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文/卢世伟


在特别冷的冬天,召唤特别深的孤独。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华语乐坛有一个很特别的重要奖项,叫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这个奖项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所有奖项都是由资深乐评人和音乐人以当面开会的方式讨论评选出来的,而作为评审成员之一,我还知道,其实它最最特别的地方,是在于几乎每个奖项都是由这些评委们“吵架”吵出来的。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我还记得2014年的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终审会上,我就曾为了一个新人女歌手跟其他评委大吵,这个新人女歌手叫刘思涵,2013年她推出个人首张专辑《拥抱你》,经过层层推介评选,最终和其他四位新人女歌手一起入围了2013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的奖项。最终刘思涵是怎么战胜其他四位女歌手的,大抵是因为最后我嚷嚷了一句:“其他四位女歌手也都很优秀,但她们都是偏独立偏小众的类型,各自在自我的领域里可以非常出彩,但只有刘思涵,以她的唱腔,以她对多种音乐类型的驾驭能力,她是可以跳出自身的小圈子,在更大的市场范围,甚至在国际视野中与其他歌手一起较个高下的。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是的,我就是这个观点:在当下这个音乐时代,能把音乐做的很有个性并不难得,但在个性的前提下,仍能把音乐做得很有基准很显功力的,反倒非常难得。刘思涵显然就是这样的歌手。

刘思涵在歌坛最初的亮相,就是在一个很特别的节目当中。那是在2011年,草根选秀基本上已经到穷途末路之际,却在一个几乎处于影响力末端的青海卫视回光返照,绽放出最后的一抹光彩。那年,由出身于湖南卫视的新锐导演马力执导的青海卫视音乐选秀节目《花儿朵朵》第二季,意外成为当年综艺的一匹黑马,再创选秀节目的收视热点与讨论高潮。这档节目的成功,很大因素就在于这一年的选秀涌现了一批真正具有出色演唱水平的女孩,如今回头看来,那一年的《花儿朵朵》竟有些《中国好声音》预热版的意思。这一年的《花儿朵朵》最特别的地方还在于,几位中音特色显著的选手都最终杀入了决赛,并且表现突出,这当中就包括唱法国香颂的刘思涵,唱爵士的刘艾迪和被人誉为“神婆”的黄夕倍,令这一届的节目音乐品质和品味大大提升。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但刘思涵在比赛中还是有些可惜和曲折。最初她一直和风格比较类似的刘艾迪杀得难解难分,最后止步于十强,只拿到第十名,却又在决赛前夕意外复活杀入四强赛再战,最终还是在PK中输给了民族特色的选手和秋香,成为年度第四名。

那时候的刘思涵之所以特别,一方面是在于她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属于舞台的人,怎么看都像一个家境不怎么好的邻家胖小妹(后来她的父母吐露说她之所以会那么胖是因为“长的胖就不会早恋”),另一方面就在于当她一开口,竟然扑面而来名媛的高贵气息,音色圆润饱满而透着珠玉一般的光泽,演唱起法国香颂来口音纯正,从容而雅致,令人心生陶醉,这也是在那个年代的选秀选手声音里很难听到的气质。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花儿朵朵》之后,刘思涵顺利签入种子音乐。2013年又再度参加了另一档选秀节目《中国梦之声》,晋级全国12强,之后还代表《中国梦之声》参加了当年的《直通春晚》亦晋级了十强。

但刘思涵也显然不是任何电视选秀节目最终会相中的人选,她的魅力,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声音作品里。而且特别的是,虽然她最初惊艳大家的是法国香颂类作品,但她的音色却是偏冷调的,不像众多香颂歌手那样洋溢着午后阳光的气息。但她的冷又不是那种刺骨蜇疼的冷酷冷冽,就是带有一丝冷落,一丝悲凉的清冷,就像她首张专辑《拥抱你》那首被很多人翻唱的《走在冷风中》,她的声音就是这种走在冷风中抱住双臂的感觉,或者是凉凉夜色中的一袭清月,看似很远,却又很贴切地在脸上,有些清冷,却又很明亮地眼里,很像人群中那种天生孤单落寞的人,并不离群索居,却又孤芳自赏,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没错,刘思涵的声音中就是有一种天生的孤独落单感,却又带着理性冷静的色彩,在感情世界里一直属于可(以与人相)遇而不可求(得结果)者。

就像她第一张专辑里的那首《聆听者》唱的那样“亲密得日夜不分却不算是恋人/陪你一起走过一段感情起承转合/要是说出藏在我心里的微弱心声/有没有可能反而变成陌生人/我就当你称职的聆听者 至少拥有资格/给我一个角色赖在身边 就很知足了”。而放眼当下的都市洪流中,有多少人不是在最热烈的人群中仰望着人生,回身就在最清冷的孤独里看清了自己?落单时,如果正好听到刘思涵的声音,难免都会心头一凛,迅速认清自己的处境,于是不再沉溺幻想,然后更紧的抱住自己双臂,自己给自己一袭爱惜的暖意。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如果说第一张专辑《拥抱者》中的刘思涵还在试图着寻找可遇中的可求,而今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不特别的很特别》中,刘思涵干脆彻底放飞了自己的孤独。

整张专辑连贯的听下来,很有些孤独者的醒世录的意味:孤独者多都是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不懂爱》的人,都是“在深夜一个人睡不着的空洞 在诉讼”,渐渐在一次一次的痴心错对中眼看着自己“变成温驯的人质被《寂寞绑架》,在温室里 安静地腐化”,发现自己的一腔热切不过是参加了一场情感的《淘汰赛》,而且还“只能在等候区徘徊”,却又总不死心,觉得“就算为我填色的人躲起来,躲在我的视线之外,我信他存在”,直到被失败折磨成一个《病人》,逐步意识到“同病相恋的人不少,当时做过彼此的安眠药,后来我扑空怀抱,才发现医者不能自医, 多可笑”,才承认自己的失败,“完全是个错,她只是会造成恶果,不幸的是现在这模样,她是我”;终于决定还是要做回自我,“我不想跟着大风吹,我只愿跟随我的感觉”,做一个《不特别的很特别》,渐渐感觉到“一个人过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然而谁又天生甘愿孤独?落单的最初,谁的心里不是还存着修炼更好的自己的执念,仍在心有不甘地《等着》,“我要够独特,让他能在人群中找到我,那个人在等着更好的我,让所有等待值得”,仍把落单当成是恋爱的《起承转合》,最终还是认识到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孤独寂寞后的失败者”,“我已经用完所有的不安,却拼凑出一个绝望的片段”在最后一次亲手狠狠地告别之后,进入《消失日》,“就当作彼此没有过这回事,让我们一起消失”,承认“你是我奋不顾身的执着,带给我万劫不复的折磨”,在最终放开手之后,才发现其实我就是你致我于孤独的《同伙》,而孤独,才是我们一生的同伙。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多么流畅的孤独啊,虽几经起承转合,结局仍是孤独,而认清谁是同伙,甘愿与孤独为伍,才让自己终于活得“不特别得很特别”。刘思涵就这样用自己天生带孤独感的声音,为我们叙述了一段孤独的历程,也是一部孤独的史诗。

她的声音很适合聆听,声音里的她又很像一个聆听者,她在讲述自己经历的孤独,又像是在聆听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孤独的人其实都一样,都没什么特别,只是都太孤独了,总以为孤独就是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听到这样的歌声,才发现在孤独中我们其实并不孤独,于是就这样,刘思涵就带着我们潜入了孤独的人群深处,并成为其中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刘思涵特别的也不只是她的孤独音质,还在于,她能把孤独的音乐做的很特别,孤而不独,哀而不伤。

当然这也缘于她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同伙,戴佩妮,刘思涵的两张专辑均由这位华语乐坛公认的才女担任制作人。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而在这个很特别的构架当中,刘思涵声音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也被层层拓展,虽然在编曲的整体构架上,戴佩妮主要选用了北欧曲风的氛围来营造孤独那种冷冽和疏离感,而除此之外,专辑中还加入了更多摇滚的因素,从抒情摇滚、电子摇滚到三拍摇滚来提升整个孤独的调性和分量感,从而也激发出刘思涵声音里的爆发力,同时还有复古的快板来中和整张专辑的情绪氛围,从而让整张专辑的情绪表达更为完整也更富逻辑性,同时也更符合刘思涵本人的年龄感。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于是你会觉得,刘思涵的这张孤独听起来很熟悉,听下去就很特别了,听完了反倒迷糊了,不知道这特别的是孤独,还是刘思涵。

或者,他们本就是同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孤独的人并不特别,刘思涵只是一个很特别的同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