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古人云,人生三大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前兩喜不常有,第三喜也難得,遇是偶遇,而我們這次去紹興,旅遊之外還要拜訪一位老同學林先軍,外號"牛眼睛"。

說到外號,小學初中同學每個人都有,老師也不例外。"牛"即大,牛眼睛就是大眼睛。有些不懷好意的西方人嘲笑中國人眼睛小,完全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眼睛大的中國人多得去了,趙薇的眼睛不大嗎?我同學眼睛不大嗎?不過老實說,我的眼睛不大,但有神!

從杭州到紹興柯橋坐大巴只要一個多小時,另一個老同學從上海坐高鐵過來,幾乎和我們同時到達。林兄先後接到我們安排好住宿,晚飯吃湖北家鄉菜,兩瓶五糧液三瓶紹興黃酒過後早已進入豪言壯語階段,晚上又和陳兄促膝長談到深夜,總之好吃好喝好睡不在話下。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第二天早九點,林兄早到賓館等候,陳兄有大單要和客戶面談返回上海,雖遺憾但能理解。這一天的紹興遊林兄全程陪伴。

跟著課本遊紹興,這是紹興的旅遊口號。遊紹興第一站去哪裡?當然是魯迅紀念館!只要是讀過書的人,誰沒讀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閏土》《孔乙己》《阿Q正傳》《祥林嫂》……這些熟悉的課文是不是喚起大家對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魯迅先生刻畫的眾多人物形象中我最喜歡孔乙己。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小說《孔乙己》中最重要的場景就是咸亨酒店。紹興的咸亨酒店孔乙己銅像無疑是最好的招牌。“茴香豆‘’的‘’茴‘’怎麼寫?大家還記得這個有趣的情節嗎?孔乙己的迂腐可愛在這裡表現得特別充分。我不太關心茴字的寫法,我只想嚐嚐這茴香豆是否如小說描寫中那般有滋有味。景點四周特產店很多,自然少不了茴香豆。一包茴香豆十塊錢,倒也不貴。我急不可待拆了一包丟一顆茴香豆到嘴裡。咦?這不是小時候經常吃的豌豆麼!‘’售貨員,這分明是豌豆嘛,怎麼是茴香豆呢?‘’“這就是茴香豆!”售貨員的回答毋庸置疑。答案已經很清楚了,茴香豆就是豌豆做的,味道很一般。可當時孔乙己就著紹興黃酒嚼著茴香豆彷彿就是世上最美的美味。一顆普通的茴香豆就是窮人口裡的美味,這是否預示著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我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怎能體會茴香豆的美味呢!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魯迅故居參觀是免費的,身份證刷一下就進去了。魯迅先生的文章是不大容易讀懂的,參觀魯迅故居讓我有機會了解周氏三兄弟生平,瞭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動盪的中國,從而深刻理解魯迅先生的文章。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朱安夫人是魯迅的原配。魯迅母親詐稱病重騙回在日本留學的魯迅。母命難違,魯迅和從未謀面的朱安結婚。一個是出國留學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有志青年,一個是養在深閨深受封建禮教束縛的舊社會女子。若非父母之命,二人命運如何有交集。婚後魯迅即返日本繼續求學,與朱安再未見面!魯迅未休,朱安未嫁,陪伴婆婆孤獨地度過餘生。你可以說這是女人的悲哀,個人認為,這是時代的悲哀。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說起周氏三兄弟,不得不提到周作人。魯迅是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毛主席早有定論,周作人在自己的學科領域也頗有建樹。然而在抗日救國這種大是大非的立場上,周作人卻走到了中國人民的對立面,投降倭寇當了可恥的漢奸!悲觀中絕望是周作人,悲觀中看到希望的是周樹人。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小弟當然聽大哥的!小弟周建人說,大哥(周樹人)的話,我一直銘記在心!周建人在生物和文學上成就頗豐,建國後官至浙江省省長。周氏三兄弟若不論政治立場可謂一門三傑,然兄弟鬩牆,人生迥異,令人唏噓!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在書桌上刻的“早”字,至今“早”字仍清晰可見。記得小學時學完課文後很多同學模仿魯迅在課桌上刻了“早”字,不同的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毫不鬆懈奮鬥了一生,我等懶散貪玩之輩只是把早字刻在桌上,而魯迅把早字刻進心裡。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三小時之後我們走馬觀花參觀完畢,老婆堅持在地攤上買了三把戒尺,說是送給同事好管教孩子。我們也給孩子買了一個小禮物一一折扇,驚喜之處呢是扇上有女兒名字的藏頭詩,紹興師爺沉吟片刻,信手拈來,卻也通情達意。果然是文化之鄉,人傑地靈!

魯迅故居幾百米之外就是沈園,這的確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陸游與唐婉的悽美愛情故事略知文學的人哪個不知,誰個不曉!況且陸游是我最喜愛的愛國詩人,今到沈園,仰望先賢,追古撫今,實在是不虛此行啊!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沈園的精華所在就是這釵頭鳳碑。故事不必重述,只感嘆陸游唐婉真心相愛卻不能白頭偕老,實在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一對彼此深愛的人為何被陸母生生拆散,後人多有疑問但不可考,只留下二人《釵頭鳳》成千古絕唱!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適逢一位女導遊給遊客講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故事,真個是聲情並茂,感人至深。我們一路追隨,免費聽她講沈園的故事。

  沈園有陸游紀念館,其身平及代表作一覽無遺。長廊上有一處碑林,後人來沈園多有感慨,賦詩刻在石碑上。絕非班門弄斧,實乃被陸游憂國憂民有情有義的精神所感而發。此情此景,能不賦詩一首以表達我對陸放翁之景仰乎,詩曰:身逢亂世執節終,國仇家恨寄秋風。 無情未必真豪傑,千古男兒唯放翁。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和林兄一起吃過午飯,我們不辭辛苦趕到柯巖風景區。柯巖景區有古採石場遺蹟,鑑湖風光、魯鎮風情。景區門口就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寬下窄頭重腳輕,一柱擎天,歷經幹年風雨而不倒,怪哉!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鑑湖的水連通了京杭大運河,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見湖光山色、碧波盪漾,小橋流水、巍閣聳立,微風習習、垂柳依依。我觀西湖之景也不過如此。臥薪嚐膽的勾踐,鑑湖女俠秋瑾正是這塊神奇土地上英雄兒女的代表。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魯鎮則是根據魯迅先生小說《故鄉》《阿Q正傳》《孔乙己》等所描寫的浙江小鎮復古建造的。咸亨酒店、戲臺、魯鎮風情街是主要景點。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迎面走來了一個手拿摺扇,戴眼鏡穿長衫的人。我疑心他就是“孔乙己”。果不其然,此人正是‘’孔乙己‘’,‘’孔乙己‘’微笑著問我:‘’帥哥,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會三種寫法有獎囉!‘’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其他諸如假洋鬼子、當差的、官爺和孔乙己比起來就差遠了,不是一個檔次啊!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夕陽西下,愉快的紹興一日遊就要結束了!晚上兩瓶紹興黃酒下肚竟不知疲憊。同學林先軍事無鉅細,悉心照料,甚是感謝。老婆評曰:如此細心照顧他人,為人處世焉有不成功之道理!紹興遊為此次浙江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一句話總結紹興之行:紹興柯橋是個好地方,同學林先軍是個好兄弟。

走遍中國-紹興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