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2017年12月,烏鎮,東興飯局,王興和程維相對而坐。兩人之間的距離只有馬化騰、劉強東和張磊。

這麼近,但又那麼遠。

二人之間的“戰爭”於去年2月拉開了序幕。美團在南京突然上線了打車業務。在南京試水10個月後,美團打車擬向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等7個城市擴張。這勢必跟滴滴正面交鋒。

美團CEO王興曾說,如果美團和滴滴打起來,這不是一場戰役,這是“戰爭”。

滴滴CEO程維也給出5個字的霸氣回應:爾要戰,便戰。

這次,美團首先發起突襲。

美團打車強勢登陸上海,滴滴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脅,補貼大戰瞬間點燃,”時隔多年,0元打車“重現江湖”。

這種高調“價格戰”引起了政府部門的注意。不久,上海市主管部門的一紙通知給這場原本狂熱的“補貼”大戰澆了一盆冷水。同時,南京市主管部門也隨之叫停了這場補貼大戰。

但是,“暗戰”並未停歇。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暗戰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美團網約車司機姚元期盼,“暗戰”再久一些。

霓虹燈下的上海,空蕩的街頭平靜而祥和。坐在駕駛室內,姚元伸出四根手指晃了晃,“一天拉活10個小時,一月掙四萬。”他原先在一家公司上班,覺得這比上班賺得多,毅然辭職,專職美團網約車司機。

彼時,美團補貼優惠力度很大:“打車0元起,還贈週末大額立減券!1程即送,多乘多送,最高可獲四張價值61元的立減券。”滴滴被迫開始補貼、降價“迎敵”。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燒錢”大戰的確招徠大批網約車司機。登陸上海剛滿7天,美團打車累計服務乘客超220萬人次。值得注意的是,7天當中,出租車成單量累計漲幅達到146%。

但這讓姚元沒高興多久。

4月5日,上海市主管部門的叫停了打車“補貼”大戰,以三項違規行為,向美團打車開具為期7天的“責令整改通知書”。

同時,南京市主管部門也隨之叫停了這場補貼大戰。4月13日,滴滴和美團相繼宣佈,已於4月12日停止對南京用戶的補貼發放;滴滴方面14日還宣佈,率先取消上海地區的常態化補貼。

但是,美團沒有“刀槍入庫”的想法。

“美團還在補貼。”姚元說,政府叫停網約車補貼後,美團乘客端高額的補貼取消了,但司機們的端口補貼還是在繼續。

南方週末曾報道,據美團打車客服的介紹,上海前2萬名註冊的司機,可享受三個月內零抽成,2萬名之後的司機,則收取8%的抽成,同時會收取每單0.5元的信息費。此外,如果在線時長滿10小時,每日接夠10單,即可拿到600元的保底收入,如果每日流水超過600元,還將給予額外200元獎勵。

姚元也稱,為吸引司機入駐美團打車平臺,美團推出了零抽成福利:司機註冊成為美團打車平臺的車主後,領取開城後三個月的“零抽成”福利,但名額僅限前5萬名。

對此,滴滴區域運營高級總監孫樞曾在內部信中說,美團打車單均虧損在30元以上,但其市場份額自3月26日起已經開始進入下行通道,目前已經在被壓制在15%以內。孫樞提到如果美團保持30元一單的補貼,即使做到滴滴去年總單量的20%,一年就要燒掉450億人民幣。

然而,在“燒錢”大戰被叫停之後,滴滴和美團依舊“暗流湧動”。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纏鬥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這次出行領域大戰,是典型的“大象之間爭鬥”,美團高調發起的攻擊,引起了滴滴的反擊。

在公開信息中,滴滴CEO程維並沒有“口水仗”。

程維曾說,滴滴碰到的對手當中,美團肯定不是最弱的,但也未必是最強的。美團只是350個網約車平臺之一,對於滴滴而言,多一個競爭者而已。”

王興卻說,“我覺得有兩家是很正常的。”

“有漏洞,這才會出現競爭。” 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說,整個行業在過去有些急躁,大家為追求司機數量和擴張速度,做了一些讓乘客和車主不滿意的地方。這是行業需要反思的地方。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李金龍認為,價格戰只是網約車佔領市場的方式,但滴滴和美團更應該提升用戶體驗,不然這會殃及整個出行領域。

價格戰讓出租車的生意首當其衝。

自2017年南京市價格戰以來,出租車“退租潮”愈演愈烈。截至2018年3月中旬,因無人駕駛而閒置的出租車已經超過3000輛,佔總運營出租車的四分之一。

一名上海的出租車司機說,以前跑10個小時,每個月可以賺六七千。網約車打起價格戰後,每天跑14~15個小時,月收入只能達到以前的一半。

出租車“退租潮”也是政府開始明令禁止“價格戰”的原因之一。據公開報道顯示,截止目前南京、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城市先後約談美團,除了要求合法合規之外,還著重強調“美團打車不得擅自在成都進行違規補貼,不得擅自舉行促銷優惠活動,不得有不正當價格行為。”

嘀嗒出行的市場調研顯示,一線城市裡只有12%的用戶,路邊招手打車,剩下的用戶都是通過網絡打車。

李金龍認為,事實上,線上出行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挖掘,嘀嗒出行就是發現出租車司機的需求,而出租車司機更渴望有一個專門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平臺,而不是和快車專車混在一起。

不止美團在網約車市場發起突襲,滴滴面臨的是“群狼環視”。

繼美團、高德後,攜程於2018年初高調宣佈旗下攜程專車正式獲得由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網約車牌照”。

一時間,新玩家的不斷入場讓網約車市場頻頻掀起水花。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估值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硝煙依舊瀰漫,戰火依舊未熄。

而如今,美團APP的打車功能頁面,“久等了!北京,美團打車即將登陸”,這幾個大字停留在屏幕上。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北京某出行平臺相關負責人孫鵬透露,從去年2月14日在南京上線至今,將近16個月時間美團打車業務才在南京、上海兩個城市上線,這主要是牌照問題。隨著網約車行業發展逐步完善,政府主管部門對網約車企業合法合規性的管理越來越嚴格。

孫鵬分析稱,滴滴也經歷過上述問題,甚至現在經歷中,這也是美團打車不可避免的問題。

公開報道顯示,美團活躍用戶2.8億,日訂單量超過2000萬,估值300億美元。

孫鵬表示,美團急於進入打車領域,總結兩個字:估值。

2018年初,外界就有消息透露:美團正在籌備“上市”,計劃最早於2018年年內在香港上市,估值為600億美元。

美團IPO的腳步越來越近。

“美團的IPO壓力要大很多。”孫鵬說,2018年,是美團發展第8個年頭,同時也是大眾點評發展第15個年頭,其背後的眾多投資方被套的時間太久,尤其是早期進入的一些小的投資方很難拖得起這麼長時間,任何一家投資機構追求的都是投資回報率最大化,所以美團這些年一直在不斷嘗試跨界進入其他領域。

截止發稿時,美團未對上述傳聞進行回應。

“線上出行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挖掘。”李金龍認為,目前,網約車在一線城市的市場早已超過出租車市場,但出租車因為涉及牌照和運營成本,本身數量發展緩慢,但隨著平臺化,網約車快車數量增長十分迅速。

截至2017年12月,國內網約專車和快車用戶規模已達到2.36億,較上年增加6824萬人,增長率為40.6%,網約車增長迅猛的勢頭。

“從表面上看,高德和攜程相繼進軍網約車,看似想分一份蛋糕,但網約車還遠遠沒有到收割期,這個行業水太深了。”另一名出行領域的人說。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戰術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曾有人開玩笑地說,半壁互聯網江山都是美團的敵人。

美團曾是一家團購網站,在千團大戰中殺出一條血路。而後,美團創立了貓眼,進軍賣電影票的公司。緊接著,美團成立外賣,合併大眾點評網,收購錢袋寶獲得支付牌照。

數據顯示,美團外賣5月21日宣佈日完成訂單突破2000萬,覆蓋城市超過1300座,合作商戶超過100萬,佔有近6成的市場份額。

另一位出行領域的人表示,美團擁有強大的流量入口,但如何讓流量賦能,以此來尋求更高的估值,美團想盡辦法,美團近幾年處於急速擴張的狀態。

這幾年,從團購、外賣、酒店、生鮮、共享充電寶,美團戰火幾乎燒遍了衣食住行和吃喝玩樂,所囊括的各種各樣的細分市場。

在最近的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構建起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場景。

對於美團八爪魚式的擴張,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稱,這主要是為了解決美團內部的人員冗餘,"主要是地推團隊,你看,業務穩定後地推的活兒就結束了,如果不去做新業務,這些人就會跑到競爭對手那裡去。"

一位投資人分析,美團之所以進入一個個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更大原因是,單一業務無法支撐住這個龐然大物,美團能做的,只有不斷開疆拓土。

王興也曾說,不斷成長才能獲取安全感。他把美團的打法,比喻成恆星。一些自媒體,公司,像是流星,非常絢爛但很快燒完。

恆星會發光是靠核聚變,所以恆星必須夠大,美團也要足夠大。王興認為,現階段,美團才剛剛起步。

2017年2月14日,美團打車業務上線。

滴滴CEO程維曾在採訪中稱,美團打車上線當天,他正和王興吃飯,王興對此隻字未提,他後來看新聞才知道此事。程維後來問王興,為什麼搞打車?王興回答“試試”。

未曾想,10個月後,王興進行結構調整,出行成為美團四大業務之一。與此同時,美團相繼獲得南京和上海的網約車資質,一場打車大戰箭在弦上。

或許,私交甚好的程維和王興都不願開戰。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兄弟鬩牆

“燒錢大戰”後的美團與滴滴

2017年12月,烏鎮,東興飯局,王興和程維赫然在列,二人推杯換盞。

時間再往前推一年。在烏鎮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張一鳴、王興和程維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三位看上去像鐵哥們兒、好朋友。

最初,王興和程維以地推鐵軍出名,業務核心共通,在“BAT”夾縫中各自深耕。

據媒體報道,在程維剛開發滴滴時候,王興第一次看了打車軟件,眼皮都沒抬就說了句“垃圾”,又補充“你看看現在的軟件,哪還有需要註冊的”,一句話點醒程維。

但這一切都變了。

美團和滴滴互相進入對方領域,從共享單車、網約車到外賣全面開戰。

在 4 月 14 日的一次活動上,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做了題為"從用戶體驗出發的一些思考"的演講,也透露出同樣的信息:當一家專注公司原有業務超越價值點後,如果不開闢新業務,有價值的員工就會開始離開。

今年3月,美團迎來8歲生日。王興宣佈旗下擁有6億用戶和500萬商戶,美團還有民營銀行、第三方支付、小貸和保險經紀4張金融牌照。美團涵蓋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滴滴也不甘示弱。

在滴滴6歲生日前,程維聯合傳統車企,成立“洪流聯盟”,搭建整個汽車運營商的平臺。在發佈會上,他意氣風發的宣佈,滴滴每天服務的用戶訂單超過了3000萬筆。

2017年滴滴服務74億次用戶的出行。

滴滴將業務橫向拓展出行大多數領域,並大舉投資了巴西的99,印度的Ola等全球前七大移動出行平臺。滴滴除了網約車平臺和汽車運營商平臺,也在做智慧交通,也在做智能駕駛。

美團和滴滴之間的鏖戰,雖然不會像BAT一樣擁有強大的投資版圖。但是,這兩家互聯網新貴依舊在市場上“跑馬圈地”。

“對資本市場和自身業務的發展而言,出行領域的想象空間要遠遠高於當前美團的主營業務外賣市場。”一位出行領域的人說,美團和滴滴一旦開戰,對於美團來說,這既是一種機遇。但這也是一場賭局。

(根據採訪對象要求,孫鵬,姚元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