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政經 (LSE) 讀經濟的學生的生活是怎樣的?

YOYO小魚

Yoyi在別處:

LSE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學校,國際化到什麼程度呢,在我的班裡有49個人,只有1個是英國本地人。在我朋友的班裡近70人,也是隻有2個英國本地人。同宿舍除我之外的室友分別來自印尼、德國、智利和羅馬尼亞。數據說LSE超過50%的學生(本+碩)都來自國外,這個數據我沒有查證,但每週都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真的是很幸福 。


紀子瀟

申請LSE之時,我便對這裡通宵的自習文化、超長的文獻清單,以及期末圖書館的“暴走佔座”有所耳聞——並很快親身感受到每週超過20篇論文的閱讀量,一輪接一輪的報告、專題講座和課堂展示帶來的壓力。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是“忙完這一陣,就可以忙下一陣了”;“情人節我在圖書館,文獻就是最好的陪伴。


Nicole Liang

LSE的Location很好。吃喝玩樂真的很多。吃的話前面說的Fleet River Bakery,咖啡是Monmouth的,cake是home make的,很贊。但總體來說,英國的食物很難吃,倫敦的物價很無恥。玩的話,covent garden,大英博物館, St James Park都是我複習累了常去的地方。週四中午學校的Shaw Library Lunch time concert也很贊,中午一小時換換腦筋,享受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相當推薦。


霹靂軒

在LSE的這一年,我從不羨慕牛劍的田園風光和馳名中外的存在感,因為真正的存在感是源於內心的,真正的領導力也是在倫敦這個車水馬龍、充滿挑戰的快節奏都市中萌芽的。哪裡有組織,哪裡就有leader。就這樣,時光荏苒,再回過神的時候我已經站在畢業典禮的舞臺上和校長握手了。回憶那些奮筆疾書通宵達旦的夜晚,一個人跑去廣場大哭的週末,還有為旅行擔驚受怕的日子...Anyway, 為了那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