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不是非洲而是我们的教室,小学生作文提出的问题亟待面对

中小学生难道不怕热?

文| 马涤明

最热不是非洲而是我们的教室,小学生作文提出的问题亟待面对

最热不是非洲而是我们的教室,小学生作文提出的问题亟待面对

这个星期,杭州高温天猝不及防地来了,办公室里都吹起了空调。可教室里没有空调甚至电风扇的学生们,面对一波波热浪,只能用尽解数去老师办公室蹭一会儿空调。一名绍兴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如果你认为最炎热的地方是非洲,那你就错了!我告诉你吧,最热的地方是我们的教室。(5月19日《钱江晚报》)

教师办公室有空调,政府部门办公室都有空调,同此凉热的教室里却没有空调,这是个什么问题呢?如果说,这种现象是历史延续而来,那大早以前政府部门和教师办公室也都没有空调。后来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工作条件都在改善,工作环境讲究人性化,于是很多工作场所都有了空调,乃至成了一种“标配”,不装空调的公司恐怕都招不到职员,而政府部门因为有财政预算支撑,所以不存在空调成本问题。

最热不是非洲而是我们的教室,小学生作文提出的问题亟待面对

这种情况下,公立学校教室依旧“延续”从前的设施标配,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财政对公立中小学的拨款上没有这种预算,而没有这种预算,恐怕又是因为,公共管理思维中,就没有学生教室装空调的概念。

校长、教师、政府官员都需要空调,学生、孩子们当然也需要。如果说这主要是个观念问题,转变观念不难,难的还是,这笔钱从哪儿来。私立学校多有“贵族学校”之称,收费高,投入也高,学习、生活、活动设施都优于公立学校,空调自然不是问题;若说一些官员子女都去了私立学校,而近日曝出的“严书记女儿”事件似乎也是又一个佐证,于是就认为这是公立学校教室“比非洲还热”的问题不受重视的一个原因,恐怕未必正确。

但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特别的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的设施建设,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确是实情。在很多发达国家,上档次的建筑往往是学校,而不是政府大楼。而如果政府大楼的雄伟气派、内部设施的现代化与一些中小学的连空调都没有、连学生饮用水也成为一个问题的寒酸形成鲜明对比,首先应该讨论的问题,是“正常不正常”,而不是有没有条件、有没有预算。

最热不是非洲而是我们的教室,小学生作文提出的问题亟待面对

报道说,尽管不在装备范围内,但绍兴市一些区已在逐步尝试给教室装空调。这种人性化的“变通”令人欣慰。但另一个难点是,校内建筑电容承载力需要重新评估。学校项目设计时就没考虑这种问题,这也是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来“变通”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