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天擠走活了7年的快手,抖音是如何做到的?

500天挤走活了7年的快手,抖音是如何做到的?

接下來的內容主要分幾部分:

2. 頭條獨立做抖音的邏輯;

3. 抖音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在哪;

4. 短視頻後續會怎樣?

500天挤走活了7年的快手,抖音是如何做到的?

秒拍、微視幾年前沒起來,抖音能起來的根基是什麼

首先說結論,幾年前微視、秒拍沒起來,頭條現在能起來我理解主要是三點:內容生產端的改造,網紅經濟的崛起,優秀的團隊。至於智能手機的普及,攝像頭素質的提升,網速的加快之類的我理解是次要原因,原因很簡單,13年末14年初微視和秒拍開始做的時候這些條件就具備了。

13年末14年初其實就有一波短視頻的小浪潮,當時微視、秒拍、vine都在做,整個行業都在加短視頻功能,但就我自己長期使用微視下來的感受就是:1. 不夠酷 2. 能拍出好內容的人翻來覆去就那些人,還多半是半職業的 3. 品類比較單一,段子手偏多,內容缺乏新意。不夠酷內容不夠多元化就無法形成強勁的拉新能力,拉新不行內容生產者的流量不夠大,導致廣告收入沒法養活自己(當時主要是廣告,支付不普及還沒網紅經濟的概念),進而導致內容生產者生產內容的動力進一步下降,惡性循環。我記得我當時關注的一些ID半年後還在更新的很少。

對於短視頻來說,普通用戶要拍出一段有內容的短視頻其實是有比較大的門檻的,你看看你朋友圈的短視頻就知道,點開加載看6S發現就一個自拍。所以以前生產端主要還是些半職業職業的內容生產者,這部分用戶很有限一般是需要運營付費請過來的,而且存在創意枯竭的問題。

所以短視頻這件事情的核心障礙在於內容生產端的生產成本問題,行業這些年也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直到頭條看到了muse。抖音借鑑muse類似MV音畫分離的形式,將音軌和表演分離開來,一部分用戶負責生產創意(音軌),好看的用戶負責表演(讓好看的用戶的社交優勢低成本的展示出來,優先裝逼)。通過創意和表演分離,一個創意多人複用,這樣就解決了生產端用戶不足的問題。

這些內容生產者裡面很多都是素人,不用花錢請;另一部分半職業的由於現在網紅經濟的崛起變現手段變多了也有動力繼續生產內容。更多的內容生產者再配合頭條的流量和內容分發算法,這件事情就慢慢滾起來了。

頭條獨立做抖音的邏輯

對於一款產品來說,最核心的邏輯就是拉一個用戶需要多少錢,這個用戶的變現能力咋樣。

獨立做我瞭解到的最核心的邏輯就是短視頻APP單用戶拉新成本比主APP低,而且短視頻這種信息流產品獨立做變現也沒有問題。其他的邏輯主要幾方面:1. 短視頻這個事情足夠大,值得拉出來做一個獨立的品牌 2. 頭條的產品形象偏低端,跟抖音潮的定位不符。

抖音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在哪

我個人覺得抖音做的比較好的地方主要幾點:1. 在借鑑muse的產品模式上走出了自己的運營模式 2. 內容分發的質量和調性在用戶群擴大的過程中保持的很好 3. 產品細節很好 4.推廣的節奏很好。

運營

第一階段:引爆產品,讓一部分用戶先用起來。

muse最早出來是作為一個音樂應用的,抖音運營的打法是將音軌作為創意背景,然後讓表演者低成本模仿。根據前面陌陌一文中的邏輯,設計產品最核心的一點是找到一部分具有社交優勢的用戶,讓他們先裝逼起來。抖音通過這種音畫分離的形式,讓長得好看這個強有力的社交優勢充分發揮了出來。以往一個漂亮姑娘天天發自拍也挺沒意思的,通過創意和表演分離,一個好看的姑娘還有才華,不火沒有天理。好看又有才華的姑娘這個點對觀看者是足夠有衝擊力的,拉新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階段:讓用戶能留下來,避免成為一波流

第三階段:引入專業內容生產者,夯實土壤

單靠創意+美女的形式也是有疲軟期的,用戶看久了容易膩味,而且普通用戶生產內容過了新鮮期之後也是有瓶頸的。這時候還是得多元化(最近明顯感覺到抖音推薦的內容更加多元化了)。我們可以想一個問題,除了美女表演之外比較大的多元化品類是什麼?旅遊+各種教程+新聞資訊+極限運動+各種民間絕技等等。你發現什麼規律了嗎?這裡的規律就是要拍出這些內容單靠創意+表演已經行不通了。還是得回到專業內容生產者上。所以說抖音音畫分離的形式更多還是起到一個拉新的作用,拉來足夠的用戶後,你再去請專業內容生產者會簡單得多。就我自己的觀察,現在微博上很多大中V都在抖音上開號了。

內容分發

抖音在內容分發上做的最牛逼的一點是在用戶量大幅擴大後依然保持了推薦內容的品質和調性,我之所以一直不用快手和美拍就是裡面很多內容真的辣眼睛。

能做到這點我理解主要是幾點:

1. 抖音很清晰的認識到這是個媒體產品,把好內容分發出去就可以了,沒有太多去顧及一般的內容生產者,做媒體分發和社交分發是兩個思路。

2. 分發算法,我自己猜測抖音的分發算法應該是人工+算法,通過數據指標篩選出一批內容作為備選庫,然後人工去篩選內容和給內容打標籤(這步很重要,算法做不到解決調性的問題),然後依據標籤去做分發就是傳統的內容分發算法了。

產品細節

對比競品,抖音是個很好的拍攝器,從設計,畫面清晰度,音軌的細節(節奏感比微視的更突出,不知道咋處理的)。反正很多用戶也要拍視頻,怎麼也得要個拍攝器,我回家過年發現不少用戶用抖音就是因為他的拍攝器做的更好,把它作為一個拍攝器。

推廣節奏

贊助綜藝就不說了,頭條去年百萬答題那波拉新做的很漂亮。

短視頻後續會怎樣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我只能說下我的看法吧。短視頻現在來看,是定位為一個媒體產品的,媒體產品的核心還是內容生產者。單純從這個角度來看,微視由於自帶關係鏈和不差錢,撬動內容生產者是有希望的,而且現在微視的團隊從北京團隊換成了總部團隊。

我自己理解抖音現在的兩個比較大的優勢是:

2. 規模足夠大有規模勢能,而且潮的品牌認知做的比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