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恢復“留級”制度,對會孩子更好嗎?

作為家長你是否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同齡的孩子發展地快一些,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卻又成長的比較慢。留級與跳級,都會或多或少地給孩子的身心帶來一些變化。如果有機會,你是否會讓自己的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留級”呢?

網友一:

其實“留級”並沒有什麼丟面的,我國實行適齡上學制度,以每年的9月1日為界限來劃分哪些是適齡的學童,有的孩子出生在11、12月份或者是春季的孩子,相比較出生在8月份的孩子,在上學後就是比適齡的孩子反應會慢點,適應能力也會差點。而且每個孩子啟蒙的時間不同,那些需要“留級的孩子”可能就是啟蒙晚些,所以留級一年讓孩子可以適應下,也可以把之前落後的功課補上來又有何不可呢?

在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恢復“留級”制度,對會孩子更好嗎?

網友二:

我覺得不妥!

首先,我以事實說話。在實行留級制度的時候,發現但是留級的學生幾乎沒有從差生轉變成優等生的。留級生繼續在本年級上學儘管他的知識又學了一年,但是他絲毫沒有進步。

第二,讓我們分析一下差生形成的原因。差生沒有學習興趣,沒有學習動力,沒有學習的韌勁!不是基礎差的原因!如果一個學生學習差他是由於基礎差造成的,他可以通過他不懈的努力趕上來,但是這些差生都沒有,你就是把他留十年他還是差生!

第三,如果實行留級的制度,一個差生在一年級總是考試在後面。那我們就永遠讓他留級,請問留到什麼時候,難道讓他上到他結婚,您說可以嗎?這不是笑話,如果實行留級制度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網友三:

留級沒有什麼必要了,不會讓你把成績有本質性的提高,還會讓孩子有了身心的二次傷害,所以,尤其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尤其是不太可取的。不過如果是在高考階段沒有考好,不得不補習一年,這樣的留級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那是最後一次考試,選擇一個好的大學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心理是非常容易波動的,他跟之前班級的同學已經有了很好的互動,要讓他留級換到一個新的班級,他可能性格上會比較沉默,不會有很好的發展。因此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留在下一年去解決,否則一年過去了,只會多耽誤一年,應該把問題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在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恢復“留級”制度,對會孩子更好嗎?

網友四: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非常贊同有留級的。每個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差異,有的孩子開竅晚一些,或許是因為一段時間沒有努力或家長疏於管教學業落下了,造成惡性循環跟不上成了差生。然後就越來越沒有信心,一直差到底了。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不能留級,留了會沒有自尊心,孩子面子上掛不住。我請問下這班級的一差生,天天作業做不來,考試拉尾巴,看著別人那麼優秀,孩子會有什麼自尊心?

我自己也是小一歲去讀書,迷迷糊糊的,真不知道學了什麼,反正當時什麼都不會,老師也不喜歡我,每天我就羨慕別人怎麼那麼厲害的。後來到了三年級出了麻疹剛好離期末一個多月,我就休學了,留了一級成了學霸。

網友五:

作為教師和留級制的受益者,我同意恢復留級制,但是必須規定小學、初中、高中每一個階段最多隻能留級兩年、且同一年級不能連續留級兩年,同一個人總共留級次數不能超過三次。

我小學入學的時候年紀小,到五年級時又遇上六年制改為五年制,早了一年半上初中,大腦思維發育跟不上,很多知識聽不懂,又因為年齡關係好玩、不會學習,導致初二結束時代數三十幾分、幾何三十幾分、物理、化學都不及格。於是我媽媽讓我轉學並留級了,中考的時候數學96分,物理67分,化學96分,雖然不是最好,但讓我的中考總分超出了中專線、成為當時我們學校中考的佼佼者。所以我認為,留級對於成績差的孩子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也許孩子心裡會不好受,但它可以變為動力讓孩子更加努力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在義務教育階段如果恢復“留級”制度,對會孩子更好嗎?

網友六:

有些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可能沒有到達那個地步,留級之後智力水平跟上了,以後的學習基本上是穩步提升。有些學生可能在這一學年中都去玩了,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或許會把握好這次機會認真的學習,這對他們的今後的發展也是很有好處的,讓他們學會認真對待學習,認真對待生活,要不然就會受到懲罰,因為這個留級說出去也不好聽啊,也相當於一種懲罰。

或許有些學生因為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學科,想回去再讀一次自己適合的學科,這樣也可以的啊。至少我們應該給他們這樣一次機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