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18年很多工作單位只招雙一流的畢業生?

旅行中吃貨的影子

雙一流包括兩個方面,即雙一流大學和雙一流學科。所謂雙一流大學就是學校整體實力,包括科研水平、創新能力、學校知名度、師資力量這幾個方面。

好學校=好出身

其實這個問題就跟一些大企業招聘的時候 , 只要本科生而更少選擇專科生的原因是一樣的。雖然大家都是本科學歷 ,但本科生的能力是千差萬別的。


如果你的學校是雙一流, 至少在招聘者認為你的能力是夠的。因為這意味著國家認可的雙一流學校也就是說在一個學校整體實力相對來說比較厲害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 至少要比其他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


因為在他們看來,科研水平更高、創新能力更強、學校知名度更大、師資力量更雄厚的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理當擁有更優秀的能力。

好學校=好能力

招聘者相信,在“雙一流”大學中培養出來的人,具有他們所需要的能力,儘管非“雙一流”大學也有非常優秀的,但是他們更願意相信前者,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沒有辦法。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雙一流”大學的學生在未來更能為他們創造價值,因為收到學校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創新創造的能力,這些優勢可能會更明顯。


況且,“雙一流”大學的組成多數是原“985”高校,這些學校本來就是非常優秀的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生整體上也是比較優秀的。

所以,2018很多企業招聘更多更偏向於招聘“雙一流”高校的學生。

我是學姐,一個不懼您撇刀子的女孩子

兜售教育和情感知識

不止2018年,以前也是。很多單位非985,211簡歷不收。原因:

1.人太多,買方市場。不得不設限減少工作量。

2.雙一流雖然不一定代表工作能力,但是起碼代表你的可塑性。清華北大和三本院校比起來,還是清華北大的平均智商高一些。工作入手也許會快一些。而且還得學校師資力量好,有機會接觸更前沿的技術,眼界廣闊。

3.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即使不是雙一流也會最終得到認可。但是不可否認雙一流裡的學生有能力的顯然比三本學校出來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