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編譯:艾麥樂


經過了一次推遲之後,北京時間4月19日早晨6:51,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從美國佛羅里達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火箭頂部的整流罩內裝的是TESS,NASA專門用於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下一代空間天文臺。


TESS的全稱是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設計目標是用它來掃描天空,搜尋鄰近恆星周圍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那麼,到底TESS是什麼,又將如何完成它的目標呢?


搜尋離太陽系最近的岩石行星


第一顆繞著其他恆星旋轉的行星,是在1992年被確認發現的。它所環繞的恆星,是一顆脈衝星,是恆星的殘骸,不能算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又過了3年,第一顆繞著普通恆星旋轉的行星被天文學家發現,更多的系外行星才陸續浮出水面。沒過多久,天文學家就發現,一些系外行星的軌道平面恰好側對著地球,讓它們能夠從各自恆星的正前方經過。發生這種情況時,系外行星便會遮擋一點點星光,而在我們的眼中,這顆恆星就會稍稍變暗一些。這種變暗的幅度通常很小,但如果遇到到大個子行星和小個子恆星,這種所謂的凌星現象就能產生超過1%的亮度下降,用現代觀測設備很容易檢測出來。


2009年,NASA發射了開普勒望遠鏡,來尋找更多的凌星系外行星。開普勒望遠鏡只指向一小塊天空(位於天鵝座中),盯著大約15萬顆恆星,監測它們的亮度。它已經發現了超過2300顆得到確認的行星,還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備選行星

(即疑似是行星,仍需後續觀測來證實它們確實存在)。儘管後來,開普勒望遠鏡遇到了一些機械故障,無法保持原來的指向,但工程師設法挽救了這項任務。如今,它仍在堅持工作,只是功能上受到限制,必須定期改變指向。稱為K2的這項拓展任務,也已經發現了超過300顆系外行星。


開普勒望遠鏡的設計目的,就是要深入到銀河系深處,它對闇弱恆星更加靈敏,這是為了儘可能多地發現系外行星。開普勒任務是為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宇宙中有多少系外行星,又可以分成哪幾種類別?


而TESS將要回答的,是另一個同等重要的問題:“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


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將巡視整個天空的85%(比開普勒望遠鏡的視場大將近400倍),觀察大約20萬顆最明亮的恆星,監測它們的亮度,搜尋凌星的跡象。這些恆星大都離地球不遠(都在大約300光年以內),所以TESS將找到銀河系中離我們最近的一些系外行星。在總數上,TESS將發現大量的行星,而據估計,其中直徑小於4倍地球的行星,它應該能夠找到大約50顆。


這樣的行星稱為超級地球,在這樣的大小範圍內,行星仍有可能主要由岩石構成,並且擁有一個大氣層。比這更大的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往往會迅速增長,成為所謂的“迷你海王星”——它們比海王星小一些,卻很可能擁有較為濃厚的大氣層。所以,想要找到跟我們類似的行星,4倍地球直徑以下才是最佳的搜尋範圍


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方便後續觀測確定行星細節


TESS的美妙之處在於,因為它觀測的都是比較明亮的恆星,所以它發現的任何行星,利用地面設備都很容易進行後續觀測。這一點很關鍵,意味著我們可以用光譜儀對準它們,將星光拆分成不同的顏色。如果測量得足夠精細,我們就能得到有關這些行星的大量信息。最重要的一點是,

我們能稱量出這些行星的質量


行星繞著恆星運轉時,它的引力也會拖拽恆星。行星會沿著一個大圓(或者橢圓)繞恆星旋轉,作為回應,恆星也會小幅度擺動。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這樣的擺動,但隨著恆星的擺動,有時候它會靠近我們,有時候又會遠離我們,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從它的光譜中尋找多普勒頻移。行星質量越大,它對恆星的拖拽就越強,恆星便會擺動得越快。所以,通過觀測恆星的光譜,我們能夠稱量行星的質量


而凌星能夠告訴我們行星有多大,因為星光被遮擋掉多少完全取決於行星的個頭。知道了質量和大小,我們就能得到行星的密度。而這,正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與地球這樣只有稀薄大氣層的岩石行星相比,有著濃厚大氣層的行星密度會稍低一些。如果能夠測定密度,我們就可以著手來了解這顆行星了。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行星的大氣層也是可以被測定的。光譜分析將揭示大氣層的化學構成。所以,找到鄰近的太陽系外行星,確實非常非常重要。


這正是TESS要做的事情。


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前所未有的古怪軌道


TESS的軌道不得不提,因為它實在太過古怪。


它既不像大多數人造衛星那樣在低地球軌道運行,也不像開普勒望遠鏡那樣環繞太陽運行,而是沿著一條長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到地球的距離介於11萬千米到37.5萬千米之間。這條軌道還會翹起一個37°的傾角。


為什麼要給它安排這麼一條古怪的軌道呢?


因為這是一條特殊的軌道。它跟月亮有著某種恰到好處的同步,每當TESS抵達遠地點,也就是運行到離地球最遠的那一點時,月球總是會出現在跟TESS呈90°直角的位置上。不僅如此,TESS繞地球運轉一整圈所用的時間剛好是月球的一半,如此一來,當TESS抵達遠地點時,月亮會出現在它的一側,而再過大約13.6天,TESS再次抵達遠地點時,月亮會出現在它的另外一側。通過這種方式,月球引力的影響就會在一個月內相互抵消,使得TESS的軌道能夠保持穩定。


長橢圓軌道還有其他好處。它讓TESS遠離地球的磁場,而磁場會影響航天器的運行。它還讓TESS永遠處在陽光照耀之中,以免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在低地球軌道上,人造衛星每天都會經歷好幾次日出和日落,巨大的溫差會縮短人造衛星的使用年限。


為了抵達這樣一條奇怪的軌道,TESS將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先抵達一條低地地球軌道,再通過二級火箭的再次點火,將軌道的遠地點推高到27萬千米左右。接下來,TESS將與火箭分離,用自身攜帶的推進器完成多次軌道抬升,直到它有機會從足夠近的地方飛掠月球。月球的引力將改變軌道的形狀和傾角,把TESS甩到最終的任務軌道上去。在那之後,TESS還要再經過2個月的試運行,以確保所有設備都運轉正常。


離我們最近的岩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TESS將在一條特殊軌道上執行觀測任務。為了進入這條軌道,它還必須藉助月球引力的幫助。


接下來,行星搜尋將正式開始。


我發現,還從來沒有哪個航天器被髮射到這樣一條軌道上。事實上,就連這條軌道的概念,也是2013年才首次有人提出。數學計算證明這是可行的,如果這次任務成功演示了一點,估計未來會有更多的航天器使用這條軌道


由於必須藉助月球的引力,TESS的發射窗口非常狹窄,每次只有30秒時間。地球的自轉加上月球的位置都必須恰到好處才行。


所以,你有沒有收看發射直播呢?畢竟,能夠把地球、月亮、成千上萬顆鄰近恆星,以及可能存在的一大批類地行星全都牽扯在內的探測任務,可沒有那麼常見!


Bad Astronomy,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ESS, NASA'S NEW PLANET-FINDING SPACE OBSERVATORY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譯文來自果殼網

從論文到科普,只有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