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你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

林思婕


伊春美食美客

當然我是喜歡鹹鮮味的,尤其是火腿粽子,鮮肉粽子是我的最愛,粽子在我國很早的古代就有了,一般節日可是吃不到,都是在重大祭奠才有,到了晉代,粽就成了端午的節日食品。
各位可記得屈原,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偉大的政治家一首《離騷》天下皆知,楚國被秦國滅了後在端午節前後縱身投入江中,人們被這種情懷節操感動,所以都在端午節祭奠他,各家各戶包粽子,發展史中如果沒有屈原粽子可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粽文對周邊也有很深的影響,越南,日本,新加坡,緬甸都有吃粽的習俗。



粽子的口味主要分為香甜,鹹鮮兩種,各自有喜歡的人群,主要地區氣候的原因所以口味選擇上有所差異。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只要給我吃的,我都喜歡😂😂😂😂😂😂


聽陌先生說

甜的、甜的、甜的,我覺得糯米就應該和糖在一起,就像豆腐腦必須是鹹的一樣!說到這,你應該明白了,我是北方人!



到底是南甜北鹹還是南鹹北甜?其實,存在就是合理,我嘗試吃肉粽子其實也挺好吃。每年家裡包粽子,都有紅棗的蘸糖吃,也有鹹的包的醃肉,女的愛吃甜的男人愛吃肉的,說明個人口味不同的因素也有很大可能。



不過我到了南方,看到甜豆腐腦真的吃不下去,幾年時間竟然一次也沒吃下去,看了就覺得反胃。我想跟區域飲食環境有關。

也沒必要糾結到底甜的好該是鹹的好,自己喜歡愛吃就是最好。也沒必要排斥其他口味,到了他鄉就入鄉隨俗也嘗試改變下口味,說不上就喜歡上呢。


新疆古麗爾

當然是甜的啊,軟糯軟糯的糯米跟紅棗,白糖相碰撞,那種甜到心裡的味道刺激著味蕾,讓人食慾大增。

糯米與白糖,天生的一對,本來糯米不好消化,在白糖的輔助下,可以緩解胃部壓力,但絕對不能貪食。


每年五月節前的兩個星期,河邊的蘆葦葉子放寬,媽媽都會去摘最大最寬的蘆葦葉回來,洗乾淨在開水中煮熟,然後一張張小心泡在冷水中,等糯米泡好,在桌子上鋪開,包成三角粽子。



遼南是魚米之鄉,粘大米都是自家地裡產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打小吃慣了媽媽包的粽子,現在身處異地還是想念那個味道。





所以,我可以嘗試吃鹹粽,但最愛的還是甜粽,因為有媽媽的味道在裡面。


麵點師南姐

喜歡大肉粽,但遇上白水粽(沒有餡,用鹼水煮)我就會配上白砂糖。


吳江蔣洪



現代的粽子已經從江米小棗逐漸演變為“雜 ”,即已有豆沙、果脯、什錦、鮮肉、火腿等眾多品種。幾千年來北京 、河北、蘇州、廣東、嘉興、寧波等各地已形成各種風味的棕子,配料奇巧多樣、 甜鹹各異。棕子已經成為百姓家的傳統美食。



而在我們家鄉河北石家莊,每年端午節吃粽子,大部分是用糯米和紅棗以及大棗果脯來包。端午節前,妻子從超市買回包粽子的粽葉、紅棗、糯米。提前將糯米和紅棗泡上,粽葉煮上,端午節前一天的晚上開始包,包好小火煮一個晚上。滿屋飄著的粽香,烘托著節日的氛圍。次日早起吃的時候,軟糯的米里浸透大棗的甜味和粽葉的清香。


聲宏紫閣

粽子!我還是愛吃甜滴!雖然,在端午節的早晨,起床就要吃兩顆奧美拉唑的!但是,為了好吃的可愛的美好的中國四大傳統美食之一的~~~粽子!我多吃一顆奧美拉唑,我也要吃到爽歪歪!😊

頭條的老鐵們肯定要疑問,中國那剩下的,除了粽子外的傳統美食是什麼?😊當然是~~

元宵節的釀皮涼粉!

中秋節的油炸臭豆腐加啤酒!

冬至節的熘肥腸(北方),榴蓮(南方),吃了絕對不凍耳朵!

還有,端午節的甜蜜蜜各種甜粽孑!😍😍😍(寫到這,我都餓了!)我今天生日,和朋友吃了好大一鍋砂鍋麵片呢!現在居然又餓了!

大家不要噴我哦!畢竟平時吃麵比吃粽子多!不管是什麼餡的,我會認真的對待每一個粽子淪!😍😍😍


跳到He中來躲雨

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人們都會包粽子,南方人偏重於鹹粽子,北方人更喜歡甜粽子多一點。我是北方人,從小就是吃甜粽子長大的,對於我來說鹹粽子有點陌生。



甜粽子,我最喜歡吃黍米粽子,甜甜糯糯的,很有味道。
在口味上,南方人更喜歡鹹肉粽,我雖然沒有吃過,但很想嘗試一下,不同味道的鹹粽。味道應該也不錯吧!

你覺的鹹粽和甜粽那個更好吃呢?


農村大雜燴

說到吃粽子我可是甜鹹皆宜,略有一點偏甜。這是由個人的口味來定了。
其實,當人們吃著香甜美味的粽子時,可知粽子的來由?
它可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源,懷抱憂國憂民而不得志。自投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他,定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舉划龍舟比賽,各家各戶提著粽子,雞公、大戶人家抬著生豬來到江湖邊,舉行完紀念儀式後,將它們傾入江湖。流傳至今便形成了端午節的龍舟賽,這一天人們圍站在江河兩岸,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龍舟上鑼鼓喧天,彩旗召展,每條龍舟你爭我奪互不相讓,那場景真是讓人激動不己。


端午節吃粽子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重頭戲。你看那香烹烹的粽子,有甜的,有鹹的、有參了豆子、花生米、肉餡等做成的粽子,真是讓人唾涎三尺,妙不可言。這就是粽子節,同樣也就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粽子文化。

因此,吃粽子不僅僅是一個吃字那麼簡單,它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延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記注吧!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明。


漁友王政秋

作為一個北方人

從小就吃甜粽子

大棗糯米粽子蘸糖吃是端午必備

還有豆沙餡或紅糖餡等各種甜粽

本嗜甜少女必然來者不拒

然而

幾年前南方的各種鹹粽打入北方市場

第一次吃到鮮肉鹹粽的我飲食觀被顛覆了

油而不膩的大肉塊和軟糯香甜的糯米才是絕配好麼

從此愛甜粽更愛鹹粽

不服來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