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孩子,小時候經過三年的專業干預,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會不會提高?

用戶8406169682163

你這個題乾沒有講清楚,孩子的年齡和情況,一般情況下,自閉症診斷之後,干預就是終身的。如果你只想通過短短的三年時候就想好轉,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孩子已經確診,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配合機構,為孩子制定合適的干預計劃,不僅僅包括語言和自理能力,還有認知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因為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疾病,很多孩子在這幾方面的能力都有欠缺的,只不過有的孩子可能某一方面稍強或稍弱一些。

作為家長,一方面要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機構,綜合考慮一下機構的教學,師資以及環境等各方面的情況,以及網絡上對這家機構的客觀點評。現在一般的機構都需要家長陪讀,在陪讀的過程中注意和別的家長的溝通和交流,找到自己孩子欠缺的地方。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較差,那麼你就要配合機構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干預和提高。

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家庭的干預,除了每週25個小時的有效干預之外,家長完全可以充當孩子“心理治癒師”的角色,注意干預可以隨時隨地,我見過的很多家長,他們在機構,孩子在上課,然後到了課間休息的時候,家長孩子抱著孩子做一些鞏固和練習。

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語言和自理能力,還是有很多的方法的,有一位家長跟我說,她的孩子是輕度的自閉症,主要是語言方面的障礙,有事的時候也不知道怎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就只是拉著她的衣角哭或者鬧,然後她就想了一個辦法,利用孩子的刻板行為和愛好,來進行強化物的刺激,讓孩子學著提問並互動和解答,如果孩子正確提問了,孩子就會達到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每每這個時候,孩子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怎麼去和人提要求。也會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能力。

溫馨提示:我們旨在為全球的自閉症兒童提供最準確、專業、智能的康復訓練遊戲和素材。針對孩子的刻板行為進行干預提高,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自閉症兒童,讓世界充滿愛!

大家有自閉症方面的疑問可以諮詢我。


你好children

“孤獨症孩子,小時候經過三年的專業干預,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會不會有所提高?”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家長也不要高興的太早。

首先問題中並沒有說清楚孩子目前的年齡究竟有多大,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進步的速度也會有影響的。但是隻要方法正確,進步肯定是會有的。一般3~6歲是孩子干預的黃金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年紀還比較小,可塑性也非常強,因此進步也是非常快的。但是並不是說孩子年齡大一些就沒有進步了,只是進步的速度會慢很多了。

我在前面說了,經過三年的專業訓練孩子的能力肯定會提高,但是這也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這個前提就是方法要正確,其次家長也要用心。自閉症孩子每週至少要保證40個小時的干預訓練的時間,當然這40個小時並不是全都要在機構度過,家庭訓練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在機構訓練之後,家長要回家給孩子鞏固和泛化。否則在機構學的再好,不會在生活中運用和泛化也是白搭。尤其是自理能力,家長需要在掌握了方法之後要在家多練習。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自閉症孩子的訓練不僅僅包括語言訓練和自理訓練。自閉症孩子的訓練應該包括:認知訓練,語言訓練,感知覺訓練,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練,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感覺統合訓練以及行為管理。因此想要孩子進步的效果更明顯,家長需要全方位的對孩子進行干預訓練。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娟說育兒

雖然已經有大咖和機構回答了,但我還是進來答一下吧。

我跟題主談談問題裡的問題。

以題主你現在對孤獨症的理解,我只說你能明白的吧,這對我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無奈。

就說說你說的兩種能力,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你提及這兩者說明你經過的思考,對於每個自閉症譜系孩子,自理能力是重中之重,是開始的一個階段的重點,必須把這個能力優先搞定才能再談其他的。

但自理能力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指望不了別人的,包括指望不了機構也指望不了老師,只有家長做努力!因為課堂那點兒有限的時間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自理更是從孩子睜開眼睡醒的那刻就開始的,其實你與孩子相處就是最好最好的自理課堂,你需要學習一些更加提高效率的方式方法。

再談語言,如果說自理需要你百分之九十的努力,那語言就需要你百分之七十的努力!這樣看來其實還是主要在於家長,剩下那百分之三十可以寄希望於機構訓練,也只有這百分之三十吧。同樣最好的課堂也是在生活中!

再往深裡我就不說了,因為現在的你也不會理解。在我們家長無從下手迷惘的時候,的確藉助機構的力量是最現成和見效的,但自閉症是一場貫穿我們與孩子一生的戰役,請儘快直面這殘酷的戰場,我們避無可避。


【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孤獨地看世界,也許是最獨特的視角,堅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請關注我,請喜歡我的文章的人們評論轉發擴散,請做我們能做的,請尊重自閉症譜系的生活,我已成立頭條育兒群,譜系與普通孩子家長都可加入,請私信我,謝謝】🙏


孤獨行者Noodle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前提是老師都是專業的,而且回到家裡,家人也積極的干預。

1除了自理能力和語言,還要注重孩子的融合,讓孩子能融入社會是重要的

2認知能力是基礎,認知好了,語言能力才會好

3理解能力也要著重培養。

學習秩序,學習交往,學習自理,學習認知都不能缺少。

孩子的行為要比語言還要重要。

家長可以看看關於融合,人際交往訓練,地板時光等書。

要知道對孩子的干預要從哪幾方面下手,看書,這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家長學好了,才能在生活中,坐車,買東西,在家,做客等實際的情境中教育孩子。

而這些事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在學校學不到的。

等你看了5本不同類型的書,就知道了,干預孩子都有準則,有核心思想。學會了就會萬變不離其宗,就不難了。

雖然路漫漫,但我們一起,就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