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这样一个永远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在孩子的升学面前,

变得愈发难以抉择。

奋力挤进一所名校还是去对口的普通学校?

选一所好学校,还是选一个好班?

……

在一个个选择面前,

家长生怕做错了任何一个决定。

当“鸡头”还是“凤尾”,

90%面临升学的孩子家长都会纠结这个问题

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每一年的小升初,团长都会见到太多焦虑的家长。他们会老早就开始做准备,哪怕孩子的基础不算特别好,也会拼命去民办校为孩子报名,琢磨着如何制作简历,揣测着学校面谈到底看重啥……

但是,很少有家长会沉下心来研究孩子适合哪所学校。甚至,这个问题在焦虑面前,都会变得空泛。

而各种不确定性却加深了家长的“选校困难症”,尤其是成绩中等偏上孩子的家长。毕竟,牛娃进名校难度并不算大。

最近,随着民办校外地生小升初考试的落幕,关于小升初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一位家长便这样在群里吐槽:

“好的民办校简直是要过五关斩六将,太难挤进去了,但是娃儿成绩又还可以,等到派位、划片又太被动了,真的是太纠结了,这段时间班都没心上,就一直在为娃儿上学的事情各种打听,还是恼火!”

一段吐槽引来无数附和!

“每天只要想起孩子小升初,都睡不好觉。根据去年的划片来看,娃儿小学的对口初中很一般,我没指望娃儿考清华北大,但是就怕初中没学好,学校氛围不好,所以还是希望能让她挤进一个好学校。”

然而,就在多数小升初家长拼命想让孩子挤进名校的时候,却也有初一家长说起去年的“择校”经历,最开始也让娃儿报了民办校,并且录取了,但还是放弃了,孩子最后通过微机派位去了区上的一所公办校,“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娃儿的成绩现在在班上总是前几名,人也很自信,如果在民办校,她可能还要跟不上。”

总体而言,家长们的观点无非是这样三种:

观点一:“宁当凤尾不当鸡头”

即便当凤尾,名校也是有好的资源,更多上进优秀的同学,可以激励孩子进步。

观点二:“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在牛校里做“凤尾”应该也挺痛苦的吧,孩子如果在小学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建议别去超牛的中学受罪,绝对是受罪!把家长和孩子的自信心都打击完了才是得不偿失。

观点三:还是要看“鸡头”和“凤尾”的具体情况

看是哪一级的牛校与哪一级的普通校相比,如果是太撇的学校,根本就没得比较。另外,再普通的学校也会有个把牛人。

一位名校毕业父亲的独白:坚决让孩子“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可以在名校当明星学生,那当然是最好的事。但是对于大多数水平中上的学校,该选择“鸡头”还是“凤尾”?一位毕业于名校,如今在香港中文大学授课的父亲是这样认为的:“对于金字塔中端的孩子来说,哈佛大学不如普通大学。”

先看看历史上重要的学术论文如何考虑这问题:

著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他著作David & Goliath里,就讨论了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6年后的成就。哈佛经济学院是美国经济学博士中最难考进的,毕业生当然也最优秀,这不让人意外。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除了前30%以外,其他大部分毕业生竟然不如排名低于30的学校的前5%博士生。

也就是说,与其在名校里当中等分子,不如到普通学校里当个顶尖学生。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

这位父亲的观点是:名校的氛围,不利于大部分中等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日常学习中,孩子们会自觉地把自己和身边的人比较,确定自己的优劣,从而得出自己在哪一方面更好。这种自我概念能够非常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绩表现。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女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自我概念,和男生其实差不多,但是到了中学,就会下降很大,而且,自我概念的下降,往往先于成绩的下降。

为了印证这个结论,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

针对同一群女生,安排两场难度相当的数学考试,一场纯女生参加,一场有男生在场,结果显示,有男生在场时,女同学的成绩要低得多。可见“自我概念”的心理影响因素对学生有多大影响。

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在名校挣扎的中等生,其实就有点像这场有男生在场的考试中的女生。时间长了,他们便会觉得“好像没有什么是我擅长的。”

当然,也不乏有这样一群学生,因为自己是通过了非常严格的选拔,才最终进入高水平的名校,从而认为,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学业自我概念因此升高,变得更有自信心,俗称“同化效应”,这也是很多人送孩子去名校时非常看重的一点。

然而,这种正面效应其实非常小。

说到底,如何选择学校

应该看重这几点

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孩子当“鸡头”还是当“凤尾”?  家长们是怎么抉择的

这位名校毕业的家长观点或许有些个人化,可仔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毕竟,团长经常能听到一些家长关于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名校,却跟不上节奏,反而更自卑的例子。

那么,家长在帮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看重的到底应该是什么?学校硬件设施、校风、费用情况……这些当然都是标准,也有不少家长会咨询学校这一届的师资如何。

但是真要进行选择,有个参考的话,还是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看:

孩子性格 :要明确孩子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学校,有的孩子心理素质不太好,到了优秀的集体里,容易自悲,那去做“凤尾”或许不是明智的决定;有的孩子性格要强,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孩子也会跟着优秀起来,那不妨去拼一拼名校。

离家远近 :寄宿还是走读,去划片的公立学校还是努力进一所民办校,学校和家的距离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初中三年下来费在路上的时间也不少,节约的时间至少可以让孩子多休息。

学校偏向 :每个学校有自己偏向,比如有的学校氛围相对比较轻松些,比较注重全方面的发展,有的作业量比较多注重应试教育等等,还是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比较好。

老师如何:有人认为,名校的老师学历高、教学好,所以学生会出色。其实,老师是否用心、是否投入,才是更重要的因素。如何评断一位老师,主要是看这位老师是否愿意投入到你的孩子身上。愿意把时间投入到你孩子身上,其实也会使得上文分析过的孩子“自我概念”得以提升。千万不要小瞧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力。

最后,无论如何都要实际地考量自己孩子的情况,听听孩子的想法,万一没能去到心仪的学校也别认为就是“世界末日”,还不如分析分析自己的短板。

你们对于这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又是怎么看的呢?不妨在文末和团长讨论讨论,讲真,其实你们的评论才是团长最爱看的~比如以下这些观点:

@Dana:我也是名校走出来的,我非常理解那种同辈间的压力,不过,我自己却是抵制住了这种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从而实现了从“普通”到“优秀”的逆袭。世间的事没什么是绝对的,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校毕业,在年轻时多经历磨难和挫败,对一个人坚韧性格的形成是绝对有好处的!好性格才是伴随一生的财富!可能的话,还是多给孩子追逐梦想感受拼搏的机会,在“凤尾”中磨砺出来的自信才是真自信!

@阿咩:分人吧。有的人,看周围的人优秀自己也会加倍努力啊。但是在普通的地方,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会怠慢吧。

@素简清欢:凤尾培养的是眼界,鸡头锻炼的是能力,走向不同,没什么可比性,适合哪方面因人而异。成长最需要锻炼的是定力和承受力,让孩子学会认清自己并对自己负责才是关键,而不是一味地由家长主观地去理解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