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自知對軍事訓練研究不深,便一直不敢下筆,只能邊學習邊構思,結果一拖就是月餘。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習主席強調指出,要堅持用打仗的標準推進軍事鬥爭準備,不斷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

推動實戰化軍事訓練,關鍵是要來一場“思維裡的戰爭”。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這告訴我們,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落地落實,關鍵就在於首先解決思想上的難題,祛除“思想病”。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勇於向“和平病”開刀

30多年來,我軍一直處在相對和平的環境裡,絕大多數軍人只是在影視劇裡、記錄片裡、圖書畫冊裡看到過戰爭,

根本不可能對打仗產生更為直觀的感受,這對軍人是個嚴峻考驗,更容易染上不思作戰、畏懼戰爭、精神懈怠、意志衰退的“和平病”。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檢討反思、對症下藥治好官兵頭腦裡的“和平病”,就要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強軍思想,加強使命任務教育、歷史警示教育和形勢戰備教育,引導官兵不斷增強打仗意識、戰爭意識、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

堅決防止和克服主觀意識中的“和平病”,堅決防止和克服麻痺思想、鬆勁情緒,絕不期許“恩賜”的和平,絕不沉迷“和平”的表象,徹底扯斷腦中的“太平弦”,真正在思想上緊繃“戰鬥弦”,始終保持常備不懈、枕戈待旦的精神狀態。

勇於向“怯懦病”開刀

“必須有勇氣,才能贏得戰爭,怯懦是戰爭的致命傷。”在組織軍事訓練過程中,如果把溺愛當關懷,視嬌寵為愛護,不僅煉不出“好鋼刀”“硬鐵拳”,練出來的反而是缺乏膽氣、缺失血性、缺少魄力的“軟嬌娘”,經不起風雨考驗,經不起戰場檢驗,更會滋生怕苦怕累、怕傷怕血、怕戰怕死的“怯懦病”,根本沒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思想,也不會有逢敵敢亮劍的血性擔當,更不可能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大無畏精神,一旦戰爭來臨,必將一敗塗地。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武警山東總隊組織特戰隊員在濟南南部山區某地域開展“魔鬼周”極限訓練,就是進行“生死蛻變”的,首先去掉的就是“怯懦病”,就是鍛造勇氣和膽魄的。正如他們的口號“戰鬥吧,勇士”。對!實戰化軍事訓練之所以能夠“化”人,就在於能讓人成為勇士,成為英雄,成為利刃鐵拳!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怯懦是自敗的毒藥,血性是克敵的刀鋒。軍人的血性,在炮火硝煙中僨張,在血與火的磨礪中熔鍊。應堅持從嚴從難訓練,牢固樹立“像打仗一樣訓練”的思想,主動接受血與火、苦與累、險與危、艱與難的高強度軍事訓練和軍事實踐砥礪鍛造,讓“敢打必勝”的血性膽魄融入血液,讓“敢於亮劍”的英雄氣概融進骨髓,努力在實戰化對抗中,鍛造“腦子裡永遠有任務、眼睛裡永遠有敵人、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膛裡永遠有激情”的戰鬥精神和意志品格。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勇於向“虛假病”開刀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實戰化”的關鍵在“實”,離開了這個“實”字,實戰化軍事訓練就斷了根本、缺了基礎,勢必鬆鬆垮垮、軟弱無力,談不上對接戰場,更談不上打贏實戰。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如今,在推行實戰化軍事訓練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弄虛作假的訓風不實問題:

有的政績觀不端正,諳熟於搞中看不中用的“盆景兒”“花架子”,看似轟轟烈烈、花花綠綠,卻沒有一點實際內容;有的訓風口號喊震天,訓練動靜也挺大,但都是動動皮毛、做做樣子,就是不動真格的;有的忽略練兵的靈活性,搞死板的“規定動作”,進而導致出現“練為看、練為考”等現象。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只有自覺破除“惟看”“惟考”的歪曲政績觀,破除“惟安”“惟穩”的消極安全觀,始終圍繞“能打仗、打勝仗”謀劃指導實戰化軍事訓練,

才能從根子上治癒“虛假病”,才能把實戰化的思想根基夯實,才能把實戰化的思維理念築牢,從而形成愛軍精武、練兵習武、真打實備的好導向好氛圍好作風。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勇士們!

踏著豪邁的節奏

衝吧······

特約評論員文章:實戰化首要“化思想”,打贏“思維裡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