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蓮步輕移,腰肢蹁躚,衣袂輕撫。梳妝後的美人由妝樓移步池邊,池中游魚歡唱,荷葉搖曳,偶有蜻蜓飛過,在荷葉或水面上短暫停留,那輕輕一點,恰似美人輕盈、靈動。

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美人遲暮

以池為核心建造的這座安阜園是吳三桂為陳圓圓建造的一處行宮,沉溺於愛情中的二人常來此居住,賞景,留下多少動人的愛情畫面。後來,漸受冷落的陳圓圓更是嘗居於此,焚香禮佛,獨善其身。

這個池,就是位於昆明市五華區的蓮花池,所建之園稱為“安阜園”。“安阜”是長久平安之意,同時也是園中“燕安堂”“虎阜堂”兩座建築的名字合稱。現在的昆明“蓮花池公園”便是這處行宮的舊址,當年的美景被再次呈現。遊客到此,也樂於談起陳圓圓的故事,尤其是她於美人遲暮的年紀裡,在蓮花池沉潭自盡,一代美人最終香消玉殞。儘管這在史學家眼中還有待考證,但多數昆明人還是願意相信,清軍入滇之後,為了保留最後的民族氣節,不和吳三桂一起反清,陳圓圓選擇了自盡,昆明人因此對這位佳人滿懷同情和讚賞。

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三桂建園

作為昆明的歷史文化名園,蓮花池的故事還要從唐宋時期講起。那時,因為這裡有五眼泉水自然湧流成池塘,池邊楊柳依依綠肥紅瘦,便常有文人騷客聚集在此吟詩作賦,漸漸成為昆明“三泉”勝地之一。元代時,這裡經過修繕被稱為的“商山攢穹”,列為“昆明八景”之一,明代成為“滇陽六景”之一。

這樣一個風景秀美的寶地,哪個才子佳人不愛呢?更何況“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1644年,摯愛陳圓圓落入李自成部下之手,這成為觸發吳三桂降清的原因之一。降清後,吳三桂把陳圓圓帶到了雲南。萬般寵愛陳圓圓的吳三桂本想廢掉原配張氏,立陳圓圓為“正妃”,卻被陳圓圓婉言謝絕,她的深明大義讓張氏刮目相看,也直接促成了吳三桂蓮花池建園。“吳三桂築野園於滇城北,以處圓圓。窮極土木,毀人廬墓無數,以拓其地。縉紳家有名花異石,必穿屋破壁致之,雖數百里不恤也。”

因為陳圓圓是江蘇常州人,想來吳三桂是為了緩解愛妾的思想之情,在選址蓮花池後,更是依傍著池水把“安阜園”建成了一處蘇州園林,整體佈局模仿退思園建造,處處都是江南景緻,讓愛妾彷彿置身家鄉。

根據僅有的一些記載,我們還能想象當年吳三桂和陳圓圓在此飲酒作樂,吳儂軟語,纏綿不盡的場景。夜夜笙更的生活,卻也只能是歷史中極其短暫的一個停留。

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前世今生

直到1681年,清軍圍攻昆明時,安阜園毀於戰火。曾經日日鶯歌燕舞的園子,只有殘垣斷壁還在訴說昔日繁華,景象讓人看了寒心,過去的美景逐漸成為人們口中的“野園”。“老狐學人夜拜月,桃花有鬼來招魂”,詩人孫髯描述了當年野園的荒涼。這個“野園”保留了當年的建築格局,雖然荒涼,偶爾也可從遺蹟中依稀看見昔日美麗,因此,八國聯軍入侵後,英國駐昆明領署又在此修建了花園。

戰火中,這裡也曾是西南聯大師生散步的好去處。直到建國以後,這裡成為供市民遊玩的公園,但是保護不盡如人意,樓閣坍塌隨處可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歷經300多年,這裡整體的園林格局依然存在。

現在的蓮花池公園,保留妝樓的同時依照原有的建築格局和史料記載,儘可能地復原了當年的園林景象。妝樓正面楹聯“商山葬玉分三尺;過客尋香泣數行”選自著名學者袁嘉穀的《和吳梅村圓圓曲》長詩中,聊聊兩句道盡今人對陳圓圓人生遭遇的情感。

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再建安阜

2006年,經過政府的精心規劃和改造,安阜園與蓮花池公園一起,重新與昆明市民見面。

不同於普通公園中的仿古建築,安阜園中的主要建築都在原有園林遺址上,尋找同時期或相近時期的建築復原、修葺而成。“既然是歷史文化名園,我們希望儘可能展現出當年的風姿。”參與了安阜園重建的邵筱萍本身就是一名江南女子,作為一民族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的她,對蘇州園林和江南民族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採訪中,她能準確說出建築上每一處雕刻的含義,哪個是三陽開泰,哪個代表平安,哪個描繪天倫之樂。“這些古建築的修復非常不易,但是一棟建築的修復就至少需要兩個月,修復之後,還要重新把那些已經被歲月侵蝕的木材復原成房子。”付出很多艱辛後,2008年與市民見面的安阜園,除了修整了妝樓,還重建了燕安堂、虎阜堂、聽雨榭、囉嗊堂、座嘯亭、澄懷亭等重要的建築,復原了一個完整而小巧精緻的蘇式園林。


樂曲不終

現在的安阜園不但供遊人參觀,還上演庭院戲劇《圓圓曲》。出品人邵筱萍更願意相信陳圓圓出家以後,最終以出家人的身份終老:“有相關記載說她活到了72歲,也有她老年畫像流傳下來。”因此,庭院戲劇《圓圓曲》中,也採用了這種結局,“如果出家的她一心向善、大愛無疆,這樣的結局可以給大家更多正能量,那為什麼不選擇相信這種結局。”

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伴隨著今日的《圓圓曲》,歷史在眼前幕幕而過,雖然有很多今人無法知道的故事隨著時間越來越遠,但陳圓圓這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卻從來沒有被人遺忘,歷史的歌聲不曾停唱,曲未終,人已散。但箇中並沒有悲涼,今人在蓮花池畔走過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正踏在陳圓圓當年的足印之上,晚年皈依佛門的陳圓圓可能並不知道300年後還會被人說起,當“秦淮八豔”的容貌隨歲月老去甚至消失,她留下的更多是後來表現出的民族氣節。而歷史抑揚頓挫的歌聲中,唱給今人的,除了當年的故事,更是思考。


吳三桂和陳圓圓愛情,如今依然藏在昆明市五華區的安阜園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