戲骨還是有很多路要走的。

其實國內功力深厚的老戲骨很多,我僅說一下我喜歡的,演技精湛的幾位老戲骨。

王慶祥


魏宗萬


張志堅


李保田


鮑國安


焦晃


_金灶沐_

我不太明白配圖範偉老師是什麼意思?範偉老師的演技足夠精湛,老戲骨這個詞對他而言沒有任何謬讚,甚至可以說是一定程度的貶損。這個詞總給人一種在演員行當中浸淫很久,淬鍊出成色,卻被煙塵砂礫有所掩蓋,既沒有光芒四射也沒有爐火純青的那一種。而範偉老師,已經很耀眼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老演員不能稱老戲骨有兩種情況,一則純粹只有老沒有戲,一則超越了骨這個級別而有血有肉甚至分升登仙起來。比如你說葛優是個老戲骨就有些奇怪,而說阿爾·帕西諾、達斯汀·霍夫曼、丹尼爾·戴·劉易斯是老戲骨,恐怕要讓高冷影迷們嗤笑老土了。

那麼,知名老演員裡不能稱為老戲骨的就實在很多了,能稱上的倒在少數個別。

擔不起這個稱號的其實不太好想,年紀大了不靠臉吃飯,也不靠炒作流量,還能稱得上是名演員的,只能靠觀眾緣,多少是有些本事的,加上圈裡摸爬滾打多年,磨也磨出了些演技。只說個人感受,

“六小齡童”章金萊老師….您的孫悟空承載了幾代人的童年,已經夠偉大了,就不要再不停地自我炒作自我消費了,跟撕來撕去實在不好看,消費西遊IP的自編作品都不忍卒睹。其實青澀時候的章老師,還是有潛力的,無奈打開了名利的潘多拉盒。

苑瓊丹,星爺的黃金配角之一,跟著來大陸淘金,同樣是在消費曾經特定年代和環境下的經典情懷,出現在熒屏上經常令人尷尬。

看來看去上述好像也沒幾個算是很有名的演員。

會被這個稱號埋汰的,就可以隨便數一堆了。鞏俐、陳道明、葛優、王志文、李保田、李雪健、斯琴高娃、陳沖、劉曉慶…..說他們是老戲骨也蠻違和的。

其實老戲骨,想來想去也就是金士傑、李立群、王德順、歸亞蕾這樣的人吧。其實連堪稱這個詞的形象代言人的金老爺子,也紅的不那麼骨了。

(文/Y)


捕魚小分隊

老戲骨應該是對演員的尊稱,入行時間長,職業操守好,演技精湛。而有些演員由於演技不在線,職業操守不行等等原因為觀眾和同行不齒,所以配不上老戲骨三個字。就本人瞭解的一些演員而言,有以下幾位不能稱為老戲骨。


第一位,孫海英先生。本來孫海英先生演技挺好的,特別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被奉為經典。可是這位爺自從信教以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天天一副教父的樣子,到處教人做人。而且一副信教後身份無比崇高的樣子。其實信教也沒什麼不好,別走火入魔就行。而且這位爺信教了按說境界高了就應該修養也好了,這位爺可不,天天網上指桑罵槐,沒事幹就找人罵架。所以吧,個人覺得年齡大演技好,德行跟不上會跌份不是一點點。

第二位,劉曉慶女士。劉曉慶女士演技毋庸置疑,特別是經典芙蓉鎮裡面,演技無可挑剔。可惜她其他的地方讓人詬病的太多了。特別是年齡大了整容弄的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其實整容也不是多大的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們更多的會去喜歡那些優雅的老去的演員們。而且劉曉慶私生活比較亂,婚姻說來就來說離就離。年過六旬還到處裝嫩,前幾年五十多了還去挑戰扮少女,看後讓人滿滿的尷尬。



第三位,謝賢先生。謝賢是香港老牌帥哥也是老演員,演技精湛,經典頗多。年老後比較經典的是少林足球裡面的反派,架著一副墨鏡,氣場蠻大的。可惜,這位先生為老不尊,年過八旬整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招搖過市。想想這一家也怪啊。老子喜歡孫女輩的,兒子喜歡阿姨輩的。而且他和前妻以及前妻老公是好友,三位經常喝茶吃飯,這心也是不是一般的大。最讓人覺得受不了的事,前段時間為了一些小事既然在公眾面前掌摑和他差不多同齡的曾江,做人做到這份頭也是沒誰了。


某某說某某



我們的本山大叔

當然了,說趙本山不能被稱為“老戲骨”並不代表不喜歡他,但是稱他為“戲精”或許更為準確吧。趙本山演戲遊刃有餘,舞臺經驗豐富,非常善於把握觀眾的心裡帶動表演節奏,他也經常讓自己的搭檔和對手感到壓力。

眾所周知趙本山並不是科班出生,他是一名二人轉演員,也是一名小品演員,趙本山可以說是最早的“草根”明星。他出身貧寒,但是極具表演天賦,趙本山的經歷與王寶強有些相似之處。

但是從他的小品作品,再到他的影視劇作品,他的演出方式基本上都是本色演出,他所塑造的人物也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我們可以看看他的幾部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幾部作品就能看出其中的原委。

《馬大帥》、《劉老根》和《相信愛情》系列,這幾部都是農村題材作品,而無論是劇中的馬大帥、劉老根還是王大拿,全都無一例外的都是農民企業家的形象。當然這幾部劇都是非常成功的,在當時的收視率也是非常不錯,《鄉村愛情》系列已經拍到了第十部,至今仍然火爆網絡,可見大家對這部劇的喜愛。

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剛剛提到的三部趙本山的代表作中都有範偉的身影,那麼“戲精”與“戲骨”的差別就顯而易見了。所以我們再看到藥匣子、範德彪和王木生時,就會感嘆演員精湛的演技了,範偉可以在完全不同的角色當中隨意穿梭,並且我們卻常常看不到他的表演痕跡,範偉在這幾部劇中的精彩演出也常常被觀眾稱讚👍。

不知道這二位什麼時候還能合作,總之趙本山與範偉合作就必出經典吶!


阿狸的荊棘物語

在當今演藝圈有這樣一類演員,他們在圈內辛勤耕耘數十載,鮮少擔任過主角,卻能一直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配戲,塑造出無數個個性鮮明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王奎榮、魏宗萬、張少華等人,這些人當之無愧的應該被尊稱為老戲骨。






因為對小鮮肉們演技的質疑和厭棄,老戲骨們就愈發被重視和推崇。

在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開播後,一開篇,老演員侯勇就用他教科書般的演技,為觀眾勾勒出一個腐敗官員的“兩面人生”。雖然只有三場戲,可侯勇精彩的表演吊起了觀眾的胃口,紛紛追劇,隨著老戲骨們的逐一出場,觀眾更是欲罷不能。

高書記的愛人吳惠芬因張凱麗的驚豔出演,讓角色有了十足的質感。短髮襯出了她的精幹老練,其本身知性氣質出眾,與高級知識分子的身份相得益彰,不經意間,卻自帶強大氣場。好多次吳惠芬與高育良就時局分析、人心揣測的戲中,張凱麗不動聲色的演技中,靜靜流淌的是大師級的精湛和力道。無論是微妙的眼神變化,還是嘴角細微處的運用,看似雲淡風輕,卻無一不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



後面那場唯一一次情感爆炸,吳惠芬在憤怒的頂點,驟然理性收場,迴歸到日常客客氣氣的夫妻模式。張凱麗在矛盾衝突瞬間戛然而止,即刻調整角色心理情感狀態,盡顯金牌戲骨教科書級表演。

扮演季昌明檢察長的李建義,出道三十餘年,從未擔任過主角,但他卻默默無聞的塑造塑造了多個經典的形象,令人稱道。在堅持表演的同時,李建義還涉足配音領域,先後參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花木蘭》等多部影視劇的配音工作,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李建義為袁紹、張繡、陳宮、魯肅、華佗等30多個角色配音,他的聲音幾乎貫穿全劇。

近期大火的節目《聲臨其境》中,李建義配音的喜洋洋和灰太狼,萌翻了眾人,也讓大家看到了他的底蘊和厚實的功力。

王奎榮老師,大家應該很熟悉,他時正時邪,演過正義凜然的老刑警,也演過兇狠陰險的黑幫老大,從藝數十年的老戲骨老演員,王奎榮老師的精湛演技有目共睹,塑造的形象各具特色,令人難忘。新版《射鵰》中,72歲的王奎榮堅持自己上威亞,完成360度旋轉的高難度動作,敬業精神令人動容的敬業精神。
相比那些找十幾個替身的、嫌水髒用礦泉水灌井的、自己不來用假臉膜的。。。。一眾小鮮肉們,唉,沒法比哦


張少華

柏青

李明啟

倪大紅

韓童生 



最後這位,也可稱得上是老戲骨了!


麻將小妖精

當然很多其他演員看的不多,但是在我所看過的電視中,我覺得陳建斌的曹操,是我覺得最奇怪的,曹操這個人物很複雜,他有奸雄的狡詐,梟雄的霸氣,英雄的豪氣,所以很多曹操的扮演者會著重強調某一方面的曹操,比如鮑國安老師的曹操,就更多的凸顯了曹操的狡詐和霸氣,對他年輕時候的豪氣刻畫的很少,那為什麼說陳建斌的曹操很奇怪呢,因為他給人的感覺是,他似乎想刻畫出所有時期曹操身上的氣質,但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其他原因所限,很多時候他的肢體動作就很奇怪,鮑國安版的曹操在笑這個動作上,就有很多種不同的表情,也有很多不同的情感,但是恕我直言,陳在曹操一生中所有的笑,似乎都一樣,看的很是尷尬,所以,新三國確實有可取之處,但單純論曹操,我覺得陳建斌是真的只長年紀不長演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