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贷观察:新金融监管体制格局下 企业贷款会更容易吗?

进入2018年以来,金融改革之声不绝于耳,引起金融领域从业者的关注度有增无减。作为其中信贷行业的参与者,好贷带大家先来梳理一下近期的变化:

3月9日,周小川指出,人民银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其后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放在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将起到更重要作用。”

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自2003年开始的“一行三会”的表述从此消失,正式形成了“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制格局。

3月19日,刚刚当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易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示,最紧要任务,就是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他还表示,今年金融改革开放还会有一些新举措。

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易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形势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好于预期。并强调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业改革和开放;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保持金融业的整体稳定。中国将确保M2、贷款和总融资合理增长。

好贷认为,2018年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势必发生巨大变革,并带来深远影响,包括大家一直关注的信贷行业,或许我们可以从新任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表述中看到一些发展变化趋势,也希望能对信贷业金融机构和从业者的良性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好贷观察:新金融监管体制格局下 企业贷款会更容易吗?

关于货币政策

为了创造“防风险并且能够平稳推进金融改革的外部环境”,易纲表示,将提供一个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可能延续,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向正常化,美联储的进一步加息动作为各界所关注,全球利率中枢可能会有所上行。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们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政策解读

好贷观察:新金融监管体制格局下 企业贷款会更容易吗?

全球利率中枢预期上行,显而易见,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趋于紧缩的可能性更大。那么,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又该如何理解呢?

就此,易纲表示,这样的表述主要针对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而言的,我国的经济目前稳中向好,看松或紧要看实体经济、三农等薄弱环节,以及创新领域是否能及时得到信贷的支持,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能不能创造防风险并且平稳推动金融改革的环境。

关于金融维稳和如何改革

好贷观察:新金融监管体制格局下 企业贷款会更容易吗?

易纲指出,金融稳定和改革一是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改革解读

易纲进一步指出,管住货币供给的总闸门,需要根据调控需求和流动性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促进货币信贷和社融规模的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未来,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也将探索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银行业金融机构MPA考核将增加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

人民银行将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好贷观点

易纲近期的表述中强调要为“我们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一个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那么,该如何理解呢?好贷认为,信贷行业从业者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对于货币金融环境,目前大家的感觉究竟如何呢?我们查询相关资料,从已经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其中企业中长贷款增长1.33万亿,同比少增了2500亿。2月虽然同比多增,但如果按1-2月合计数据来看,企业中长贷款同比少增不少,还有较大的支持空间。

但是结合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其中,银行贷款审批指数连续4个季度下降,使大家明显感觉到贷款审批收紧的趋势。

这说明了不仅是金融监管构架在调整,而且信贷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将盘活信贷存量,另一方面更注重信贷质量。

从流动性角度来讲,也必将是松紧适度、保持基本稳定的趋势。而是否适度还要看市场利率是不是平稳,超额准备金水平是不是合适等等。

也就是说,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以往不规范的影子银行业务存量依然比较大,接下来向表内转化的压力继续存在,MPA考核或与时俱进。

对于需要申请贷款的企业而言,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过于担忧,能否顺利获得贷款,最好还是练好企业内功,越是优质企业势必容易获得更低利率、更长期限的贷款。不过,随着全球利率中枢的上移,企业融资成本要做好一定的上浮预期。

分析师:黄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