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文/盧世偉


對於流行音樂的愛好者來講,《歌手》這個節目最大的優點或許就在於,它就像一臺挖掘機,總是能夠不斷地挖出那些深埋於地下,深藏於民間的好聲音,好歌曲,讓他們破土而出大放異彩。而近年來,一些原本不屬於這一挖掘系列的歌手,譬如今年的汪峰,甚至乾脆自己當起了挖掘手,不斷地利用這個萬眾矚目的舞臺和他們自身的影響力,開啟各種音樂發現之旅,也真是為我們挖出了不少“好貨”來。

汪峰在本季《歌手》的音樂發現之旅,最後一站交給了89年出生的最神秘網絡女歌手任然,在常規賽的最後一場,演唱了任然的一首《空空如也》。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而在汪峰之前,任然這個名字於我而言,就是萬千形象模糊的網絡歌手中的一個,區別僅在於,聽說她是當中比較紅的一個,也因此有人說她是個“網紅”歌手。

而我們這一代人,不可否認,曾經對網絡歌手是會有一些習慣印象,這印象或許也就正如汪峰和任然都曾唱過的這個歌名,“空空如也” ,內容空洞,情感空乏,盡是空話,而且,大多粗製濫造,極不講究。所以過去但凡對自己還有些品質要求的歌迷一提及網絡歌手,唇邊眼角多少是會有一些鄙夷之色的,網絡歌手也是歌壇長期被看低的一個人群,很多出身網絡的歌手後來試圖轉正,也一直是道險且阻。

而時間還真如白駒過隙,很多人對網絡歌手的一個白眼還沒翻過去,就已經發現,社會已經翻到了全民皆網的時代,人人都是網絡歌手,不通過網絡發歌的歌手已然成了稀世古董了,就連汪峰這樣的主流大咖,在《歌手》這樣強勢的官方衛視舞臺上,也頻頻唱起了網絡歌曲。

而正如汪峰在節目伊始所講,音樂行業五年十年便又是一個分水嶺,在如今網絡已經成為歌曲主要傳播平臺之際,如今的網絡歌手和網絡歌曲也早已一改當年粗製濫造簡單流俗的刻板印象,從詞曲編唱都更為講究,“五年前、十年前的網絡歌曲,它所有的旋律構成,是基於中國的五聲音階。而最近這五年,所有在網絡上火的大部分歌曲,全部都不是這個特性了,它全部是基於西方流行音樂的布魯斯音階,這是時代的變遷和不同”。於是我們也聽到,像汪峰這樣自視甚高對音樂品相要求嚴苛的人,在翻唱任然的這樣一首帶著網絡頭銜的歌曲《空空如也》時,竟然選擇了基本還原原作本色的做法,僅在原作編曲的基礎之上稍加了些元素,這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原作音樂性的一種很大的肯定。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不僅在音樂性上,現世代的網絡歌曲,在詞作與內容表達上也明顯比從前講究和精緻太多。

相對於原來普遍追求能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唱爛大街的網絡歌曲重點呈現淺白流俗的歌詞內容而言,近十年來從網絡上發跡併成功上位的新生代歌手,他們的作品在文字格律或者思想立意上及個性表達上,都呈現了令人意外而又驚喜的高度,譬如好妹妹樂隊的首張專輯《春生》,陳粒的《奇妙能力歌》、《歷歷萬鄉》等。任然的作品中,也屢屢出現如“孤單穿上我的黑”(《漆黑》)、“我們是兩個偶遇愛的新手,卸掉內心感受,空留下一座城池將就”(《戀愛的犀牛》)這樣耐人尋味和咀嚼的字眼,在主題的表達上,也顯然呈著意去追求更有境界感的意向,如《東亭》、《墨》、《空空如也》等。這亦表明,任然這一代新網絡歌手,早已經不再甘心像過去的網絡歌手片面只追求爆款效果、作品只能留在嘴邊無法深入心靈被人一眼望空看低的層次,在這個音樂市場日益分眾化、受眾更多依靠個性特徵的鮮明性和共鳴感來形成市場粘著程度的時代,任然這類歌手,很懂得如何通過作品來為自己立起一面引人矚目的flag,於是相對於過去的網絡歌手再怎麼火都只能被主流音樂圈拒斥在外不受認可,任然這批新網絡歌手因對音樂品質要求的大幅提升,以及更具時代特徵的鮮明個性意識,便有了更多脫俗而出,上升到市場與口碑雙豐收的主流層面的機會。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而藉著汪峰在《歌手》中的推介,我也找機會全面瞭解了一下任然的作品,然後便又有了新的發現——任然顯然是一個很注重作品概念意識和企劃包裝的歌手。

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任然並不是那種愛好直抒胸臆的歌手,似乎更喜歡將情感包裹在情節和故事意象中的手法。除了《沒有發生的愛情》,2018年伊始,任然接連推出的《墨》、《東亭》等皆是如此,或是講一段戰爭離亂的相守相棄,或是講一段趕考路上的因緣際會,雖然一樣都是在唱最流行的古風作品,任然顯然比那種習慣於各種古詩詞字眼與古意畫面堆砌的歌手想的更多,也走的更深。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任然並不是一個創作型的歌手,如此的作品呈現,顯然更多也是一種集體智慧的呈現。而從任然這一類新生代歌手的成長軌跡來看,他們也越來越注重與專業的製作團隊和企劃營銷團隊的合作,越來越注重強化作品的整體性和連貫性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個人音樂品牌性,這就使得他們告別了過去網絡歌手歌紅人不紅的窘境,使得他們在作品之外,同時亦有保有很具有 辨識度的個人形象值,而個人形象值,正是當下能讓一個歌手轉變成成功的行業明星的關鍵。

除此之外 ,在個人營銷方面,任然顯然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正如前面所講,在汪峰上《歌手》唱《空空如也》之前,任然於大多數人來講,只是一個空空如也的名字,大眾對她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甚至是一片空白,而也正是如此,任然同時還享有一個最神秘內地新生代女歌手的稱號,皆因為她幾乎從不像傳統歌手那樣進行個人形象推廣,不做個人曝光,不拍mv,歌曲流量卻能突破十億,輕鬆登上qq音樂內地女歌手top 10榜單,彷彿一個網際傳說。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這固然是有些飢餓營銷的嫌疑,但反過來講,敢於這樣做的人,一定是對自己本身的音樂能力和品質有充分信心的人,就像之前的周蕙,若非擁有天然天籟般的動聽嗓音,也不敢冒險走這種先聲奪人的套路。

任然作為歌手的條件,也完全有條件自信而任性,她的嗓音條件顯然不是黃綺珊譚維維那種帶有侵略性的強勢唱將型,但自有一層明媚的暖意和溫潤的舒適感,甜美而不失性感,感性而透著細膩,有一些早期臺灣玉女歌手的清新詩意,而電子樂及R&B打底的曲風又讓她的演唱保持著與新世代聽眾更有親和力的時髦感。而除此之外 ,任然在大多數作品演繹中,又有一種很鮮明的女性視角,應該也是很追求演唱的唯美畫面感的一個歌手,這也是為什麼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會認為,單從作品的貼合程度上,任然的《空空如也》比汪峰的《空空如也》更有說服力的原因。

十億流量女歌手任然,決非空空如也

但《空空如也》經汪峰在《歌手》上這麼一唱,任然一直保持神秘未知的形象也一下子被揭開了廬山真面,接下來的任然,想不高調都很難了。但這顯然並不是壞事,任然的此番的被動高調,也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舉打破我們對這類歌手的刻板印象,又終於為歌壇翻過了很多這類歌手想翻都翻不過去的艱難一頁,也說明,音樂沒有唯出身論,內容和能力,依然決定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