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勤是不是辦事員?

金裡漁

國家工勤崗位廣泛分佈於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行政工勤與辦事員屬於兩個不同概念!我說說我的理解:

行政機關工勤崗:主要為公務員機關,提供輔助服務,如司機、水電工等,屬於編內聘用工人。剛聘用一般為普工,而後考取相關證書後,工勤崗有一到五級可晉升!缺憾就是受身份限制,無法提撥任領導職務!

辦事員:公務員體系下的一種職務,早期直接從中專和高中錄用的公務員,任命為辦事員,一般任滿三年以上,才能轉為科員。大學專科以上錄用公務員,任命為科員,現在公務員招考最低學歷要求都是大學專科,所以現在公務員體系中辦事員這個職級基本是沒有的。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我一定會認真回覆!本人陸軍31軍86師退伍士兵,歡迎大家關注我!


宸的爸爸

一家之言,僅代表本人觀點,不足之處,還請諒解。 行政機關的工勤編,既不屬於行政編,也不屬於事業編,而是一種單獨的編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必要補充。

行政機關裡的工勤編,個人認為,應該是國家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設立的編制,工勤編制人員一般由所在地編制部門按需核定、用人單位報備後錄用,工資福利待遇由財政統統一負擔,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隸屬行政機關管理,屬國家正式編制。工勤編有自己單獨的正常晉升機制和退休規定。工勤級別分為普通工、工勤技能五到一級六個級別。


工勤人員的來源,主要由以下幾種人員組成:

一,1986年前,按照國家的計劃指標,由原勞動局分配到行政機關的正式職工。也包括1986年入伍的軍人,復原轉業退伍後按國家規定由勞動局分配進行政機關的職工。這一部分屬於國家的正式職工,也就是統稱的正式工,工勤編制對這一部分人員是優入的。遇到合適的機會,這部分人也可以轉為正式的行政事業編制,我國相當一批的行政事業編制人員都是從這一批人員轉入的。這一點區別於其他工勤人員。

二,1986年國務院發佈《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後招行政機關按照規定收常年性工作的職工,這部分職工屬於勞動合同制工人,也就是所謂的合同工。其待遇和正式工基本上一樣,也是現在的工勤編制的主要成員。但是勞動合同制工人,想轉入機關事業編制很困難,難度大於正式工,也有個例。

以上兩種就是工勤編的主要人員來源。單位招收的臨時工、勞務派遣人員是不可能成為工勤編的。工勤編制屬於國家的一種正式編制,在行政機關主要從事一些輔助性的後勤保障工作,如駕駛員、收發員、打字員、修理工、水電工等勤雜工作,不能從事有行政職能的崗位,不具有行政執法權。工勤編制人員需要勞動部門批准備案,行政事業編制人員則是組織人事部門審批備案,這一點是和行政編、事業編最大的區別。

綜上所述,工勤編制和機關行政事業編制,無論從人員來源、人員構成、承擔職責職能、晉升機制、編制主管部門上都是有區別。 所以,行政機關裡的工勤編制既不是行政編(公務員),也不是事業編,是一種單獨的國家正式編制。


日子沾上失落

行政工勤崗位是相對於公務員幹部崗位來說的,兩者有天大的差別的,下來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兩者不是一個東西,行政單位工勤崗編制也在行政單位,但不是公務員,身份是工人身份,主要從事後勤保障,司勤內務等工作。辦事員是行政單位內部級別最低一個檔,但是屬於公務員,是幹部身份。

其次待遇不同,工勤崗走的是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技術路線,而辦事員走的是職務路線,可以升科員,副科,科級等領導職務。工資待遇上,國家還是給予了行政單位工人充分尊重,車補和年終考核獎都有,比事業編幹部強。



退休待遇不同,特別是工勤崗女同志退休後工資是按原來工資60%計發的(女同志50退休),工齡滿30年是按70%計發的。而辦事員屬於幹部,一般按70%計發,工齡滿30年按80%計發。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討論!


公職人員嚮導

偉大的工勤人員怎麼能把他(她)們列為辦事員呢?工勤人員為機關的後勤和工作正常運行提供了重大貢獻。試問如果每次出差要自己開車,即使能夠保證安全,下車之後還有精力做工作嗎?試問如果上班之後你還要打掃整個單位的衛生,那還有激情上班嗎?凡此種種,不去想不會感覺他們的重要性。



辦事員是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最低級別,一般中專畢業剛招聘進去,見習期滿就是套辦事員待遇,也就是十級職員,不過隨著工齡增加可以轉為九級職員。



工勤人員一般成為工作人員,因為此類人員晉升套的是工人技術等級,也就是普通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同樣專業技術崗位套的是助理級、中級、高級職稱,總不能稱他們也是辦事員吧。



在實際工作中,沒人稱他(她)們為辦事員,在文件裡稱為工作人員,在生活中稱為同志或者“領導”。

你們同意嗎?歡迎交流討論。


濯日漫談

行政工勤不是辦事員,屬於行政機關的正式職工,是行政工勤編,區別於公務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正式工,當然是有編制的正式工。主要從事一些後勤工作,如司機,打字員等。辦事員屬於公務員,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定為二十七級。現在公務員考試最低學歷都是大專,直接任命為科員。不管是大專還是本科,或者雙學位和沒有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都任命為科員。各個地方發展不一樣,好像有的地方還在招聘辦事員,但是大多數地方不招聘辦事員了。當然辦事員三年以後可以升為科員。總之,行政工勤是工人身份。辦事員是幹部身份,屬於公務員。



樸實的大車

其實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分三種。

一種是行政編制的,我們又叫公務員,他們最低職位一般被稱為科員。

第二種是事業編制。一般又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不管怎麼樣,最低級的職位一般是被稱作辦事員。

第三種叫做工勤編制人員。他們實際上是行政機構的後勤保障服務人員,他們的身份一般是工人。女同志還是可以按照50歲退休的。

一般來說,工勤人員的待遇,比辦事員略低一些。

他們想工資晉級需要走職業技術等級,就是我們人社部勞動技能鑑定確定的職業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

而事業單位的辦事員要想走專業技術職務,他們走的是職稱。一般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高級職稱又分為副高和正高。

一般來說,工人的高級技師可以相當於事業單位副高級職務。但是畢竟工資構成等因素都是不同的。

不過,隨著我們社會的不斷進步,機關事業單位使用編外人員越來越多,原先的一些工人崗位,實際上都有編外人員去幹了。工勤編制,有機會的可以轉成事業編制,但是轉成公務員就有點難了。

不管怎麼樣,這還是編制內的人,比我們在企業的普通工人,待遇要高不少了。珍惜自己的崗位吧。


暖心人社

行政工勤人員,通常是指在機關內從事駕駛、收發、水電、打字、維修等簡單工種或輔助工作的人員。行政工勤人員屬於在編工人身份,在行政單位內處於從屬性質,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




行政工勤不是辦事員,辦事員是行政單位內職級最低的一個檔,是幹部身份,不同於行政工勤的工人身份,屬於公務員,辦事員可以依次晉升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或科員、副科級、正科級等領導職務,其職務、職級晉升要按照《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行政單位工勤人員屬於工人身份,不是公務員,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也不適用於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行政單位工勤人員按照工勤崗的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等級依次晉升,和公務員不同的是,行政單位工勤人員一般是不會被提撥擔任領導或非領導性職務的。


眾山小796

首先,行政工勤和辦事員是兩回事。


我有幾個朋友就是工勤人員,工勤人員分佈在縣委政府、行政機關、執法機關、學校、鄉鎮等,在職於駕駛、打字、文秘、維修、保衛和後勤等崗位,是在編的工人身份,也可以晉升,不過只能晉升為工人性質的崗位人員,工人身份。

行政工勤是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或在企事業單位行政職能的工勤崗位工作!


比如,某小學的行政辦公室副主任就是工勤編!鄉鎮上的安全辦安全員等。

辦事員是公務員,幹部身份。

通常所說的辦事員是一種叫法,職務上沒有,應該是在單位上沒有領導職務公務員,從事行政、管理、執法等工作,也就是公務員,幹部身份,可以晉升,晉升後相對職權更大!

所以,行政工勤和辦事員身份不同,區別很大!

歡迎討論交流。


餐餐掌櫃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工勤崗?什麼是辦事員?它們又有什麼區別?



首先來看什麼是工勤崗?

工勤崗位,又稱工勤技能崗位。是指在崗位設置中的從事簡單體力工作或一般技術工種的崗位。比如技術工人、水電工、司機、通訊員、打字員等。其崗位設置為6個級別,分別為工勤技能一級到六級,外加一個普通工。工勤崗位人員編制為工勤編,屬於正式編制序列。一般分為行政機關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工勤人員。



再來看什麼是辦事員?

辦事員是機關工作人員的一種職別,級別在科員之下。在級別管理中,最低定為二十七級,最高定為十九級,是非領導職務中的最低的級別。依據編制性質可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按照《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是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



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工勤編人員與辦事員區別,在於它不能取得相應執法權限,不能對外執行行政事務,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不適用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從其工作內容看,處於單位從屬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