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有人认为,联字作对,是文人墨客们的专利,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普通民众都是“生产对联”的积极参与者,上到耄耋老叟,下到学语蒙童,无不以此为乐。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相传明代大学问家解缙少时,就是联对高手。解缙是明朝永乐年间翰林学士,人称“解学士”,他六七岁即能吟诗作对,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解缙七岁那处的一天,其父带他去江里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江边树枝上,向解缙吟出一句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 ”,解缙望了望烟波浩渺的大江,立即对出一句“万里长江作浴盆 ”,可见小解缙有多机智。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为了让曾经高大上的联字作对游戏能普通民间,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李渔先生还专门撰写了一本有关对联的入门级读本《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许多孩童就学,对于《笠翁对韵》多是熟读成诵的。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如今,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文化“节目”也日益深处人心,比如联字作对,就成为人们休闲时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网上偶然发现这样一幅上联,觉得内容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其文曰“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仔细研读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幅非常巧妙的组合,将金榜得中后的几个学习阶段串联到一起,每期一个“生”了,是为“三生”,而结语的“三生有幸”又是一个成语,只不过,在此联中,“三生有幸”是被借用“转义”了,这里的“三生”并不原意中的“三生三世”的“三生”,而是指三个学习阶段的学生的“生”。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因此,要想对出贴切工整的下联,除了内容与平仄上的考虑,还得兼顾熟语转用这一项,这样一来,就给下联的工整应对带来许多困难。

此联一现,网上也有许多网友跟对,不过,大多不能算上工整,现择录几则,供大家参考——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三生有幸;

读书人写书人出书人,三人有师。

大学生研究生博土生,三生有幸;

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后生可畏。

大学生研究生博土生,三生有幸;

辽宁省吉林省龙江省,仨省一家。

上联堪称绝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下联却弱到爆

感觉上面几联对得都不太好,尤其是上下两联都用重字,这是对联中所不允许的。你有什么精彩好联,请留言与大家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