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盐湖区古为盐贩之泽,曾称"盐氏"、"盐邑"、"苦城"、"潞村"等,是运城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秦、晋、豫三省交接地带,东连夏县,西临永济、临猗,南依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傍稷王山同万荣、稷山、闻喜相接。辖区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国土总面积1237平方公里。

盐湖区战国时期属魏,汉魏皆属安邑县地,唐另置解县。1958年,安邑、解县等合并为运城县;1983年运城县改为运城市(县级市);2000年原运城市(县级市)改为盐湖区。至2015年,盐湖区下辖7个镇、6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0万。

建制沿革

秦置郡县,安邑为河东郡治所,解梁属之。

西汉安邑为河东郡首县,始置解县。

魏、晋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安邑南北分设,是境为北安邑。

隋开皇十六年(569年),安邑县兼置虞州,隋大业初(605年),罢州为县。义宁元年(617年),置安邑郡,领安邑、虞乡、夏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罢郡复置虞州,解县复名而属。唐武德三年(620年),析安邑县地置兴乐县,故治今北相镇西北,属秦州。贞观元年(627年),复入安邑。贞观十七年(643年),解县并入虞乡县,同属蒲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复置解县,属河中府。唐乾元元年(758年),更安邑名为虞邑,属陕州。唐大历四年(769年),复名安邑县,隶河中府。

后汉乾元年(948年)九月,始置解州,治解县,辖安邑、解县、闻喜。

宋,安邑县属解州,隶陕西路河中府。

金初置解梁郡军,隶河东南路。贞裕二年(1214年),为节镇宝昌军,安邑属之。

元复名解州,安邑仍属之,隶平阳路。元贞初(1295年),改隶晋宁路总管府。

明,安邑县隶平阳府解州。清依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升为直隶州,隶平阳府,领安邑、夏县、平陆、芮城、垣曲五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东道移驻安邑县运城,辖平阳府、蒲州府及解州、绛州、隰州、霍州二府四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1月2日,运城建立河东晋军政分府,改解州为解县。民国2年(1913年)3月,复置河东道,辖安邑、解县等35县。民国26年(1937年)10月,安邑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民国28年(1939年)4月,日军在运城置河东道,领安邑、解县等23县。民国31年(1942年)5月,抗日政权稷麓县政府在上王乡牛庄成立。民国33年(1944年)6月安邑成立抗日县政府,政权属太岳第五专署。民国34年(1945年)8月20日,阎锡山设第七专员公署于解州,辖芮城、永济等六县,同年9月建立安北县民主县政府,隶太岳五专署,同年12月改隶太岳三专署。民国35年(1946年)3月,更名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民国36年(1947年)3月,撤销安北民主县政府、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安邑县民主政府。民国36年(1947年)4月26日解县解放,同年12月29日安邑解放,成立安邑县政府。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关帝庙1950年运城专区治运城,辖运城、安邑、解县等1镇17县。1954年7月解县与虞乡合并为解虞县,县政府驻解州。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县治运城。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别析出临猗、永济县,原解县、安邑仍称运城县。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改运城县为运城市(县级市)。

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运城市(县级市)为盐湖区。

折叠位置境域

盐湖区位于北纬34°48′-35°30′,东经110°12′-111°41′,地处运城盆地中部,东连夏县,西临永济、临猗,南依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傍稷王山,同万荣、稷山、闻喜相接。盐湖区境域东西距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总面积1237平方千米。

风景名胜

折叠盐湖

运城盐湖位于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运城盐湖中国山西晋南盆地,形成于新生纪第四代,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的盐湖。封建社会,运城盐湖的盐税曾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过重大贡献。运城盐湖同闻名于世的以色列死海相媲美,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所以运城盐湖被誉为--中国死海。[7]

折叠九龙山

九龙山自然风景区位于盐湖区东郭镇中条山腹地,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九龙山自然风景区盐湖南畔,运三高速与南环城高速交汇处,距市区十五公里。原名九黎山,为苗黎族先祖蚩尤故里而命名,山前有"磨河村新石器遗址"石碑,记载此地为七千年前人类集居地;被称为天下第一路的"虞坂古盐道",被列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蚩尤墓冢 ,北魏摩崖石刻、宋代城墙、古烽火台、元、明、清古庙等遗迹遍布景区。[7]

折叠舜帝陵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舜帝陵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座落着舜帝陵庙。明人相宗皋曾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舜是传说中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以孝悌而闻名天下。舜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尧帝,除去鲧、共工、颧兜、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9]

折叠关帝庙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解州关帝庙据有关碑刻记载,解州关帝庙于陈隋之际开始修建,宋元到明清之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清朝末叶时曾数次失火,民国年间予以修复和重建。2003年时的解州关帝庙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庙宇内的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中轴线北端的主庙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内的主体建筑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的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8]

名优特产

折叠福同惠

福同惠糕点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福同惠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始创于1795年,名称寓意"同福同惠",曾获"中华老字号"、"中国特色糕点"、"中当代名商"、"山西省历史名产"等称号。主要糕点有八大系列(538个品种)、食品馅料加工(3000余种)。[9]

折叠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的诞生,

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盐湖区各旅游景点简介

羊肉胡卜与著名的戏剧"二进宫"有关:明穆宗朱载厚死后李良企图篡位,皇后密召徐、杨二人把太子带出宫,杨派人去蒲州搬兵却不幸走漏风声。当时北相镇的路老汉在泓芝驿卖炊饼,一位年轻后生冲进他的席棚连喊救命。路老汉见后生病倒了,心急无招,顺手抓起一块羊油放进锅中,趁热放进大料,投入一把潞盐,把炊饼加入烹好,趁热喂下。后生食后高烧渐退,慌忙赶往蒲州搬兵救驾。事后,这位后生找见路老汉,见面就拜,唱道:"你让我吃的真是护国良肴啊!"路老汉听不清后生的南方话,把"护国"听为"胡卜"了。[9]

折叠相枣

相枣因分布于北相镇一带,故名,已有3000余年栽培历史,远在二千多年前已为朝廷贡物[9]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