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多農村的奶奶都比較溺愛孫子?

俺是鄉下人

是不是在農村有的奶奶比較溺愛孩子?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不只是奶奶,爺爺更是如此,俗話說“隔輩親,真的親”,有的溺愛到除了要天上的太陽月亮不能滿足,其他的只要一哭二鬧,爺爺奶奶很難招架得了,只要是孫子要的物品,甭管多貴,那是寧可心疼如刀剜,也必須滿足孫子的要求。


這現在其實不只是在農村,全國基本上一樣,爺爺奶奶對於孫子那是真親,俗話說養兒為防老,養孫子能有幾個能指望得上?可偏偏對待孫子那是真親,沒有絲毫的回報之想,骨肉相連血脈關係,看到自己的血脈得以傳承,雖然並沒有指望孫子能夠對待自己怎麼樣!但爺爺奶奶對待孫子的那份愛,是最真實的。

愛並不等同於溺愛,孩童教育尤其突出,“三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爺爺奶奶過分的溺愛,造成孩子嚴重的脾氣暴劣,不懂禮貌,不懂禮數,甚至出口成髒,這些都是溺愛造成的必然結果,在農村朋友家喝酒,見過幾次這樣的情況,朋友的孩子大約7~8歲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溺愛慣了,上菜之後,自行端到自己跟前開始自己吃,朋友沒說兩句,他家老爺子插嘴了,小孩子,讓他吃嘛,又吃不了多少,當時我很無語,記得沒做多久我就藉故離開了,後來聽說他兒子上了初中,學習成績倒數第一,還在學校打架,校長跟我朋友談話,讓他兒子退學。後來據說是轉校了。




爺爺奶奶對待孫子,如果是百分百,他們絕對可以說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我倆兒子上晚自習如果回來稍晚一會,我家老爺子就會坐立不安,我老孃也會一直看錶,老爺子在屋裡踱了一會,如果還沒回來,那必須得出去,去我那倆兒子下學路口等,初中~高中直至現在我倆兒子上了大學,每當他們放假要回來,老爺子都會提前騎上三輪車早早的在哪路口等待孫子的歸來,從不論颳風、下雨乃至下雪,他都會早早提前很久在哪裡等待。。。。


溺愛害大於利,溺愛有時真的會讓孩子從小養成很壞的習慣,久而久之,難以改變,在學校,在社會,不會再有人像爺爺奶奶那樣的在對待你,溺愛你,這是最真實需要能力的展現,而對於一些在依賴性久了的孩子來說,真的不見得是有什麼優勢。


棒奔霸

這個問題,對於農村長大的我來說,還是感觸頗深的。雖然現在社會上反對重男輕女,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七八十年代怎麼嚴重而已。



我的一個親戚家,有一個表叔生了一男一女,他的弟弟(也叫表叔)生了兩個女孩,大表叔的男孩在老家養著,女孩還小,就跟著父母去了廣東。二表叔的兩個女孩都在家養著。孫子孫女都在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奶奶對他們的態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男孩上學可以得到更多的錢,可以買各種玩具,放學回家可以坐在電視機前安安心心、毫無顧忌地享受時光,等到飯點,還要人將飯送到跟前;此外,他還可以隨意的使小性子,然後再讓奶奶左哄右哄的才可妥協。而女孩,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揹著破爛的書包,與哥哥的乾淨華麗形成極大的反差;得不到心愛的芭比娃娃,回到家後,來不急休息,就被奶奶使喚到地裡幫忙,之後回來又要準備一家人的飯菜,一旦有什麼過錯,就被奶奶一頓數落,說她連點小事都做不好。就是這樣,在奶奶的差別對待下,男孩活成了少爺,女孩則像是侍奉他的婢女。



這種現象在農村還是普遍存在的,除了一些比較開明的爺爺奶奶認為男女都一樣之外,其他的多多少少都對女孩有些偏見。


那一年的xingkong

我也是農村的,因為國家政策的原因每家的孩子也就兩個,至少我們這是每家倆。雖然我自己還沒有孩子,但是親戚鄰居的孩子也不少,溺愛的也有但不嚴重。為什麼你要單獨問奶奶溺愛孩子呢?是不是你家就是這個情況啊?溺愛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這要跟老人講清楚的,老人一般比較固執,所以要耐心點不要鬧出家庭戰爭。首先呢我們要理解老人愛孩子的心情,他們只是想多對孩子好,你先肯定他們的想法這樣他們就能聽你後面要說的。跟老人說明溺愛孩子的危害,比如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唯我獨尊,長大後不能吃苦沒有擔當等等。然後你有時間要儘量多自己帶孩子,這樣老人對孩子溺愛的機會不就少了嗎。而且你要讓你愛人,孩子的其他親人跟你統一戰線,把奶奶溺愛孩子的機會變的最少。我寫的比較亂希望能幫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浮塵

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人,這是真的,現在農村重男輕女思想依然十分嚴重。如果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裡奶奶帶的話,除了衣食奶奶照顧的好,其他的比如思想教養,學習上是一點都幫不上忙的,說不寫作業,奶奶就說不寫好了,罵人,奶奶會對別人說小孩子不懂事,只希望孩子長得白白胖胖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