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 “西進”中東的四條線路

中東或中東地區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

亞洲西部非洲東北部的地區。 它包括部分西亞和非洲埃及。中東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其中熱帶沙漠氣候分佈最廣。聯繫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歐洲和亞洲,中東自古以來是東西方交通樞紐,位於"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為爭奪寶貴的淡水資源和石油資源,常年戰爭不斷。

一般說來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爾、沙特、敘利亞、巴勒斯坦、阿聯酋、也門、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儘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共17個國家和地區。

從中國通往中東的鐵路線路據說有四條:

中國鐵路  “西進”中東的四條線路

藍線:中吉烏線路; 紅線:中哈線路; 黑線:中塔線路; 綠線:中巴線路

1.中吉烏線路

從喀什出發,經規劃待建的中吉烏鐵路到達安集延,再沿現有鐵路,抵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沿途再經烏茲別克1100公里,土庫曼斯坦500公里,伊朗800多公里,就到達伊朗首都德黑蘭。或繼續前進至土耳其及歐洲。

2.中哈線路

從烏魯木齊出發,在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1200多公里,也到達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從塔什干到德黑蘭的線路,與中吉烏線路相同。

3.中塔線路

從喀什出發,在伊爾克什坦山口口岸出境,先後經吉爾吉斯最東南部,穿越塔吉克斯坦南北,阿富汗西北部地區,進入伊朗,最終到達德黑蘭。

4.中巴線路

從喀什出發,沿規劃待建的中巴鐵路到伊斯蘭堡,再經巴國1300公里、伊朗1500公里的線路,到達德黑蘭。

初步結論:中塔線最不具優勢,中巴線次之,中吉烏線再次之,中哈線優勢最大。

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北疆及中國北方省市運往中東的物品,應首選中哈線。南疆的物品運則選擇中吉烏線。中吉烏線對南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中哈線則缺失此項帶動,因此,建設中吉烏鐵路也是必要的。中巴鐵路,事關國家的地緣政治,自然有建設的必要。中國最南方省份運往中東的物品,待條件成熟後,也可使用泛亞鐵路。至於中塔鐵路,作為中國通往塔吉克斯坦的線路,等條件成熟時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