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喝太燙、吃太燙,易得食道癌?

這可不是嚇你。

這事兒確實不是燙嘴那麼簡單。

大冷天吃啥喝啥都想要熱乎乎的,上班來杯熱咖啡提提神,下班搓頓火鍋回回血,週末蹦迪還要先喝杯枸杞熱茶續續命。吃著喝著不注意點兒,可能就中招了啊。

一、經常吃燙食、喝熱飲,患癌風險高?

狗糧可以趁熱吃

不怕燙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1這回還真的是官方組織發話提的醒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有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以下簡稱IARC),他們工作組2016年在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腫瘤學》公佈了對於熱飲的致癌性評估結果。

此次涉及的相關研究表明:經常飲用 65°C 以上的熱飲,確實有致癌風險。常吃燙食的人,患食道癌的風險將會增高。

在這次評估中,超過65℃的熱飲被正式列入 2A 類致癌物名單。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22A類致癌物,是什麼概念?

這是基於IARC對致癌因素的一套複雜評價標準,最終是根據致癌證據的充分性,將致癌因素分為五大類:

  • 1類:確定對人類有致癌性

  • 2A類:很有可能對人類有致癌性

  • 2B類:有可能對人類致癌

  • 3類:致癌證據不足

  • 4類:很有可能不對人致癌

這下有概念了吧?65°C熱飲/燙食所處的致癌等級,風險比較高;雖然咱平時講究“趁熱吃”,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

二、為什麼喝太燙、吃太燙有致癌風險?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熱損傷導致食管癌的機制並不清楚,但目前被認為存在生物學上的相關關係。

165℃已經超過食道的耐受溫度

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在36.5℃~37.2℃範圍內,一般認為:

  • 適宜的進食溫度範圍在 10℃ ~ 40℃;

  • 能耐受的高溫範圍在 50℃ ~ 60℃。

65℃算是一個保守的分界線了。超過65℃,不只是燙嘴,食道粘膜也容易受損傷,很多時候這種損傷我們還察覺不到,只會覺得一口下去熱血沸騰。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食道黏膜有自我修復功能,偶爾發生的小損傷,可以很快恢復正常。但是……

2長期吃太燙,食道就不依你了

①光是這些後果就夠你受的:

  • 食道黏膜破損,導致食道潰瘍和食道炎等;

  • 還能造成牙齦潰瘍,以及引起牙本質過敏,進而引發過敏性牙痛。

②下面這個後果真的承擔不起:

如果長期食用燙食,黏膜一直處在“損傷——增生——修復”的循環階段;你還可能會產生耐熱性提升的錯覺,越來越不怕燙,越吃越爽,食道內部傷到了都察覺不到。

被如此溫度長期反覆刺激,細胞處於反覆修復過程,DNA複製出錯的概率加大,食道癌變的風險也就加大了。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PS:食管黏膜癌變時,癌變組織會佔據食道空間,會造成咽部異物感,吃飯吞嚥困難且容易噎到,還可能出現胸骨後脹悶或疼痛、燒心等情況。如果有類似情況最好及時看醫生。

三、到底多燙算超過65℃啊?

不至於吃東西

還要自帶溫度計吧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1怎麼把握進食的合適溫度?

如果感覺以前都吃得太燙,擔心自己對溫度的耐受力太強,可以在家拿個液體體溫計測測;之後自己就有個大概的調整方向。

一般來說,入口不燙嘴即可。剛出鍋的食物、剛泡好的熱茶或咖啡,稍微晾一晾,喝的時候先吹吹氣,抿嘴試探下溫度。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2平時怎麼預防食道癌?

癌症的發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當然不能一刀切怪罪於某一點,需要綜合預防。除了避免飲食過燙,做到下面這些老生常談的點,還是可以幫你極大減少食道癌風險:

  • 儘量遠離醃製類食物,少吃燒烤及油炸食物;

  • 多吃全穀物、綠葉菜;

  • 這一點最重要:戒菸!限酒!

“趁熱吃“可能會危害你的身體

好,這回就到這,留下來和小林老師喝杯功夫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