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意思,難道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嗎?”

這是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一段臺詞。影片中湯姆·漢克斯飾演的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但他最後卻達成了一系列令常人難以想象的成就——被大學破格錄取、成為橄欖球巨星、受到總統接見、成為戰鬥英雄、還創建了龍頭企業……而阿甘一路走來的信條就只有兩個,一個是“run”,遇到危險就跑;另一個是“do it”,想到什麼就去做!

有時世界就是這麼奇妙,一個人想得越少,反而會得到的越多。左右逢源地取悅世界,到頭來不如心無旁騖地做自己。

大唐名相劉仁軌也擁有一段傳奇人生。他出身草根、沒背景、沒學歷,起初在人才濟濟的大唐集團根本不起眼。但他靠著一顆誠心與一身正氣,一步步從一個地方小吏做到了當朝宰相,成為了三代帝王所尊崇倚重的對象。

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草根出身 自學成才

劉仁軌的起點不高。由於家境貧寒,又逢社會動盪,劉仁軌從小就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是他卻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每當勞動之餘,他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寫寫劃劃,默默地複習所學內容。以後又博涉文史,日積月累而擁有了淵博學識。

李淵立國後,原隋朝將領任瑰任河南道安撫大使,劉仁軌便來到任瑰手下做事。一次任瑰起草奏疏議論國事,劉仁軌看到了草稿,順手幫他修改了幾句話。任瑰看後大吃一驚,想不到自己門下竟藏此高手,於是當即提拔他為息州參軍。不久,劉仁軌又被任命為陳倉縣尉。

我行我素 敢言直諫

後來因為一件事,劉仁軌走進了唐太宗的視線。當時,官署裡有一位折衝都尉,驕狂放縱,因罪入獄仍惡習不改,還當眾謾罵官員,劉仁軌便命人將他亂杖打死了。太宗聽聞,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縣尉竟打死了我的折衝都尉,豈有此理!”於是派人將劉仁軌押至長安,想要當面看看這個膽大包天的縣尉。劉仁軌被押至京城後,面對太宗神色自若、不卑不亢。

一番審訊之後,太宗竟沒了脾氣,反而因為眼前這個小縣尉的剛毅正直,感到有些欣慰。最後,唐太宗不僅沒有處罰他,反將他提拔為櫟陽縣丞。

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有一年秋天,唐太宗打算到同州(今陝西大荔縣)打獵。櫟陽縣丞劉仁軌上奏曰:臣聞屋漏在上,知之者在下,正常徵用的勞役,已使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陛下又要欄柵圍獵,那就需要派人設置欄柵,修理橋道,即使再節省,恐怕也需一二萬勞力。而此時正是農民收穫的季節,他建議把打獵時間推遲十來天,等待農民收割完畢再打獵,這樣於公於私都能得到兼顧。唐太宗接到奏書後,馬上批示:“你的職位雖然不高,但竭盡忠誠以奉事國家,你所說的,朕都十分認同。”事後,很快任命劉仁軌為新安縣令,後又拜給事中,成為了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員。

揚威白江 不懼人言

公元660年,唐高宗發兵征討百濟(今朝鮮半島),劉仁軌也參與其中,在一系列的戰役戰鬥中,他如虎入林,如魚得水;能攻善守,敢打敢拼,連克強敵,最為得意的一仗就是白江口大敗倭國(今日本)和百濟聯軍。

戰役發起後,劉仁軌率領的唐軍,在白江口與前來支援百濟軍的倭國軍隊遭遇。倭兵二萬餘人從海上撲來,劉仁軌毫無懼色,審時度勢,及時掌握戰場主動權,水陸協同並進,拼死殺敵,四戰四捷。

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戰後,劉仁軌留守百濟,大將劉仁願回京述職。唐高宗問他說:“你是一員武將,為何呈上來的奏章,條理如此清晰,文筆如此流暢?”劉仁願如實回答:“這都是出自劉仁軌的手筆。”唐高宗大悅,連升劉仁軌官階六品。

公元664年,唐高宗派劉仁願接替百濟地區駐屯軍的防務,下令劉仁軌跟他的部隊一起回國。劉仁軌告訴劉仁願說:“帝國派出部隊,跨海東征,打算消滅高句麗王國,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今,秋季莊稼還沒有收割完畢,官兵卻全部撤走,將領也跟著回去,蠻夷剛被征服,人心不安,必定發生變化。不如仍留下原來的駐屯軍,慢慢的教他們收割,一面準備資金糧秣,分成若干梯次撤退,軍官及將領更要留下來鎮撫軍心,不可以回去。”

劉仁願不同意,說:“我上次返國,誣告陷害的讒言,像傾盆大雨一樣,主要是攻擊我留下太多部隊,陰謀盤踞海東,幾乎難逃大禍。今天我只知道執行命令,怎麼敢自作主張!

劉仁軌說:“我們身居要職,一切以國事為重。既然已經知道什麼是對的,就應全力以赴,怎麼能有私心!

”於是向朝廷陳述利害關係,請求繼續留守百濟。

抗日名將劉仁軌:有時,你想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歷經三朝 壽終正寢

唐高宗駕崩後,皇太后武則天執政。他想任命劉仁軌為京西留守,主持長安事務,甚至親自寫信相勸,將其與留守關中的西漢名臣蕭何並稱。當時已官居宰相的劉仁軌不僅上疏推辭,還講述西漢呂后亂政之事,大有對武則天明嘲暗諷之意。

儘管如此,武則天仍然對他尊崇有加。公元685年,八十四歲的劉仁軌壽終正寢,武則天為其輟朝三日,命在京官員依次到他家中弔祭。

有人評價劉仁軌是幸運的,因為他生逢明主,又遇到了好時代,不然以他這耿直勁兒,腦袋都不知掉過幾回,怎可能壽終正寢。或許,恰恰是他的耿直和簡單,讓他在朝堂之中多了一份與眾不同,也讓群臣百官對他多了一份敬畏。

曾有人問作家蘇岑:“我就是學不會心計怎麼辦?”蘇岑的回答,頗為經典。她說:“那就不要學了,簡單到極致,也是一種競爭力。

而喬布斯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時,也用了兩個詞——專注和簡單。他說:“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釐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能創造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