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的地方曲藝“柳琴戲”和“拉魂腔”是一回事嗎?

百味記

因為小時候,我曾經在跟著父母,在山東臨沂下面的郯城縣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於柳琴戲還是不陌生的

說起柳琴戲,對於每一個土生土長的蘇北魯南地區居民,都不陌生吧,
“柳琴戲”也叫“拉魂腔”。只是稍有區別,江蘇的拉魂腔稱為“柳琴戲”,山東的拉魂腔被稱為“泗州戲”。山東的地方戲有很多種,其中有幾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山東棗莊的梆子

滕縣的鑼鼓銃子,梨花大鼓,琴書,快書等多種曲藝並存的東夷文化發源地。

“柳琴戲”距今有200多念歷史,起源於清朝乾隆時期,根據(江蘇戲曲志.柳琴戲志)上記載,魯南蘇北地區人民在豐收季節,總會唱歌表達豐收愉悅之情,民間稱為“太平歌”,太平歌也就是今日“柳琴戲”的起源。

在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諸葛亮,王羲之,古代聖人的故里,古墓出土的“樂舞俑”,從各個方面反應了,這裡曾是古代戲曲起源的支點,正是這裡的多元文化,孕育了戲曲中的一朵鮮花———“柳琴戲”。


藝術系女生

柳琴的彈撥入夢,咿呀的腔調拉魂。
通常還沒睡下,就又打算明天再看戲要帶幾個煎餅,炒多少鹹菜……

柳琴戲舊稱拉魂腔,流傳至今,已200餘年。
《沂州府志》卷四記載,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
乾隆年間,臨沂、郯城一帶災害頻仍,窮苦農民為了活命,只好“遊食四方”。年復一年,以致“浸以成俗”,“習為故事”。
“遊食四方”,須有一種遊食手段,此手段很可能就是早期“拉魂腔”。

1953年,臨沂成立柳琴劇團。
從此,柳琴優雅,二胡溫宛、銅鑼剛勁、琵琶飛揚,唱腔婉轉,一曲繞樑三日不斷。


從此,多少臨沂人曾經獨享一張板凳靜聽一曲柳琴、略過一縷清風盡享“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愜意。
自從有了柳琴戲,大概月亮便不再是夜晚的主角。
月色下的柳琴鏗鏘,臺上的尹桂霞、李春生、張金蘭、邵瑞武才是人們眼裡閃亮的明星。

他們演繹著忠孝節義,人間悲歡。
人間也從此流傳他們的故事,演繹他們的傳奇。
李春生是會“飛”的柳琴戲藝術家,尹桂霞是能編會唱的“戲簍子” 。看戲不見張金蘭,白花兩毛錢;看戲不見邵瑞武,白花兩毛五。
劇作家王慎齋因為創作劇本,常常徹夜不眠,吸菸不斷,人稱“一支菸”。
劇作家張鐵民將幽默與包容寫進戲劇,如今他是睿智和藹的“鐵叟”。

2006年,臨沂柳琴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柳琴戲以每年200場的演出頻次,又在臨沂重新煥發生機。

即使時光帶著往事漸行漸遠,柳琴戲那些閃光的日子,宛在昨日,觸手可及。
那身形,那扮相;那琴音,那唱腔。一曲餘音嫋嫋,唱得結局圓滿。


百味記

山東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安徽的泗州戲都是源於同一個劇種,那就是拉魂腔,三個劇種都可以自稱拉魂腔。

拉魂腔原本就是這幾省交界處的一個民間腔調,因為其旋律優美,唱的時候能把觀眾的魂兒都勾走了,所以叫拉魂腔。


在長期的流傳中,拉魂腔逐漸分為三路,就是山東省的柳琴戲,江蘇省的淮海戲,安徽省的泗州戲。

這三個劇種流傳到了三個省份,因為其口音、文化的不同,聽起來還是有些差別的。

至於題主提的這個問題,柳琴戲和拉魂腔確實是一回事,是拉魂腔在山東發展而成的一個劇種。

據1957年山東省戲曲研究室調查,柳琴戲共有傳統劇目200多種,說到這裡,推薦一些柳琴戲的經典劇目吧:

《墨子》、《狀元打更》、《小包公》、《喝面葉》、《屠夫狀元》、《李二嫂改嫁》、《楊三姐告狀》、《小書房》、《張郎與丁香》、《大燕和小燕》、《觀燈》等。

柳琴戲的表演,沒有固定的程式。演員在舞臺上不受拘束,可以自由發揮,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

柳琴戲分為文武場,文場多使用管絃樂器,武場則是用打擊樂器,除了傳統樂器之外,柳琴戲還運用了電聲樂器,更加趨於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