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店學徒出身的他,是這樣完成草根逆襲的!

古董店學徒出身的他,是這樣完成草根逆襲的!

戴潤齋

戴潤齋,本名“戴福保”,後來改名為“戴潤齋”,西方古董界稱其為J.T.Tai。

古董店學徒出身的他,是這樣完成草根逆襲的!

戴氏舊藏清乾隆御製琺琅彩“祥雲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捶瓶一對

當學徒 闖上海

出身平常人家的戴潤齋,學徒生涯始於20世紀20年代末。在故鄉無錫小鎮,當時只有十幾歲的他,就在其舅父開的一間小古董店裡,潛心學習各種古董知識和鑑定技巧。後來戴潤齋被委以挑貨買賣的重任,他到也因此而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

1932年,時年22歲的戴潤齋,已經練就了一身的本領。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戴潤齋勇闖上海灘。依靠著獨到的眼光與購藏古董的非凡能力,1938年他在上海法租界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古董店“福源齋”。

在古董店剛開業時,戴潤齋就和當時最大的私人古董商盧芹齋建立了合作關係。盧芹齋負責提供資金,戴潤齋則為其四處尋找各種奇珍雅玩。這種關係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末。戴潤齋的出色能力,給年長他30歲的盧芹齋留下深刻印象。

古董店學徒出身的他,是這樣完成草根逆襲的!

戴氏舊藏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

再創業 赴紐約

20世紀40年代末,戴潤齋一家遷居香港。他和胡惠春、仇炎之等人成為第一批南下香港的收藏家和古董商。然而,當時香港有限的商機卻無法滿足戴潤齋的雄心。於是,他將目光轉向了歐美市場。1950年,他毅然決定移居美國。

初到美國的戴潤齋,借用了盧芹齋紐約東區57街42號的住宅作為中轉住處。很快,他就在一流博物館和著名畫廊雲集的麥迪遜大道810號開設了“戴潤齋”古董店。

20世紀60年代,戴潤齋全家正式取得美國公民資格,搬進了紐約東區73街26號的獨棟樓房,算是真正在美國站穩了腳跟。

古董店學徒出身的他,是這樣完成草根逆襲的!

戴氏舊藏清乾隆御製粉紅地粉彩軋道蝴蝶瓶

拍珍品 遊歐洲

1953年,戴潤齋決定前往歐洲進貨。那年春天,他第一次來到英國,參加了倫敦蘇富比舉辦的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AlfredClarke)明代陶瓷收藏拍賣。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蘇富比2012年春拍以2.0786億港元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就是克拉克夫人1930至1970年代的舊藏。

當時的那場專拍一共只有82件拍品,原本預計會被倫敦本地的兩位知名藏家包攬,結果由於戴潤齋的突然出現,他們只包攬了七成拍品。戴潤齋出手穩、準、狠,一舉拍下11件珍品,引來現場陣陣騷動和驚喜。

1960至1970年代,戴氏繼續活躍於歐洲拍場。1963年11月在倫敦舉行的古董商諾頓(H.R.Norton)專拍,他以8000英鎊購入一件極為精美的15世紀配有原蓋的青花梅瓶,刷新了當時的瓷器拍賣紀錄。

古董店學徒出身的他,是這樣完成草根逆襲的!

戴潤齋

施仁心 行善舉

戴潤齋在美國始終保持著低調樸素的生活習慣。每天在紐約中央公園鍛鍊身體時,他從不戴華麗的手錶,身上只帶少量現金,偶爾用來應對流氓糾纏,更多則是施捨給乞丐,這份仁心善舉後來也發展成他晚年的事業。

1982年,年逾古稀的戴潤齋投身慈善,成立了“戴潤齋基金會”。在他的推動下,基金會從資助醫學院學生開始,繼而贊助一系列的醫學研究、美國紅十字會以及許多相關的慈善機構。該基金會還捐助了多項獎學金給北京大學與臺灣東吳大學。

無論是2008年拍出5330萬港元的清乾隆御製粉紅地粉彩軋道蝴蝶瓶,還是2010年總額高達6.7億港元的“彩華騰瑞”御瓷專拍,戴潤齋基金會都受惠於這些拍賣所得,藉此延續著戴潤齋的善心厚德。

估品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