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深刻地改變了農村經濟單純依靠農業發展的格局,開創了農民在農村就地就近就業的新路子。揚州市高郵送橋鎮的南茶村,當年藉助鄉鎮企業的發展,成為“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匯鴻箱包廠的前身是南茶村創辦的第一家企業——紅星塑料廠。1978年,隨著“包產到戶”的推行,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作為村辦企業的紅星塑料廠也應運而生。當時塑料廠一共只有兩間草房、四臺縫紉機,七個農民當員工,主要生產箱包。企業創辦初期,大家心裡還有點擔心,因為當時還比較封閉保守,村裡誰也沒嘗試過辦工廠搞企業,害怕被扣上“帽子”。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改革開放給大家帶來了信心和底氣,南茶村黨支部在村民大會上正式宣佈:“開動機器治窮,放開手腳致富”。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這個小廠投產的第一年就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原紅星塑料廠副廠長李萬林介紹,當年塑料廠便實現了產值31000元,利潤2700元。在當時,這可是個了不起的天文數字。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村民曹國林回憶道,一開始上班,工人是以工分來計報酬,每工分只有幾分錢到一毛錢。隨後幾年,紅星塑料廠不斷髮展,工人們的月工資達到了二十幾元,並且逐步在上升,比當時村幹部的工資都高。

效益更增添了大家的信心,隨著銷路的打開,紅星塑料廠從幾個人發展到幾十人、幾百人,產值也從3萬元增至1985年的1000多萬元,廠子一下紅火起來。村裡又創辦了華飛鞋廠、神力橡膠廠等企業,到1991年,8家村辦企業總產值達到1.36億元,把南茶推上“蘇中第一個億元村”的交椅。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不到幾年的時間,送橋鎮脫貧致富,村裡的公共設施建設也跟上步伐,公路、自來水、房屋等建設都趕超了周邊村鎮。

當年的南茶村成為揚州鄉鎮企業發展的示範典型,也進一步解放了當地發展的思想。因為辦廠經驗豐富,周邊村鎮都把南茶村稱為企業家的“黃埔軍校”,僅紅星塑料廠就有十多人走出去創辦企業。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經過40年來的發展,現在的南茶村共有大小企業36家,其中規模企業11家,年產值超過6.8億元,而與帶來的經濟效益相比,南茶村當年“億元村”的示範作用更是影響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年輪(二)高郵南茶村:蘇中第一個億元村

揚州市經信委黨組成員、市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張雲翔表示,村鎮企業消化了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同時給農民增加了很多收入,促進了工業經濟的佈局的調整,也促進了工業經濟的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產品。據統計,到1987年,鄉鎮工業所繳納的稅收佔揚州市整體稅收的32.15%,為揚州市財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