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餵食需要喂多少?

先鋒官來也

小龍蝦飼料的投餵要考慮天氣,水質,蝦量及活動攝食等因素,一般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標準。具體投餵注意以下幾點:



一·蝦的攝食分為幼蝦,成蝦階段。可以將剁碎小雜魚,河蚌肉放入池內淺水處,配上其它藻類植物,觀察進食情況,少則補,多則控,把握實際進食量。

二、早晚各喂一次,以傍晚為主,量在7成左右。天氣晴好,可多喂;脫殼期少喂,生長正常多喂;發病期少喂,快速成長期多喂。

蝦的投餵並不能精確到幾斤幾兩,主要還是靠自己把控,摸索出來的才是經驗,別人的模式並不適合每個人。

養蝦不易,好好學,你可以的!


大王和小王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小龍蝦餌料投餵多少主要取決於養殖池塘的蝦的多少,其中投餵量還受氣溫、天氣狀況、蝦成長階段、養殖水體環境、蝦攝食情況等等影響。

對於剛投放蝦苗的新養殖塘口比較好確定投餵量。一般以投放蝦苗總重量來確定相應數量的餌料,按照投放蝦苗總重量的2-5%來投餵;如果是6-8月份投放的種蝦,此時由於水體浮游生物豐富,餌料係數可適當減少,按1-4%投放苗種重量來投餵


關於剛投放蝦苗的新養殖塘口,投餵量的注意點:


1. 剛投放蝦苗後半個月內投餵量需少,按照最低投餵量2%來投餵;

2. 幼苗期需投餵小口徑高蛋白餌料,一般建議口徑為1.4毫米及以下,蛋白含量最少30,投餵半月左右可以逐漸減少蛋白含量;

3. 隨著氣溫升高,蝦的生長,活動能力越來越多,相應提高投餵量,在蝦上市半個月左右可以按最大投餵量來投餵;

4. 蝦大量脫殼期間停止投餵,陰雨天氣、養殖池塘水體惡化、缺氧時適當減少或停止投餵;

5. 投餵餌料後需密切觀察進食情況,依據實際進食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對於老的養殖塘口由於很難估算池塘到底有多少存蝦,一般採取定量投餵,然後密切觀察餌料進食情況做適當調整。一般以去年投放種蝦重量做適當比例上浮;如果去年沒有投放種蝦可以採取每畝地投餵1-2斤的量,然後觀察餌料被食用情況來調整。


其它注意點:


1. 當氣溫達到12-15℃以上時可以開始投餵餌料;

2. 當氣溫達到16℃以上時採取每天投餵1次,一般建議在傍晚時刻投餵,投餵量為最小投餵比例;

3. 氣溫達30℃以上時可以採取每天投餵2次,每天傍晚和早晨時間。傍晚時間段投餵總餌料的70%;

4. 餌料需要投餵在淺水區的平臺上,定點投餵,切記將餌料直接投餵在深水溝渠中;

5. 小龍蝦養殖餌料投餵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可以附帶小麥、大豆、米糠、豆渣等;

6. 養殖小龍蝦池塘必須要有一定比例水草,水體環境要好,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如果水草好,浮游生物豐富,餌料可以適當減少投餵。




灣塘谷

看了其他人回覆的,我都不同意,還有回覆的模糊不清,人家問小龍蝦在放苗到出售成品蝦這段時間內,要投多少飼料的,怎麼投?按照什麼比例投?有的都是瞎扯,甚至胡說八道!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具體的投餵量,按照小龍蝦的生長週期60天來算,具體投餵飼料的量如下:

1-10天投餵量是百分之一

10-25天投餵量是百分之三

25-40天投餵量是百分之四

40-60天投餵量是百分之五

上面的投餵量是按照每畝投放的蝦苗的總體重來算的!

投放時間內,每半個月在投餵的飼料里加上一定量的大蒜素來防止小龍蝦的腸道感染病毒!

小龍蝦是食雜性動物,吃的很多,也雜,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來給腸道消毒!

謝謝大家



大型小龍蝦育苗基地

記得小時候跟村裡的大叔去池塘裡餵過小龍蝦。時間大概是早上九點左右,和晚上五點左右。


那時候我就好奇問他,為什麼不一大早就去喂小龍蝦呢?大叔說:太早了水裡面的空氣不好,小龍蝦沒有那麼的活躍。吃的自然就少了,吃的少了就長得慢了。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一大早的水裡面的氧氣少。因為在夜間水中的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不產生氧氣。小龍蝦缺少氧氣會覺得頭暈。所以就不活躍了。

大叔喂小龍蝦時,每次都是晚上喂的比早上的多,大概是早上的兩倍。後來問他才知道,小龍蝦經過一天的活動肚子會比早上時餓,吃的就比較多了。



至於小龍蝦的食量,這個真的沒有統計過,小龍蝦對於不同的食物食量不一樣。水溫高時小龍蝦的食量比水溫低時的大,大家可以摸索一下。第一次喂多一點,如果吃不完就減少。

我喜歡喂小龍蝦,覺得特別好玩,但我不喜歡吃小龍蝦!


穀神在哪

喂多少,取決於龍蝦的大小

如果是蝦苗,不過拇指長,那就麥麩,豆渣混合,每畝大約20斤,每次10斤,早晚各一次!

如果已經長大,比中指長,那個時候,如果是飼料,就每畝大約50~100斤這根據你當時放蝦苗的密度來算! 水邊撒一點,隔天看看是否吃完,在適量添加或減少!

總體來說,蝦和飼料的比例,大約是1:1.1 根據天氣,氣溫,適當調整就好了!

以上是我在江西學習的,沒複製。希望能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