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

沙棘,是生長在西北鹽鹼地的一種灌木,有著營養豐富、晶瑩剔透的紅色果實。耐寒、抗風沙、生命力極其頑強,樣子十分美麗。今年50多歲的劉根愛,就是多舛命運中那株堅強美麗的沙棘。  

剛結婚就遭遇前任丈夫意外離世,和現任丈夫結婚後,仍然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照顧前任丈夫的父親三十多年直到現在。前公公的親弟弟後天智障又是單身漢,劉根愛照顧他二十多年直至去世。在現在這個家庭裡,她是自小患小兒麻痺症的丈夫李學智的另外一根“柺杖”,又同時擔負起照顧公婆的重任。  

她說,她忙到每天不敢生病、不敢休息。  

命運多舛,人生實苦。劉根愛,這個地道樸實的農村婦女卻用一顆強大的內心、高尚的品質和大愛大善在風雨飄搖的人生中活出了一副堅強勵志的模樣。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人沒了,眼淚哭幹了,但是老人咱得管,要不心肝眼兒下不去啊!”  

1987年,家住陽邑鎮柏林寨上村的21歲的劉根愛嫁給了本街青年王小劉。兩個人結婚後的第二年,生下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正當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當中時,王小劉暴病身亡。那一天,是1989年的農曆臘月二十,劉根愛一手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嬰兒,穿著孝衣,哭到流乾了眼淚。  

“那個時候那麼難,想過改嫁麼?”“沒有!”回憶起30多年前的辛酸往事,劉根愛眼角有些溼潤,語氣卻很堅定。“人家就這麼一個兒子,現在兒子沒了。咱能改嫁?老人還在,咱不管捏誰管捏哩?不管,咱心肝眼兒下不去啊!”擦乾哭腫的臉,她和孩子、還有前任丈夫的公公繼續一起生活。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 劉根愛為前夫老公爹擦洗面部  

從此,家裡的灑掃庭除、洗涮做飯等所有家務活都讓劉根愛包了。1990年的春天,前任丈夫的叔叔也就是公公的親弟弟突然回來了。此前他受過刺激,神經不正常,照顧這位老人的重擔也落在了劉根愛身上。叔叔有肺結核,又是光棍漢,劉根愛就專門為他準備碗筷,把飯端到他跟前,哄著叔叔吃飯。一個女兒,兩位老人,其中還有一個不正常,劉根愛成了這個家庭的頂樑柱。她總是不停地做家務,包括給兩位“公公”清洗內衣物,一心撲在這個家。街坊領居看到了,都說她,你一個侄兒媳婦,還給他洗這個衣服啊?劉根愛只是笑笑,就又接著幹活去了。過年過節,劉根愛的娘叫她出去看戲散心,她沒心思出去。她娘既心疼又著急:“你就守著你的破家吧!”  

“我和你一起生活,但還要繼續照顧老公公和叔叔。”  

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劉根愛也漸漸從悲痛中走了出來。也許是冥冥中的天意,劉根愛遇見了現在的丈夫,也是她的初中同學——李學智。1992年的春天,從小患小兒麻痺症的李學智在村上的關爺廟擺攤修鞋維持生計,劉根愛隔三差五從這經過,和他聊聊。李學智也時不時說上幾句寬慰的話。慢慢地,兩個人有了想走到一起的想法。  

同時,劉根愛提出了兩個條件。劉根愛說,她要繼續照顧前任丈夫的父親和叔叔,孩子也要跟著他們共同生活。李學智滿心敬佩眼前這個樸素又善良的女子,滿口答應下來。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開著三輪車送丈夫到鞋鋪路上  

“你的心被鬼迷住了?他身體是個那個樣兒,你到底咋的想的?”父母親戚和街坊鄰居一片反對聲。儘管如此,兩個人仍然走到了一起。劉根愛沒要一分錢彩禮,兩個人也沒有舉行像樣的結婚儀式。就連最簡單的傢俱也是李學智二哥結婚用過的。  

一年以後,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給這個家庭帶去了許多笑容和幸福。但劉根愛的擔子更重了。那邊有公公和智障的叔叔,這邊有現在的公公婆婆,還要養育一雙兒女。為了多掙點零花錢,他們在柏林村四道街人流集中的街面上,勉強找了個小門面,繼續補鞋修鞋。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劉根愛的愛人李學智在鞋鋪工作  

1997年,劉根愛前任丈夫的公公腦出血。躺在床上半個月不能動彈,劉根愛侍奉在床邊,端水餵飯,洗涮伺候,寸步不離。最讓公公感動的是他大小便的時候,劉根愛都沒有絲毫的嫌棄。  

為了讓公公更好地吃飯,她把拽面、抿拮、餄餎用勺弄碎,一口口喂到公公的嘴裡。這麼多年過來了,公公吃得總是頭碗飯。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 劉根愛為前夫老公爹蓋被子  

2003年,智障的叔叔去世了。沒有伴侶,沒有子女,只有一個身體每況愈下的哥哥。誰打發?按照農村的習俗,連個“淨面”的人都沒有,這都是最親的人才去幹的“營生”。劉根愛成了叔叔最親的人,拿藥棉給叔叔“淨面”,換上壽衣,讓叔叔入土為安。村上的漢子們都不由得被劉根愛感動,更加敬佩她的堅強。“你不害怕?這個活兒你都做?”“不害怕,自己個兒的老的害啥怕!”老公公在一旁看著聽著,眼睛也溼了。  

“日子再難,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  

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們也都長大了,老人們的身體也越來越差,李學智的身體也沒有以前好了。即使這樣,李學智依然堅守著當初和劉根愛在一起的承諾,和她一起照顧老人。過年過節,做點啥好吃的,劉根愛把料備齊,李學智負責掌勺,再讓劉根愛第一時間給公公送過去。在村上坐著曬太陽的大爺大媽們看到劉根愛端著碗經過,“這又給公公做啥吃了啊?這個媳婦去哪兒找?比親閨女都要親!”聽到這些話,劉根愛只是淡淡的一笑。這一照顧,就照顧了30多年。  

記不清多少個下大雨的日子,劉根愛心慌老公公院子的下水道出水不利,頂風冒雨趕過去,自己被淋成“落湯雞”。記不清多少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劉根愛拎著笤帚去掃雪,摔得生疼捨不得去看醫生。感冒生病了,一下吃一盒感冒通,硬抗!大冬天穿著厚保暖,幹活幹得渾身是汗,一脫衣服,都是厚厚的白色的汗漬。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後來,李學智的父親也去世了。李學智每天拄著一根棗木棍的柺棍,手上、腳上都是燎泡,已經不能長時間走路了。“不怕,我來拉你!”2013年,劉根愛買了輛三輪車。每天清晨,劉根愛先伺候婆婆和李學智吃完飯,再把李學智拉到修鞋攤。然後趕回來再去80多歲的老公公那打掃收拾,把煤球、水和乾糧……能準備到跟前的都準備到跟前,擦洗擦洗,就得趕緊回家做晌午飯。做成了,再繼續伺候老人們吃飯。下午,去攤上接李學智回家。


心疼你,邯鄲劉根愛!敬佩你,邯鄲劉根愛!​ 劉根愛喂婆婆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