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華為還是當初的華為嗎?

為什麼有的公司讓人絕望?有的公司讓人覺得還有希望!

前幾天華為公司的雲BU的總裁發了一個微博,這條微博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也沒有多少轉發,但是就是這條非常簡單的微博我認為是道出華為成功的最為根本的基因。

現在的華為還是當初的華為嗎?

其實一個公司成功的原因無非就是:戰略方向大體正確,然後具備快速改進能力,一般情況下,只要是能做到這兩點的公司就不會太差。

從華為的發展歷史來看,早期華為產品無論是從功能、穩定性、可維護性等各個方面均不如阿爾卡特,愛立信等公司,而且差距非常大,以致在很長時間內,華為通信產品是進不了省會城市的; 但是華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速改進能力,最早華為的改進方法也是簡單粗暴,如果客戶一個功能不滿足,或是設備有一個BUG,研發工程師帶上電腦直接在客戶的機房進行編程,修改方案,直到客戶滿意為止,慢慢在客戶的心中形成一個印象, 用華為的設備有問題不怕,反正華為能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決,同時還帶來一個好的副產品就是給客戶形成另外一個印象:華為願意傾聽客戶的聲音。這個口碑讓華為受益非淺,隨著華為的產品質量、功能、和口碑快速在改進, 華為產品也進入了省會,上海、北京以及歐洲等高端市場!

當然初期的華為在客戶的機房直接編程來解決問題也導致了很多問題,例如準備不充分,導致設備癱瘓的;功能理解出現偏差等一系列問題,華為在這些問題上,又進行總結,快速改進,制定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的,總是能超出客戶預期,加上華為願 意傾聽客戶聲音加持,慢慢就走上了成功顛峰。

其實不止是華為,我後來研究很多公司,但凡成功的公司都是具備快速進化的能力的,遠的不說,淘寶就是這樣的。如果我們能退到2011年的淘寶,我們就估計非常不好用,或是不能用,因為有支付和質量信任矛盾,導致交易複雜而且很難,所以淘寶就搞了一個交易擔保工具---支付寶,當實這個交易擔保也有很多問題,例如不作為,使得買家和賣家報怨很多, 我記得馬雲有一次把所有的高管關在一個小黑屋裡,聽買家和賣家罵淘寶,以及罵支付擔保聲音,據淘寶內部人員說,這次聽錄音, 讓所有阿里高管受到了極大刺激,下了很大的力氣去整改,這才一下子奠定了淘寶的江湖地位。

現在的華為還是當初的華為嗎?

因為淘寶的輔助功能而成立的支付寶,發現在有賣家在兩週之內才能拿到貨款,有融資的需求,支付寶可以做小額貸款,因為做小額貸款的功能,就需要客戶信用,所以就有很多其它的功能出現,如花唄、餘額寶等等功能,支付寶成功演變成螞蟻金融,從此江湖流傳支付寶改變了銀行的故事,移動支付和互聯網支付慢慢把中國改成一個無現金的社會。

反過來也是一樣,失去快速改進能力的公司,就會讓人覺得絕望,通信行業的世界500強公司還是挺多的,大部分失落的原因就是不能快速改進,對於客戶的需求反應極慢,例如愛立信對一個小需求答覆就是6個月以上才能提供,讓有急需的客戶感到非常崩潰,從而轉向了能快速提供的設備供應商,如中興和華為。

現在的華為還是當初的華為嗎?

當然一個公司慢慢做成這個行業的領頭羊的時候,因為內部越來越複雜的流程和制度,就會造成反應越來越慢,最終給客戶的感覺得就是不願意聽客戶聲音,也不願意改進,失去了靈活的步伐,最終也失去了客戶。而已經是通信行業的領頭公司的華為就越來越變成了當初的愛立信了,華為還會是華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