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苗怎麼選擇?泥鰍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彩雲三生

泥鰍,屬鰍科。形體小,細長,只有三、四寸。且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生活在湖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

選苗方法:

目前泥鰍苗種有兩類,一類是繁殖親鰍,這適合有繁育經驗的養殖戶引進,新手不用考慮引繁殖親鰍。另一類是泥鰍苗,這適合新手養殖戶引進。

泥鰍有兩種規格:開口苗及寸苗。

①開口苗:是孵化出來4天左右的苗,已了開了口,能直接下泥鰍池塘培育的苗。養殖開口苗的技術要求要高些,放苗準備要充分。但這種規格的苗成本低,適合已經有一定養殖經驗的養殖戶選擇。

②寸苗:即泥鰍開口苗經過20多天的培育,已經長到了3-4釐米長度,這類苗成活率高,是很多新手養殖戶喜愛的,但其價格也不便宜,適合小規模新手養殖戶選擇。

養殖方法

1·池塘選擇:一般選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釐米,水深50~60釐米,池底鋪15~20釐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積可大可小,以2~3畝為好。池塘應排灌方便,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

2·放苗:每畝投放規格整齊、體表光滑、無病無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鰍苗種280~300公斤,放養前用3%~4%的食鹽水,在水溫10~15℃時,浸泡消毒15~25分鐘。

3·飼料投餵:要求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粒徑2.3毫米以內,水溫15℃時,投餵量為在池泥鰍總體重的2%,水溫20~28℃時,投餵量為在池泥鰍總體重的3%~4%。每天投餵3次,投餵飼料時遵循“四定”投餵原則即定時、定量、定質、定位。

4·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檢查,觀察水質變化以及泥鰍的攝食、活動情況,並做好防逃工作。

5·疾病預防:

①提高抵抗力:每公斤飼料添加抗生素2克、三黃粉5克、維生素C 2克,拌勻投餵,每月1次,每次連喂5天,並定期使用微生物製劑改良水質。

②預防泥鰍氣泡病:做好對池中各種氣體飽和度的檢測,保證飼料供應充足,減少泥鰍吞食氣泡的機會。若泥鰍已經發生了氣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鹽水全池潑灑,並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

③防治車輪蟲病和舌杯蟲病: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溶水全池潑灑防治車輪蟲病和舌杯蟲病。


雲種養

一、苗種選擇:

在泥鰍養殖中,我們會發現其苗種成活率較低,投下的苗總是三天兩頭的死。出去環境因素和操作技術因素,這和苗種質量也有很大關係。好的苗種是成活率的保證,也是高產的基礎。那麼,如何挑選好的泥鰍苗種呢?

1、市場上的泥鰍苗種有野生苗和人工繁殖苗之分。最好選擇人工繁殖苗種,因為野生苗種在捕撈、運輸時魚體會受到損傷,易引發疾病。野生苗和人工苗的區別:野生苗種規格不整齊,大大小小,體表有損傷,活力不強(打撈時間不一致引起),還可能摻雜野雜魚魚苗;人工苗種規格整齊,體色均勻,活力強。

2、選擇人工苗種時,要察看苗種產地環境,水源附近有工廠或水質差的不要購買,因為水質差,苗種可能體質不好,帶有疾病。

3、苗種整體規格整齊,顏色鮮嫩且大致相同,體表無損傷。

4、將泥鰍苗放在盤子上,用嘴吹水面,看苗種是否可以頂風遊動,能頂風遊動的是好苗。

5、將泥鰍苗放入水桶中,攪動水形成漩渦,看泥鰍苗能否逆水遊動,能逆水遊動的是好苗。

另外,苗種產地最好離養殖地近些,避免長途運輸,造成苗種體質下降或死亡。

二、養殖要點:

1、池塘清整。特別是老塘,要清理過多淤泥,留15cm左右即可,淤泥多病害多。池塘要用生石灰全池潑灑,可殺滅病原體和野雜魚。

2、苗種消毒。這個步驟最基礎,也最容易被忽略,消毒是預防疾病的基礎性措施。

3、放養。一是選擇晴天上午放養。二是放養前要注意溫度差,否則容易引起應激。

4、投餵。一是要定點、定時、定量,並根據季節、氣溫、水質、魚情做出調整。二是要特別注意食物衛生,堅決不投餵變質、腐爛、發黴、回潮的飼料,動物性餌料要用食鹽水消毒,植物性餌料要保證新鮮、乾淨,堅決預防病從口入。三是要注意投餵量要合適,投餵過多最易引發腸炎病。

5、水質。要定期用水質快速檢測設備監測水質,適時調水和改底,定期注入新水。調水改底儘量用微生態製劑,可培養有益菌群。

6、疾病預防。一是定期消毒,既要作水體消毒,還要對使用的漁具進行消毒。二是殺蟲,殺蟲也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措施,很多疾病都因蟲而起,別小看蟲蟲。三是定期投餵藥餌,如三黃粉、大蒜素等。四是定期投餵水產用維生素,可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

其他還有肥水、防逃、除敵害等,都是養殖中需要多注意的技術環節。

養殖是門技術,還更要結合經驗和實際,三言兩語是說不明白的。以上內容不深、不全,希望對您有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大美自然

謝謝提問,對於養殖泥鰍的朋友來說,泥鰍苗的好壞往往決定了養殖的效益。

購買泥鰍苗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廠家,泥鰍苗的繁殖技術很難,因此很多人把野生的泥鰍苗當做人工繁殖的。購買時對於那些不能提供水花苗和開口苗的,千萬不要購買。選擇體壯無傷,大小均勻的泥鰍購買。



養殖泥鰍要先對水池進行消毒,水不用太深,十幾釐米足夠,要控制水池的溫度,水溫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20-30℃之間最好。



泥鰍的飼料很好獲得,家禽的飼料、蚯蚓、飯渣等都可以投放。泥鰍還會吃水中的植物和微生物,所以水質一定要肥,這樣可以使水中富含大量的微生物。當發現泥鰍跑到水面上呼吸時,就要增添水了,提高池中水的含氧量。



泥鰍還是很好養殖的,只要選好泥鰍苗再用一點心肯定會獲得回報。最後希望所有養殖泥鰍的朋友都能賺到錢。


小康說三農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認識一下泥鰍。泥鰍體細長,身體呈圓柱狀,由此向後漸側扁。頭尖,口小,呈馬蹄形。唇軟而發達,具有細皺紋和小突起。體背部及兩側深灰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黃色,並有一些黑色的斑點。這就是泥鰍的形態特徵。隨著泥鰍的價值被人們所認可,野生的泥鰍已經遠遠趕不上市場的需求,好多人看準時機紛紛養殖泥鰍,要想養殖好泥鰍選苗是關鍵。



泥鰍的繁殖期為4~9月份,當水溫達到18℃時開始產卵,水溫在25℃左右時是產卵盛期。在泥鰍繁殖季節,選擇體長15cm以上、體重30克以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性腺發育良好的泥鰍作為親鰍。雌鰍腹部膨大,顏色微紅,富有彈性和透明感。

泥鰍養殖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池塘養殖

池塘養殖是養殖戶們選擇最普遍的泥鰍養殖形式。養鰍池塘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中性或偏鹼性、清澈無汙染。池塘土質以壤土或黏土為好,這樣的土質建成的池塘能保水保肥,利用天然餌料的繁殖。



2)網箱養殖

泥鰍的網箱養殖設備簡單,管理方便,容易補撈。養殖地點應選擇避風向陽的湖泊、水庫邊的淺水區或活水池塘內,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工業農業汙染,底質平坦無雜物。


3)水泥池養殖

水泥池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在農村房前屋後的空地維修建水泥池或利用其它養殖的空餘水泥地開展泥鰍養殖,可以節省土地資源,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經濟效益好的養殖模式。


鱔珍海味

泥鰍培育中成活率的高低和泥鰍水花苗質量的好壞關係很大,直接影響泥鰍養殖的成敗和效益。下面,養殖一點通給鰍友們說下水花苗鑑定方法。

1、瞭解該批苗繁殖中受精率、孵化率。一般受精率、孵化率高的批次,魚苗體質較好。使用野生泥鰍直接催產孵化的泥鰍小苗,其孵化率很低,鰍苗質量也不好。因此,購買泥鰍水花苗,要看供苗方是否有足夠繁殖種鰍。

2、裝盛少量泥鰍苗在白瓷盆中,適度吹動水面,強者頂風、逆水遊動;弱者隨水波被吹至盆邊。

3、體色鮮嫩,體形勻稱、肥滿,大小一致,遊動活潑有精神的苗為好苗。

4、泥鰍水花苗在網箱中暫養時間太久,便會消瘦、體質下降,不宜作長途轉運。適宜運輸的水花苗為孵化後3-5天,過晚會降低運輸的成活率。

5、盛苗在白瓷盆,瀝雲水後,優質苗在盆底劇烈掙扎,頭尾彎曲厲害;魚體黏在盆底、掙扎力度弱或僅以頭、尾略扭動者弱。


養殖一點通

泥鰍是一種淡水經濟魚類,適應環境強,我國南北方的河川、湖泊、池塘、溝渠都有。因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人工養殖規模也不斷擴大,選苗和養殖是關鍵。


如果沒有有利的條件、設施和技術,建議直接購買泥鰍苗,挑選大小整齊、無病無傷、活潑好動種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