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胡宗憲這個歷史人物?

無咎21

我叫胡宗憲,徽州績溪人,老家的人都說績溪是個好地方,藏風納氣,山川靈秀,將來是要出大人物的。

大人物什麼時候出我不知道,從小父親告訴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讀書才能成為人上人,只有讀書才能為天下萬民謀福利。

人上人是誰我也不認識,我只記得,只要我讀書不努力,父親就用那條祖傳的三尺家法收拾我,直到今天,我看到竹板還有些害怕,不知道是不是當時留下的陰影。

嘉靖十七年,二十六歲的我考上了進士,雖說比起京城那些年少成名的天才差得很遠,但是在我們績溪老家,已經是很厲害了,發榜那天父親一臉嚴肅的對我說:讀書人當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二十七年過去了,這句話我依然記得,彷彿父親的聲音一直迴盪在我的耳邊。

嘉靖十九年,我被授官為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這是我第一次做一把手,雖說山東離家遙遠,但是想到可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就說不出的激動。

剛到益都,就趕上了當地百年不遇的蝗災,加上盜賊橫行,簡直民不聊生,前任貪汙的一大筆跑了,留下這個爛攤子給我,我雖然很鬱悶,但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有點穿越,大家輕拍)。

半年時間,我衣不解帶,馬不下鞍,把當地的盜賊還有蝗蟲一起掃進垃圾堆,老百姓有了飯吃,也不在為盜賊煩惱,非常高興,他們提出要給我立生祠,被我拒絕了,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有什麼好感激了。

嘉靖二十一年,母親去世了,老太太到死都在唸叨我這個漂泊在外的兒子,可惜宗憲不孝,沒有送她老人家最後一程,聖人說:忠孝不能兩全,可誰又能知道,做兒子的是多麼希望可以常伴膝下、承歡左右。

嘉靖二十三年,丁憂還未結束,父親也過世了。自從母親走後,老人家就一直唸叨生死,如今共赴黃泉,總算是不寂寞。

我把他們埋在村東自家的田地裡,爺爺,太爺爺還有許多祖先都埋在那裡,這是家族的規矩,也是父親的遺願,他常說:走遍天下,家在故鄉,哪裡都不如故鄉好。

那天我忽然產生一個奇怪的想法,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的後人會把我埋在哪裡?

丁憂結束以後,朝廷把我升為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我雖是文官出身,但從小熟讀兵書,對邊關佈防小有研究。北地不安,朝廷難安,我深感責任重大,幾年間,我走遍了北地每一個邊塞角落,與眾多的士兵百姓交流,熟悉他們的想法,瞭解他們的處境。後來朝廷下詔嘉獎我,我深感慚愧,比起那些守衛邊疆、戰死沙場的勇士,我這點辛苦又算什麼。

嘉靖二十三年,我迎來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朝廷調我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浙江距離績溪老家咫尺之遙,騎馬兩天就可以到達,可我卻高興不起來。此時浙江沿海倭寇遍地,百姓水深火熱。朝廷把千斤重擔交給我,我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赴任之前,我當著皇上的面立下軍令狀:此去不擒獲汪直、徐海,安定東南,誓不回京!

但是事情卻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浙江總督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因為和都督江南軍務的工部右侍郎趙文華不和,無緣無故掉了腦袋,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在浙江,他就是皇上,他不點頭,莫說調動一兵一卒,就是一張衛生紙也動不了。

我很不喜歡趙文華,但是沒有辦法,為了浙江受苦受難的百姓,為了朝廷的千斤重託,我只能委曲求全,虛與委蛇。沒想到這小子還挺好對付,不但不防備我,還上奏朝廷,把我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又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

有了這些權力,我終於可以安心平叛,俞大猷、戚繼光,徐渭一個個被我提拔上來,說實話,這幾個人都是人中龍鳳,如果不是朝廷腐敗,哪個都能獨當一面,安能讓區區倭寇橫行至此。

嘉靖四十一年,我五十歲了,人說五十知天命,我的天命是什麼不知道,但是徐海汪直的天命我卻很清楚,因為我要了他們的命,他們死了,浙江的匪患終於安定下來。

就在這一年,朝廷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嚴嵩父子倒臺了。天下人無不拍手稱快,我也很高興,朝廷處理嚴嵩父子的詔書發來那天,我還特意和俞大猷、戚繼光,徐渭他們喝了一頓,慶祝我大明中興有望。

但是沒過幾天我就發現,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樣看我了,坊間漸漸開始傳聞,我是趙文華的人,趙文華是嚴嵩一黨,而我,也成了嚴嵩的人。

簡直是荒謬,我胡宗憲不敢說兩袖清風,卻也坦坦蕩蕩,行走江湖這麼多年,誰敢說自己清白無暇,但是我可以對天發誓,胡宗憲對大明,對皇帝陛下,對天下蒼生,問心無愧!

但是徐階不想放過我,他是踩著嚴嵩的脖子做到首輔的位置,想收攬民心,就的做出與嚴嵩勢不兩立的樣子,而我就成為他作秀的墊腳石。

楊鳳儀受徐階指使彈劾我,我認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辯駁已經毫無意義,好在皇上聖明,放我一條生路,讓我回老家閒住。

說真的,我很感激皇上讓我回績溪,離家二十五年,我無時無刻不想著回到故鄉,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那裡有我童年的回憶,有我牽掛的父老鄉親,有我埋在村口的爹媽。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嘉靖四十四年,羅龍文被抄家,找到我當年寫給嚴世蕃的信件,當時我身陷囹圄,為求自保寫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我以為早就燒掉了,沒想到羅龍文這小子留一手害我,事已至此,夫復何言。

上個月,我寫下《辯誣疏》呈交皇上,但是一直沒有迴音,我知道,皇上已經不相信我了。

二十五年來,我為朝廷、為天下鞠躬盡瘁,為什麼沒有人相信我,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要陷害我,為什麼?聖人說:以天下蒼生為念。我一生夙夜在公,為何天下蒼生不為我念?為什麼?難道聖人說的都是錯的?難道我精忠報國也是錯的?

今天上午放風的時候,我獨自一人走了出去,十月的京城已經開始變冷,遠望西山紅遍,如火如荼,但是天卻出奇的藍,片片白雲縈繞,時有大雁飛過,啼聲如血!

我不由想起了績溪,想起了益都、大同、浙江,那些年,我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我累了,該走了!



日慕鄉關

胡宗憲主持的抗倭鬥爭,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點。他所表現出的膽略和智謀的確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結權貴、趨炎附勢、揮霍無度,也使他的人品備受爭議。世宗的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來推斷,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簡單幹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對曾經做錯的事也要付出代價,尤其是觸犯皇權的行為,更要嚴懲。世宗對胡宗憲屢次保全,讓他盡展其才。胡宗憲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運降臨之時。

胡宗憲的死,雖然是政治鬥爭的結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親手埋下的禍根。困擾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終於在胡宗憲的手中得到控制,這對胡宗憲的才幹來說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為人的確不夠光明磊落。首先,胡宗憲與趙文華及嚴氏父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次,胡宗憲侵吞軍餉、生活奢侈,好色,這是不爭的事實。胡宗憲通過在浙江加派“提編”等額外稅賦和請求留存浙江鹽銀等手段,聚斂了數額巨大的錢財,有“總督銀山”之稱。其中,有一些花費是用在招撫倭寇上。以胡宗憲微薄的俸銀根本無法維持如此奢靡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會引起朝中大臣們的非議。胡宗憲成為眾矢之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過,“千里做官只為錢”,明代官員貪汙的非常多,無論是前代“三楊”還是抗倭名將戚繼光,都有貪汙事蹟。而且胡宗憲貪汙的錢財有些用於抗倭鬥爭,有些用於與上級搞好關係,這也是應該考慮的。不過胡宗憲貪汙數額確實過於巨大,加上嚴嵩一倒,無人保他,他厄運也確實該降臨了。


寰宙文化


在那個黨爭嚴峻的時代下,胡宗憲面對的情形是:雖然懷著一顆忠肝義膽的報國之心,但無奈朝中奸臣嚴嵩嚴世蕃父子把持朝政。如若不去巴結討好嚴氏父子一黨,必然會被嚴氏父子當做嚴黨的敵人而丟官,甚至還有被誣陷下獄的風險。而如果去巴結討好嚴氏父子,又違背了其忠良的名義。但是當時倭寇已經很猖狂了,為了為國盡忠,儘快剿滅倭寇。只能巴結嚴氏父子,並受到了嚴氏父子的舉薦,榮升直浙總督。正是胡宗憲的推薦下,俞大猷戚繼光等人才得到重用。但是後來胡宗憲因為其手中的權利很大,也漸漸生出了貪心。

所以我認為,胡宗憲是一個好人,忠臣,但是他身邊的為官的環境卻不好,朝廷的貪汙受賄的氛圍最後也影響了他。所以其後來貪圖榮華富貴,徒生了貪心,無疑給他增加了不光彩。最後雖被免罪返回家中,但還是在內閣首輔徐階的授意下被誣陷至死。


我們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即使他再好,如果處在一個不好的環境中。也經受不過權利和財富的誘惑。例如某官員貪汙被抓,貪汙受賄上千萬元人民幣,他自己後來陳述說,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就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勵志長大做個好官,但是最後看到別人都貪也沒什麼事,也就忘記了信念。這官員從鄉長開始做起,起初其也倒是公正嚴明,兩袖清風。後來升任縣長還把貧困縣脫貧了。最後做到了副省級領導,卻收受賄賂,被調查。可以看來,即使你的能力再強,你再公正,再無私,由於人生來自私貪婪。當你長期處於一個黑暗的環境之中也會被染黑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胡宗憲也處於嚴氏父子把持朝政,貪汙腐敗盛行的官場。久而久之為了自己的前程而貪汙受賄以去巴結嚴嵩等人,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胡宗憲平定了浙江福建等沿海倭患,還任用了很多的人才。例如俞大猷,戚繼光等人後來都為國盡忠。其本質上還是好的。只不過生不逢時,生在了黨爭激烈的時代。


忘川星玉

胡宗憲(1512—

1565年

),漢族。字汝貞,號梅林,徽州績溪(今屬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將。因為嚴黨失勢而下獄並且最終自縊而死,但他忠義的形象依然深入民間,故御賜歸葬故里

天馬山

,諡號襄懋。

中文名胡宗憲

別名字汝貞,號梅林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績溪

出生日期1512年11月4日

逝世日期1565年11月25日

所處時代明朝

主要成就抗擊倭寇

代表作品

籌海圖編

諡號襄懋

葬處

天馬山

官職兵部左侍郎兼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出身嘉靖十七年戊戌科

同進士出身

收起

正一747

胡宗憲這個人物比較複雜,他一方面是嚴黨,一方面又積極抗倭,且非常有能力。這也就是他的悲哀之處了,最終,隨著嚴黨的倒臺,胡也隨著就完了。



但總的來說,胡也沒辦法,當時如果不投靠嚴黨,自己也不可能當上總督,也就無法實現剿滅倭寇的理想了。

所以說胡還是有能力的,同時也是能幹事且幹了實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