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即將在上海A股上巿,財富趕超劉強東

這家公司即將在上海A股上巿,財富趕超劉強東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身家一度因鴻海股價重挫大縮水,痛失臺灣首富寶座。但據《中國基金報》指出,隨著旗下金雞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將在上海A股掛牌,郭臺銘透過鴻海精密間接持有FII約11.54%股份,即使稀釋到10.39%,屆時他持有市值也將達709億元人民幣。

郭臺銘未來身家在全球富豪排名也將從原來第196位升至第121位,超越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阿瑪尼創始人Giorgio Armani、阿里巴巴集團副主席蔡崇信、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金融巨鱷”索羅斯等人。

作為蘋果公司最重要的生產合作夥伴,郭臺銘的富士康搭了十年的蘋果崛起順風車。現在,他正在為一項最能體現他願景的業務籌備“出道”派對:隨著智能手機熱潮開始消退,其希望成為主要市場參與者而不只是iPhone手機裝配商。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將通過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募集271億元資金,用於投資產能和技術。作為2018年最受期待的中國大陸IPO標的之一,該鴻海精密子公司身負重任:帶頭進軍“智能”製造從服務器到物聯網設備等各種利潤率更高的電子產品。

投資者是小心謹慎的。雖然這家僅有3年曆史、本質上只是個工廠的企業引來了異常兇猛的炒作,但事實證明,鴻海過去的各式業務轉型努力——從電子產品組裝轉向利潤率更豐厚的機會——並不順利。鑑於富士康逾一半的收入來自於總部位於美國庫比蒂諾的蘋果公司,郭臺銘削減對它的依賴是明智的,但他的各種嘗試都沒有取得什麼成果。

這家公司即將在上海A股上巿,財富趕超劉強東

位於臺北的淡江大學經濟學家蔡明芳表示,接的蘋果公司訂單越多,可以調配給自有的創新、品牌業務的資源就越少;如何在為蘋果生產和發展自己的業務之間取得平衡,已是鴻海面臨的一道難題。

延伸閱讀:世界變得快,鴻海以變應變:投入人工智能及大數據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靠著公司裝配蘋果iPhone而名聞天下,如今計劃在未來幾年更加側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注,因為他試圖將這家代工製造商轉型為在全球科技行業能夠發揮更大影響力的實體。

2018年2月在臺北為員工和家庭成員舉行的年度尾牙聚會上,郭臺銘說,公司到2020年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以適應這個行業的新現實。他將擴大在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物聯網方面的投資,使鴻海在技術供應鏈中佔據更核心的地位。

這家公司即將在上海A股上巿,財富趕超劉強東

一天之前,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表示,擬投入約271億元在下一代項目上,並在中國大陸首度公開發行股票。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刊登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該公司的動作將包括雲計算,物聯網解決方案,人工智能製造和第五代無線技術。隨著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增長放緩,鴻海正在轉型升級,邁向單純電子裝配業務以外的部門。

“這三年的工作會非常繁重,因整個世界隨網路經濟變化快速轉變,過去的成功法則在未來會被翻轉、淘汰,”郭臺銘在常用於音樂會和其他娛樂活動的南港展覽館對著逾萬名與會人士表示。他說,如果我們不繼續前進,就會被淘汰。

這家公司即將在上海A股上巿,財富趕超劉強東

郭臺銘和他的公司必須在中、美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是鴻海旗下首個在中國大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同時,郭臺銘還會見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並同意在威斯康星州建設一個價值100億美元(約合639億元)的顯示器工廠。 2017年7月,州長和郭臺銘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要求政府提供高達30億美元的援助,出售至少1000英畝的土地。

鴻海每年的年度聚會都是郭臺銘向員工和媒體說明他未來優先事項的機會。2018年,他強調了他們的公司如何管理幾乎涉及行業各個角落的技術趨勢。

他說,過去一年是轉型升級準備年,從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內,則是為工業互聯網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平臺經濟紮實工作做準備的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